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339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在许旻的记忆里.从候车室到回家的车.短短的200米距离就好比千山万水.身旁充斥着扛着大包小包的各路回家的人.娇小的许旻被夹杂淹没在你抢我推的人流中如同三明治里的肉饼。  相似文献   
582.
583.
584.
585.
负载型纳米复合半导体WO3-TiO2/AC光催化降解刚果红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焙烧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复合半导体WO3-TiO2/AC光催化剂,以偶氮染料刚果红为目标降解物,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刚果红废水的降解条件,并对其光催化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刚果红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催化剂投加量10 g/L,pH=7,H2O2用量为3.5 mL/L。在最佳条件下,当刚果红废水起始浓度为40 mg/L时,反应120 min后,刚果红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5.21%,较相同条件下TiO2/AC对刚果红染料的降解率提高了19.57%。光催化剂对刚果红的光催化降解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  相似文献   
586.
以蛭石为吸附介质构建了3个人工湿地处理单元:跌流曝气系统(I)、挂膜蛭石床系统(Ⅱ)和无挂膜对照系统(Ⅲ)。在氨氮浓度为20 mg/L水平上,研究比较了蛭石与挂膜蛭石系统的纯基质吸附与基质吸附加生物转化脱氮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蛭石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与系统Ⅲ相比,系统Ⅰ和Ⅱ的氨氮平均去除率提高了20%,且具有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通过跌流曝气供氧进一步提高氨氮去除率,在试验末期,系统I氨氮去除率高于系统Ⅱ24%左右。无植物处理系统中氨氮的降解主要由基质吸附和生物转化共同完成,生物转化在脱氮中的贡献率最大可达87.4%。生物转化除了硝化反硝化作用外,可能还存在厌氧氨氧化过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人工湿地硝化反硝化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溶解氧、硝化反硝化菌数量及生物膜生物量。  相似文献   
587.
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荧光等高线图以及其所确定的荧光峰荧光强度随溶液化学条件的变化,研究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态天然腐殖酸中主要存在二类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官能团能与Cu2+发生络合作用。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281 nm和335~351 nm的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是与Cu2+发生络合配位的主要点位;pH值为4~6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而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小。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3~246 nm和335~371 nm的荧光峰2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受溶液pH值影响较小,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显著。溶解态商品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荧光特性,与天然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和Cu2+络合作用荧光特性相似,在pH值为3~7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588.
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萃取法处理新疆油田含油污泥,通过萃取剂的筛选,萃取温度、萃取剂与含油污泥质量比等因素对除油率的影响,以及萃取液放置时间对萃取剂回收率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萃取剂ZZEG具有较好的除油率与回收率;较低温度时,萃取温度对除油率影响较大;除油率随萃取剂与含油污泥质量比的增加而提高;萃取液的放置时间对萃取剂的回收率无明显的影响,萃取剂回收率随分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分馏温度以20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89.
为获得高效降解2-氯苯酚的菌株,以红假单胞菌1D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确定了紫外诱变时间,考察了诱变前后荫株对2-氯苯酚的耐受性与降解能力的变化.紫外诱变时间与致死率效应试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时间为50 s.不同质量浓度2-氯苯酚对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脱氢酶活性随2-氯苯酚浓度增加都逐渐降低,而诱变菌株脱氧酶活性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出发菌株.在此基础上运用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的标准方法研究了 2-氯苯酚对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生长的安全质量浓度、半致死质量浓度(IC50).结果表明,2-氯苯酚对诱变菌株的安全质量浓度和半致死质量浓度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700%和60.4%.此外,经紫外诱变后菌株对2-氯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67.1%,较诱变前提高了98%.因此,经过紫外诱变处理后的菌株对2-氯苯酚的耐受性及降解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90.
环境空气质量新旧评价体系及评价结果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际监测数据说明评价体系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NO2和PM10的年平均二级浓度限值收严,用新标准评价全国325个地级以上城市2012年的达标情况,将有164个城市由达标变为不达标;参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评价2012年度地级以上城市的达标情况,达标率由91.4%降为41.8%;不同时段O3的1 h平均浓度值对计算其8 h滑动平均浓度值的贡献不同,可能引起8 h滑动平均浓度值计算结果的差异;由于在计算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时PM10和PM2.5使用24 h滑动平均浓度值,当空气质量突变时会出现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不符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