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97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醇胺法是目前捕集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以混合胺吸收剂为基础,考察了三乙烯四胺(TETA)-活化剂-水体系的吸收和解吸再生能力,确定了以质量分数为12.5%的TETA为基础胺的高吸收速率低解吸能耗的混合胺复配吸收液.分别选取质量分数为2.5%二乙醇胺(DEA)、二乙烯三胺(DETA)、哌嗪(PZ)、2-氨基-2-甲基-1-丙醇(AMP)为活化剂,即基础胺与活化剂的质量比为5∶1,从CO_2脱除率、吸收速率、吸收量、溶液负荷等指标来考察混合胺复配溶液体系的吸收情况,从中选取具有高吸收效率复配溶液进行解吸再生实验.解吸再生能力以解吸再生能耗、再生程度、再生速率等指标为依据,选取低再生能耗的混合复配溶液.实验表明,4种总质量分数为15%的TETA-活化剂复配溶液中,TETA-PZ的吸收效果最好、吸收量最大,同时解吸再生能耗最低,TETA-AMP复配体系其次.综合实验结果,选取TETA-环胺-水体系和TETA-空间位阻胺-水体系为最佳混合胺复配溶液体系.  相似文献   
502.
为有效提高机场风险管控能力并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建立科学的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件防控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航空器过站机场保障作业识别风险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构建出共包括107个中间事件和207个基本事件的9个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故树;根据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件的千架次风险值确定出整体防控风险等级;应用事故树分析法(FTA)-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构建防控风险贴近度指标,对机场各业务风险防控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机坪引导工作的防控风险最大,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整体防控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符合机场的整体防控风险状况,与FTA法相比,FTA-TOPSIS法能够更准确地对机场各业务的防控风险进行区分及排序。  相似文献   
503.
针对海产品暂养水盐度高、低温环境下靶向菌难驯化、难富集等问题,构建了微生物驯化富集装置,采用玉米芯作为异构载体与碳源,在低温条件下,通过检测水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指标,探究了海产品暂养水对优势菌种演替的推动作用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异构载体的相关性,并对污染物降解与水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海产品暂养水对微生物的驯化富集效果较佳;以属水平为例,经过驯化富集培养的菌液主要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为主,同时异构碳源的构造也对微生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挂膜后的异构碳源对高盐暂养水的处理效果较佳,脱氮率达到(73.46±0.55)%,除磷率为(40.03±0.55)%,除沫率为(82.14±0.23)%。该装置在投入靶向菌与异构碳源后,提高了对高盐暂养水的处理能力;同时,玉米芯作为碳源供给,其缓释效果能够克服能量的过释并减少能耗,保证微生物的存活与运行。研究探讨了微生物与异构载体协同处理高盐暂养水的效果及其耦合效应,为高盐暂养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农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4.
以去除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硝酸盐(NO_3~--N)为目的,通过接种好氧反硝化细菌的方式构建海水好氧反硝化反应器,对其反硝化脱氮性能和动力学特征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好氧反硝化反应器完成挂膜需要15 d。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器对NO_3~--N浓度为30~150 mg·L-1海水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NO_3~--N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批次实验结果显示:好氧反硝化过程呈现阶段性,NO_3~--N在整个过程中可被高效去除;NO_2~--N积累最大值随初始NO_3~--N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初始NO_3~--N浓度越高,NO_2~--N完全去除所需时间越长。采用Monod方程的微分方程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反硝化过程中NO_3~--N、NO_2~--N的变化趋势。该好氧反硝化反应器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为解决循环水养殖系统NO_3~--N积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5.
文采用氧指数(LOI)测试结果讨论了纳米LDHs对PS,以及纳米LDHs与氯化石蜡协效阻燃剂对PS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在100份PS中加入80份LDHs时.复合材料的最高LOI可达28;而在100份PS中添加30份纳米LDHs后。再添加10份氯化石蜡时.复合材料LOI可达29.5.两者具有明显协效阻燃作用。并通过FT—IR和XPS测试结果分析了纳米LDHs与氯化石蜡的协效阻燃机理。研究发现,氯化石蜡热释放出HCl是其与纳米LDHs发生协同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6.
3种方法检测水体底泥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操作安全、简便、精确的水体底泥有机质检测方法,运用统计学法比较了油浴加热法、消化炉加热法和完全湿烧法检测水体底泥有机质质量比的精度.结果表明,消化炉加热可达到油浴加热的效果,方法较可靠(F<F0.05),完全湿烧法与油浴加热法差异显著(F>F0.01).消化炉加热法操作安全、简便,检测结果可靠,稳定性较高,且两种水体均适用.  相似文献   
507.
从风险社会的理论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乃至全球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找出企业风险与社会风险之间的关系,剖析传统的危机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风险管理是对传统危机管理超越的观点,对企业在社会风险背景下,做好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08.
赣南富稀土矿区农田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环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江西赣县大田稀土矿区,研究了矿区耕作农田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及赋存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和全国土壤平均含量,且相对富含重稀土元素。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受成土母岩及元素性质控制,呈现Eu和Ce负异常。稀土元素主要以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特别是松结有机态)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509.
纳米金属氧化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其本身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测定了16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纳米材料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96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从大到小为ZnO、Pr6O11、Sm2O3、Nd2O3、Co3O4、CeO2、Fe3O4、SnO2、α-Fe2O3、CuO、Cr2O3、γ-Fe2O3、NiO、TiO2、WO3、ZrO2。除Sm2O3、CeO2、SnO2、TiO2和ZrO2外,比较其他11种纳米物质对羊角月牙藻和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效应,发现供试化合物对这两类生物的毒性效应之间存在较好的种间替代关系。同时比较了这两种受试生物间的毒性差异,它们对供试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敏感性不同,羊角月牙藻对纳米金属氧化物更为敏感,因而提出光照和溶出离子可能是引起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藻和发光菌产生毒性差异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10.
于2021年调查了西藏柴曲藏布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摄食功能类群的组成,运用群落状态指数(IICS)定量评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态,并采用PLS模型、Spearman秩相关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与浮游生物各类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柴曲藏布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主要为收集者、撕食者和捕食者,其中大多为EPT种类(蜉蝣目Ephemeroptera、襀翅目Pleco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群落状态指数的站点间差异不显著.该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与后生浮游动物的生物密度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与浮游植物之间无相关性,并且受水温、总氮、电导率、海拔、溶解氧浓度、总磷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