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46篇 |
综合类 | 134篇 |
基础理论 | 28篇 |
污染及防治 | 11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202.
203.
204.
研究三丁基氯化锡(TBT)对中国近海常见5种硅藻和甲藻(硅藻中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派格棍形藻(Bacilaria paxillifera)、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甲藻中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简裸甲藻(Gymnodinium simplex))的毒性效应,考察了有机锡对浮游藻光合活性(Fv/Fm)、粒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派格棍形藻、聚生角毛藻、简裸甲藻的光合活性(Fv/Fm)受TBT影响较显著;微型原甲藻、丹麦细柱藻的光合活性受TBT影响较小。高质量浓度TBT胁迫下海洋微藻峰值粒径显著减小,低质量浓度TBT对峰值粒径影响不显著。低质量浓度TBT对派格棍形藻、聚生角毛藻、简裸甲藻、微型原甲藻均有较强的毒性作用,非检测毒性浓度(NDEC)分别为1.17、1.07、0.23、3.73μg.L-1,丹麦细柱藻对TBT具有很强耐受性,NDEC为112.62μg.L-1。 相似文献
205.
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今天,循环经济无疑为我国化工企业带来了明路.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是循环经济的要求也是现实的使然. 相似文献
206.
双氧水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永红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5,(1):22-23
本文对某公司双氧水装置原污水处理工程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进行分析 ,找出处理后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并针对主要原因 ,提出对原有处理工艺进行改造的主要措施 ,以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确保改造后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7.
某省环保厅在2013年年底对一项扩建年产能2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印发了环评批文。从报告及批复看,在卫生防护距离、危险废物管理、在线系统设置等方面均与国家目前的环境管理政策有一定偏差,甚至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本文通过对该环评报告及批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目前项目建设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8.
室外PM2.5已成为我国第四位致死风险因子,针对目前PM2.5监测数据稀疏无法帮助居民了解其暴露于PM2.5的强度及所在地健康风险的问题,考虑邻近性模型数据要求低、原理简单的特点,文章借助邻近性模型,结合VC++可视化编程语言,采用组件式GIS平台ArcEngine,基于数据服务层、GIS逻辑层、表现层3层结构思想设计开发了顾及空间邻近特征的PM2.5暴露评估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暴露强度区划、受体暴露识别和暴露面积统计4个模块,可在PM2.5监测数据匮乏地区实现区域PM2.5污染暴露强度评估与空间区划、解析受体暴露原因。系统是对我国当前《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受体暴露强度评估"与"受体暴露污染源识别"方法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为监测数据缺失地区制定PM2.5污染防治措施和居民规避PM2.5健康风险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9.
210.
高浓度气溶胶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污染地区种类和组成非常复杂,因此,其环境和气候效应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超大城市背景下气溶胶粒子活化成为云凝结核的过程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基于北京(BJ)、上海(SH)、广州(GZ)的观测数据,选取3个城市的春季和冬季(北京冬季11月和广州冬季12月的连续观测,以及上海春季4月的加强观测)集成观测气溶胶数据和云凝结核同期观测的变化并结合其他污染物演化规律,对比分析了新粒子生成事件和环境变量演化对3个超大城市云凝结浓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用云凝结核(CCN)浓度与气溶胶(CN)数浓度的比值作为3个城市的活化率,北京CCN数浓度约为(500±200) #·cm-3,CN最大浓度小于(1.0×104±0.3×104) #·cm-3,活化率约为0.07%.上海CCN数浓度为(1500±500) #·cm-3,CN最大浓度小于(98.0×104±0.3×104) #·cm-3,最大活化率为0.05%.广州CCN数浓度为(150±30) #·cm-3,CN最大浓度为(24.0×103±0.3×103) #·cm-3,最大活化率为0.03%.本文旨在阐明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粒子谱、化学成分、排放源等的时空演变特征)在不同排放源和大气边界层条件的影响下,造成不同类型的排放和输送过程对气溶胶活化率的影响,对比发现新粒子生成(NPF)期间CCN数浓度明显高于非新粒子生成(Non-NPF)时期,证明NPF发生时对CCN的活化率(AR)有显著的提升,在过饱和度SS=0.1%下,北京达到峰值在4×10-3附近,广州的最大值约为17×10-4,上海的最大值为3×10-3.且在NPF期间气溶胶活化率显著增加,3个超大城市在NPF和Non-NPF期间,CCN数浓度与活化率的关系在上海尤其明显,化学成分包括有机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等物质也会影响超大城市地区气溶胶粒子的活化率,对比发现3个城市在NPF期间CCN数浓度和活化率都明显区别于其他时段.发现气溶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与活化率的直接关系,可用以评估新粒子生成对区域大气环境(如霾)的影响,并估计气溶胶贡献为CCN的间接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