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21.
城市屋面雨水绿地水平流渗透净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把城区屋面汇集的雨水径流通过绿地或人工土层净化后收集利用或渗透地下,既可涵养地下水,又截留处置了部分雨水,减轻了雨洪负荷和雨水径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雨水利用方案。但为保证雨水渗入地下后不污染土层和地下水源,本文研究了屋面雨水在天然和人工配制的两种土壤中水平流动的净化作用及其规律。为屋面雨水绿地渗透方案的工程实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22.
挖掘湖泊底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挖掘湖泊底泥是减少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性氮、磷元素的主要手段,但若挖掘不当,则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导致水体氮、磷平衡破坏,富营养化加剧,从湖泊底泥挖掘可能导致水体营养元素平衡破坏的成因入手,探讨了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3.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各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2000~2014年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空总体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呈现出由渐进式集聚向缓慢扩散的发展趋势。(2)从空间聚类分布来看,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地区。(3)从空间分布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集聚态势增强,但在地理空间的差异上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且不同集聚区在不同空间范围上都表现出一定的扩展与收缩态势。(4)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及创新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24.
研究了失效锂离子电池中塑料、电极隔膜等有机物的真空脱除,并以电池级纯钴酸锂(LiCoO2)为原料,与活性炭粉混合,在真空中进行热还原,还原产物用含NH3和NH4HCO3的氨性水溶液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大于450℃,真空压力<400 Pa时,失效锂离子电池中有机挥发物基本被脱除。在400℃真空温度下纯LiCoO2不被炭粉还原;当还原温度达到600℃,LiCoO2转变为CoO、Co和Li2CO3;在800℃时,还原产物主要为六方相、立方相金属钴及少量的CoO。还原产物中的钴易于被氨性水溶液浸出,浸出3 h后,钴基本进入溶液中,锂的浸出率也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425.
稻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K2CO3活化法和H3P04活化法制备了比表面积为1312m^2/g和682m^2/g的活性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将孔隙发达的活性炭样品用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结果表明,K2CO3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样品具有更多的微孔结构;随着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活性炭吸附时间的延长,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呈现逐渐降低和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当pH值为6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最佳;稻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Qm最高可达476.2mg/g;热力学参数△G^0△H^0和△S^0均为负值,表明稻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426.
滇池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滇池碳、氮,磷时空分布、藻类动力学,浮游动物动力学以及沉积与营养源释放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动力学模型,并与箱模型耦合,建立了生态动力学箱模型。模拟了浮游植物,计算了TP,TN和COD的水环境容量和削减量。所得结果较好地与实际符合,为滇池的水污染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7.
为避免消防员在处置小餐饮场所火灾时造成的亡事故,本文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提出消防员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事故原因为消防员对安全意识不足、消防员伤亡事故教训得不到充分吸取、高精尖装备用得少等,并提出加强对事故视频学习、把基层消防站指挥员作为事故调查组成员之一、大队及以下防火检查干部和消防站干部每3年互换岗位等对策。  相似文献   
428.
乙草胺与Cu,Zn对发光菌和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草胺与Cu,Zn(以毒性单位配比为1∶1,1∶4和4∶1以及1∶1∶1构成的二元或三元混合体系)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和斑马鱼(B.rerio)胚胎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AI)对联合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种物质混合毒性配比不同时,对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混合体系对发光菌和斑马鱼胚胎表现出不同的联合毒性效应,乙草胺与重金属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主要以拮抗为主,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则主要以协同为主,说明受试生物不同,其对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29.
3,5-二甲基吡唑对尿素氮转化及NO3--N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对尿素氮转化及玉米田硝酸盐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DMP对尿素水解仅起短暂的抑制作用,但可在较长时间内显著抑制土壤铵的氧化,且随DMP用量的增加,抑制效应显著增强.培养第10 d时,DMP各处理(0.002 5、0.01及0.025 g/kg)的土壤NH4 -N累积量分别比CK提高了5.17、9.36和11.04倍,而NO3--N累积量于培养第14 d时差异最大,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33.30%、61.19%和73.72%(p<0.01).土壤NO2--N只在尿素施用前期有少量累积,但第3 d DMP各处理土壤NO2--N含量降低幅度达95.77%~96.13%;土壤矿质氮总量于10 d以后,随DMP用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而DMP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在培养14~56 d期间显著提高.连续2 a的玉米田间试验原位取土测定结果表明,2004和2005年,DMP的施用使作物根系密集层以下(40~100 cm)土层的NO3--N累积总量分别比CK降低了28.77%和44.70%.因此,硝化抑制剂DMP与尿素配合施用是调控氮素转化、缓解氮肥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30.
由于陕西省矿山大部分是集体、民营开采,经济效益比较差,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事故隐患多,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去年1-11月份,全省非煤矿山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起数44起,死亡54人,与前年同期相比起数减少6起,死亡人数减少10人,分别下降16.98%和20.59%,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为了加大全省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局40号文件精神的要求,陕西省从今年4月份全面开展了非煤矿山安全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