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旅游和城市化对避暑山庄土壤、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和采样分析,就旅游和城市化对避暑山庄土壤、植物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采取的生态学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山庄土壤紧实度增加、孔隙度减少,碱度提高,硫含量是北京植物园土壤的2.1倍;植物遭受到人为引起的病虫害、机械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古松死亡严重(26.5棵/年)。  相似文献   
32.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工湿地具有去除污染效果好、运行费用低和易维护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中.湿地植物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直接吸收氮、磷等污染物,通过根系输氧促进根区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好氧微生物活动及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等.综述了人工湿地植物的去污机理,阐述了湿地植物对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营养性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净化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并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3.
蒋高明 《环境保护》2006,(10):50-51
今春北京发生的沙尘暴令人记忆犹新.截至5月11日,2006年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5次、沙尘暴3次、扬沙4次.今年是近7年以来沙尘天气的第二严重年份.而在此以前的我国沙尘暴趋势是,前30-4年中平均3年1次,而到上世纪90年代它就每年光顾1回了;2000年很快增加到12次;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41天;2002年3月18-21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1次沙尘天气过程,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40万平方公里.2003-2005,由于老天帮忙,加上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沙尘天气有所缓和.今年沙尘暴再度频发,说明我们治理沙尘暴的道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34.
海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某些地区土壤出现贫瘠化、盐渍化和沙漠化,土壤缺磷也很明显.为了寻找植物对磷的需求特点以及海河流域土壤磷分布规律,可以从植物指示的角度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磷含量特征及其差异,研究植物每年从土壤中输出和输入的磷总量,从而寻找农业生态系统磷循环规律并科学指导施肥.  相似文献   
35.
彭羽  蒋高明  张倩 《生态环境》2006,15(3):551-554
运用生态系统能量10%定律,在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按照高级营养级能量需求,在实验区域1%的土地上建立了高产高效饲料基地,以向上一营养级(草食动物)提供足够的能量。结果表明,牲畜的压力逐步向高效地(小范围的土地)集中,而大面积的退化草地(99%),在围栏保护后借助自然力逐步恢复。群落生物量、平均高度和总盖度2年后均随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植被组成方面,恢复前固定沙地以冷蒿(Artemisia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ssquarrosa)和寸草苔(Carexduriuscula)等为主,恢复2年后冰草(Agropyronmichnoi)、木地肤(Kochiaprostrata)等占优势;滩地植被中,羊草(Leymuschinensis)、披碱草(Elymusdahuricus)等逐步取代了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和尖头叶藜(Chenopodiumacumi-natum)等,优质牧草比例提高。生态恢复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保护,而且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中的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牧民,在实验示范以前后,由每年每户投入1万元买草养畜转变为每户得到2万斤优质牧草;幼畜成活率约提高10%;产奶量100%,牧民收入提高了32%。实验表明,高产高效基地建成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趋于稳定,占试验区域71%的退化草地得到了恢复,从而带动了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6.
春节前后,北方大旱令国人心焦如焚。抗旱保苗成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一些地方的农民却显得有点麻木。问题何在?农田水利设施常年失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在上初中时,记得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大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挖排水沟,修水  相似文献   
37.
蒋高明 《绿叶》2015,(Z1):46-51
包括化肥、农药和激素在内的化学物质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让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造成了国民健康的恶化。净化食物链必须从源头抓起,让农民收益,让农业回归,让农民有尊严,将传统农业提升为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中华"大健康"计划,用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安全的食物、中医药保健和养生、现代医学体系等四道防线保障国民健康,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  相似文献   
38.
<正>今年1月1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实地调查北上广"菜篮子"基地,检测结果显示:上海蔬菜的农残超标率和禁用农药检出率最低,北京蔬菜的混合农残问题突出,而广州蔬菜的农残超标率最高。上海地区仅有一个样品超过国家农残标准;北京40%的样品含有5种以上农药残留,其中油麦菜、番茄、黄瓜的混合农残最为严重,北京市场上的油麦菜检出16种农药;广州34%样品农残超国家标准,芥菜苗上的农药高达  相似文献   
39.
电影《无极》获得了巨大商业回报,然而,拍摄场地香格里拉却惨遭“劫难”。究其原因,是我们在环境教育和环境执法能力上存在着严重缺陷。如要减少或杜绝类似环境破坏事件的发生,名人更应带头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0.
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中的贡献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通过研究人工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评价植物吸收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面的贡献. 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其组织中w(TN)和w(TP)差异极显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为6.1~94.0和0.5~9.0 g/(m2·a). 按全年衡算,湿地植物对TN和TP的吸收量分别占人工湿地TN和TP去除量的0.6%~17.3%和1.4%~41.2%. 但由于湿地植物吸收的TN和T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储存在湿地植物的地下部,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的TN和TP吸收量仅占人工湿地TN和TP去除量的0.3%~14.1%和0.8%~19.6%. 由此可见,湿地植物的直接吸收在人工湿地系统氮、磷去除中不占重要地位,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和利用应该更注重其间接生态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