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北京清洁取暖政策实施效果及成本收益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居民普遍采用的散煤分户取暖是当地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为加大散煤治理、推进清洁取暖,北京率先推行了清洁取暖政策。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约4000户农村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对清洁取暖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煤改电""煤改气"和"清洁燃煤替代"三种主要清洁取暖措施的成本和收益进行量化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煤改电""煤改气"和"清洁燃煤替代"均增加了居民的取暖成本,但也普遍改善了居民取暖的主观感受;政策实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的收益均大于实施成本,增进了社会福利。其中,"煤改气"户均收益最高,而"清洁燃煤替代"户均成本最低。最后,本文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取暖政策的推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2018年11月8日,韩国政府发布了高强度治霾新政,进一步严格"雾霾天气应急措施"(于2017年12月首次实施),积极应对高浓度雾霾;为减少长期颗粒物排放,制定了《雾霾管理强化措施》,重点针对柴油车提出多项限制措施。韩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清洁柴油"政策,鼓励使用污染物排放相对较低的轻型柴油汽车。此后,韩国柴油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18. 5%上涨到2017年的42. 5%。韩国环境部的数据显示,柴油车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占汽车可吸入颗粒物排出量的92%以上,且易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更为致命的二次污染。我国柴油车以商用货运汽车为主,保有量占汽车总量的比重小,但近年来增长量较大。柴油车排放了占机动车排放总量63. 4%的氮氧化物和95. 9%的颗粒物。随着国家管控措施的逐步实施,柴油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得到一定控制,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排放强度依然较高。根据国内外相关政策及实践,建议:一是加快出台管控政策,严格限制低排放标准柴油车运行;二是出台相关经济激励措施,鼓励提前报废老旧柴油车;三是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发展低排放和新能源货车,适时提出柴油车退出计划。  相似文献   
15.
北方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地下水水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于静  虞敏达  蓝艳  何小松  李敏 《环境科学》2017,38(9):3696-3704
为探究设施农业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我国华北平原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理化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方法,对种植区地下水中无机盐、重金属及有机物的来源、组成、赋存分布及可能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种植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为Cl-SO_4型水,硬度高,三氮含量严重超出国家地下水V类质量标准(GB/T 14848-93),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氮素中NH_4~+-N的大量累积与较浅的地下水埋深度和强还原环境引起的硝化过程受阻有关,部分有毒亲硫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为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所致.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来源相似,由微生物代谢淋溶进入地下水的有机粪肥中组分新近产生为主,其主要成分为小分子易降解的类蛋白物质,同时含有部分与类蛋白物质结合的类富里酸物质.种植区地下水中类富里酸物质在地下水中含量稳定,而类蛋白物质含量受耕作过程有机粪肥的使用影响较大.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应科学分配有机粪肥的施用,同时水质电导率、硬度及紫外区UVA波段应作为该种植区日后在线监管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草坪覆盖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羊茅和结缕草2种不同草坪草覆盖的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浓度从97~357 mg·L-1降至48 mg·L-1以下,达到我国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对氨氮的去除从76.3~125.8 mg·L-1降至0.5 mg·L-1以下,...  相似文献   
17.
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挑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破局之法”。本文对全球、中国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未来5年,化石能源生产消费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可再生能源利用增长势头强劲;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储量及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资金、技术不足等发展阻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不断努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可为共建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借鉴。为助力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建议中国积极担负大国责任,发挥中国影响力,全力开展可再生能源外交;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智慧,促进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务实推进项目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共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刚  蓝艳  彭宁 《环境保护》2016,(3):94-97
生态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交集,符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欧美等国已开展了大量的生态创新实践,欧盟的生态创新行动计划、美国的机动车行业升级改造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十三五”生态创新从重点加快国家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用市场催生企业或行业生态创新的动力、积极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创新、升级区域环保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几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20.
东盟国家对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较为先进,国内对废物管理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善。近年来,其大力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在危险废物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展东盟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研究,对完善我国危险废物出口管理体系和未来出口对象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