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286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吸附菌HX5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脱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吸附菌HX5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脱色作用,碳源、氮源、盐度和染料浓度对KNR吸附脱色的影响,以及HX5生长菌体对KNR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菌株HX5对KNR脱色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硫酸铵;碳源浓度在10g/L以上时,可使200mg/L的KNR完全脱色,碳源浓度过高,脱色效果不显著;HX5对KNR脱色的最佳氮源浓度为0.75g/L,在0~2%的浓度范围内,盐度对脱色无显著影响;染料对菌株HX5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毒性,但对于400mg/L的KNR,脱色率仍可达95.1%;HX5生长菌体对KNR作用96h内主要为生物吸附作用,96h外则可能发生了生物降解.图5表2参9  相似文献   
132.
空气和废气中醛酮污染物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戴天有  谭培功 《环境化学》1998,17(3):293-298
以2,4-二硝基肼酸性饱和溶液吸收空气和废气中的醛和酮所形成的腙衍生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本法预处理回收率在94%以上,最低检测限为0.05-0.1ng,可测定空气和车间空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醛和酮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高浓度甲基橙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WPO)处理高浓度偶氮染料甲基橙溶液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于 4 0 0mg L的甲基橙溶液 ,其最佳处理条件为 :温度 16 0℃ ,H2 O2 浓度 33mg L ,Fe2 + 浓度为 91 2mg L ,处理后脱色率在 95 %以上。对比废水处理前后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图的变化 ,说明染料分子结构中的偶氮键发生断裂 ,破坏了分子结构的偶氮 -苯环共轭发色体系 ,从而达到了脱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6.
含硫污水双塔汽提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的双塔汽提处理炼厂酸性水技术,是我国自行开发的处理炼厂酸性水的典型工艺。概述了该技术的特点及十五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的措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在酱油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表明:酱油废水由于碳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HHE—P7菌最佳培养条件:COD为20000mg/L.K2HPO4为1.0g/L。培养3d。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L含高岭土水中投加10~15mL微生物絮凝剂(MBF7)。pH调至9,则絮凝率为90%以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系中主要起吸附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固体废物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浸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参照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方法1311(TCLP)和1312(SPLP)对油墨渣和环氧树脂废料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进行了浸出实验,并对在实验室条件下影响PAHs浸出的主要因素(如浸提剂,液固比,pH,浸提时间和粒径)进行了识别和研究.浸出液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处理,用GC/MS和G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浸提剂对PAHs浸出的影响显著,醋酸缓冲溶液浸出体系比HNO3/H2SO4浸出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液固比的增加、浸提时间的延长或样品粒径的减小均能增加PAHs的浸出量;在实验设计的范围内,pH对PAHs的浸出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9.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定量研究了HPAFC的形态分布,结合酸解聚实验和酸反一实验结果,综述了其形态分布特征,在碱化度B为1.0~2.0内,nAl/nFe=9:1时,单体和二聚体(Al+Fe)达20%~60%,nAl/nFe=5:5时达30%~50%,nAl/nFe=9:1时,中间多在络合物(Al/nFe=5:5时达5%~20%,nAl/nFe=9:1时,溶胶(Al+Fe)  相似文献   
140.
太原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全面分析和评价太原市地下水水质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调查 ,提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