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287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21.
不同物质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的关键是实现亚硝酸盐的累积.实验采用SBR反应器,在实现亚硝酸盐稳定积累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的碳源种类及离子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不高于200mg·L-1(0磷酸盐>氯离子>C/N.  相似文献   
222.
在不同电解电压及阳极电解液浓度下,对土壤氟在电动力学作用下的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利用阳极强化电动力学技术修复氟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0 V/cm电解电压下,当阳极电解液为去离子水时,氟在阴、阳极电解液中的累积量分别为8.2 mg和47.7 mg,土壤氟的去除率仅为8.8%.而阳极强化电动力学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土壤中氟化物的迁移,1.0、 1.5、 2.0 V/cm电解电压下,阳极电解液为0.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土壤氟的去除率分别为25.9%、 31.2%、 47.3%;当阳极电解液浓度升高为0.1 mol/L时,土壤氟的去除率分别为55.4%、 61.1%、 73.0%.电迁移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电渗析也对氟在土壤中的移动产生影响.电解电压及电解液浓度是影响氟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采用适当的阳极强化电动力学技术对氟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23.
考察了吸附在CMC(羧甲基纤维素纳)固定化烟曲霉活菌体小球中活性艳蓝KN-R和活性艳红K-2BP的解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吸附-回收染料的技术思路。结果表明:pH值为12.0的75%乙醇对CMC固定化烟曲霉活菌体小球中的活性艳红K-2BP和活性艳蓝KN-R的解吸效果较好。30min内,对CMC固定化烟曲霉活菌体小球中的活性艳蓝KN-R和活性艳红K-2BP的解吸率分别为60.8%和50.4%。CMC固定化烟曲霉活菌体小球中的活性艳红K-2BP的解吸动力学符合一级指数衰减模型。CMC固定化烟曲霉活菌体小球能重复利用三次以上。  相似文献   
224.
黑麦草-菌根-蚯蚓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稻土盆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蚯蚓-菌根对多氯联苯(PCB)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效应.试验土壤中PCB含量为307.2 ng·g-1,并设添加蚯蚓(E)、种植黑麦草(R)、黑麦草-蚯蚓(RE)、黑麦草-接种菌根(RM)及黑麦草-菌根-蚯蚓三者联合修复(RME)5个处理,以不加黑麦草、蚯蚓、菌根的土壤为对照(CK),并...  相似文献   
22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TiO2的复合载体TiO2-SnO2;浸渍法制备了单金属负载型催化剂Pd/TiO2-SnO2.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仪(BET)和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Pd和TiO2在SnO2上成单层或亚单层分散,增加了反应活性位.催化剂分散性良好,比表面积为100.8m....  相似文献   
226.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未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的三槽型电解槽中采用电动力学法去除污泥中的铅.对实验过程中的污泥pH、电导率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研究污泥消化、电动力处理时间、搅拌、阴极室电解液pH,对电动力学法除铅的影响.实验发现:污泥消化不利于电动力法对污泥中铅的去除;延长电动力处理时间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污泥中铅的...  相似文献   
227.
复合生物絮凝剂CBF-1的制备及其絮凝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志斌  胡勇有  于琪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2905-2911
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将微生物絮凝剂MBF8与植物胶粉羧甲基改性絮凝剂CG-A复合制备了新型高效复合生物絮凝剂CBF-1.采用FT-IR、zeta(ξ)电位、透射电镜分析,确定了CBF-1的特征官能团、电荷性及分子胶束形态等物化性质;采用烧杯絮凝实验,探究了CBF-1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制备CBF-1的最佳CG-A∶MBF8质量复合比为4∶6;CBF-1为含少量沉淀物的淡黄色液体(不溶物0.013%),有效成分为0.5%,pH6.1,相对粘度1.72;有效成分0.1%时等电点约pH1.5;主要特征官能团有羟基、羧基、氨基、酰胺基及磷酸基.采用PAC(3mg·L-1)+CBF-1(1.0~8.0mg·L-1)复配絮凝,适用的pH为6.0~10.0,离子强度为0.5~5.0mmol·L-1;对浊度100NTU的高岭土悬浊液,在最佳条件PAC(3.0mg·L-1)+CBF-1(1.0~2.0mg·L-1),pH8.0,离子强度3.0mmol·L-1下,浊度去除率>92%,残余铝<75μg·L-1;对浊度6~300NTU的水,浊度去除率为61%~98%.  相似文献   
228.
民国初年,我国救灾的成效方面存在着相当的不足,并直接引起连带性恶性效果。影响民国初年救灾成效不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即:施政重点倾斜、社会动荡不安、政府救灾功能减弱等。  相似文献   
229.
利用制动惯性实验台测试了6套制动系统,分别采集了制动磨损颗粒物(BWPs)和制动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提取并检测了颗粒物中39种元素、12种水溶性离子、7种碳组分和18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了气体样品中74种VOCs的浓度.含量较高的12种无机元素(即Sb、Mg、Cu、Zn、Ti、Ca、Si、Zr、K、Ba、Al和Fe)在PM2.5和PM10中的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43.4%和40.3%,其中Fe的质量分数最高,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16.6%和13.1%.元素的粒径分布与BWPs质量分布一致.12种水溶性离子在PM2.5和PM10中的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6.5%和12.6%,其中NO3-、SO42-和Ca2+的质量分数平均值较高.总碳(TC)在PM2.5和PM10中的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21.9%和18.1%,有机碳(OC)的质量分数平均值是元素碳(EC)的5倍左右.检出率大于50%的PAHs共有6种,其中萘(Nap)含量最为丰富.74种VOCs的浓度平均值为316.04 μg ·m-3,其中芳香烃的浓度最高.6套制动系统排放的BWPs组分和VOCs构成的差异较大,主要是由刹车片的品牌和制造使用的材料决定的.  相似文献   
230.
化学氧化法预处理丙烯腈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分别以丙烯腈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Fenton试剂氧化法研究了各种条件对丙烯腈废水中COD降解的影响以及最佳的处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Fenton试剂氧化可使废水中COD值分别从26000-4300mg/L降至2000-4000mg/L,COD去除率达到85%左右,证实用Fenton试剂氧化预处理丙烯腈废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