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模拟氮沉降对苗圃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喷施氮H4NO3建立了一个模拟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在近18个月的试验处理期间,研究了2003年7月、10月和2004年2月、5月这几个不同季度苗圃试验样地土壤动物群落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低氮、中氮、高氮和倍高氮,分别接受0、5、10、15、30g/(m2·a)的氮沉降量。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总体上随氮处理的加强而持续显著地增长,土壤有机氮含量也持续升高,土壤酸度则不断下降。采样期对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影响,总的来说,土壤动物群落随试验处理期加长而持续增长。土壤动物群落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异特征,土壤I层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丰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II和III层。氮沉降增加对土壤动物群落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施氮处理明显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的发展,但也具有明显的阀值效应。与对照样地相比,各施氮处理样地土壤动物群落水平整体为高,而且随试验处理时间的增加这种差异有加大的趋势;氮沉降增加处理与取样期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除了2月取样,中氮处理土壤动物群落水平都处于最高水平,而对照处理一般处于最低水平,这种趋势在最后一次取样中最为明显;氮沉降处理与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之间也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在土壤I层,从对照至倍高氮处理,土壤动物群  相似文献   
32.
异养硝化及其在污水脱氮中的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与传统自养硝化作用的比较,异养硝化作用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过程,而且某些特殊的异养菌,可以同步进行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对于污水脱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两级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和去除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废水处理系统被认为是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重要污染源.为探究ARGs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去除情况,选取某精细化工园区内的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和园区综合性废水处理系统,使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不同处理单元中ARGs的存在情况和丰度变化进行研究.在两个系统进水中分别检出了10种和15种ARGs,其中以四环素类和磺胺类ARGs居多,并首次检出了dfrA13基因.进水中sulⅠ和sulⅡ基因的丰度最高,随后依次是dfrA13、tetQ、floR、tetO和tetW基因.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使总ARGs浓度上升了0.21个数量级,出水汇入园区综合性废水处理系统再次处理,其对综合性废水处理系统进水中总ARGs的贡献率为5.05%.综合性废水处理系统使总ARGs浓度下降了1.03个数量级,残留ARGs同最终出水一起直接排海,对近海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Shinella zoogloeoides BC026对吡啶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庆华  柏耀辉  赵翠  温东辉  唐孝炎 《环境科学》2008,29(10):2938-2943
从首钢焦化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1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BC026,它具有自絮凝特性,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壮观霉素具有抗性,可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中良好生长.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菌为Shinella zoogloeoides.纯菌对单基质的降解实验表明,在30℃、180 r/min和pH为7的条件下,当投菌量为0.1 g/L时,BC026可在17 h内将400 mg/L吡啶完全降解;在吡啶初始浓度为99~1 806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BC026均能保持降解活性,较高初始浓度的吡啶对BC026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但BC026在适应后对吡啶的降解速率较快;降解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为8.BC026对吡啶的代谢途径研究表明:降解的第一步是断开吡啶的2条C—N链,生成氨氮和戊二醛,随后戊二醛被氧化为戊二酸,并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吡啶中的氮有59.5%转化成氨氮.  相似文献   
35.
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河道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璐  温东辉  张辉  谢曙光 《环境科学》2008,29(8):2227-2234
选择滇池入湖污染负荷最高的大清河为对象,以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SFBC)工艺对河道污水开展了分流处理的试验研究,已完成冬季枯水期、春季枯水期及夏季丰水期3个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SFBC工艺对水质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调整各时期的运行参数,可以使COD及TP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0%和40%左右,但TN的去除受水温及溶解氧等的影响很大,在逐渐稳定后去除率可达到20%左右.接种活性污泥可以加快装置的启动.但总体去除效果不及来水自然驯化的污泥.随着运行时间延长以及来水带入河道底泥的影响.有无接种污泥在处理效率上的差别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6.
采用低本底多道NaI(Tl)γ能谱仪对湟水河西宁段河流沉积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进行测定,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湟水河西宁段河流表层沉积物中40K、226Ra和232Th的含量均小于西宁市土壤中相应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沉积物被用作建筑材料时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内外照射指数、居民年外照射以及居民接受有效剂量均不存在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37.
铁铜内电解-膨润土组合工艺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铁铜内电解工艺和膨润土吸附的联合作用,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含铬模拟废水首先经过铁铜内电解法装置,该出水再经膨润土吸附,以达到去除效果。并考察此组合工艺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铁铜内电解预处理确定最佳反应参数为:铁铜用量之比为8:1,反应时间为100 min,pH值为3.0;(2)膨润土最佳吸附条件为:膨润土用量为2 g/l,反应时间为20 min;(3)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初始浓度分别为30 mg/l和60 mg/l的实际制革废水中的铬进行了处理,都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其Cr(VI)去除率分别为99.54%和99.32%。  相似文献   
38.
薛渊博  孟涛 《劳动保护》2010,(7):100-101
长治市生产总值的1/4,财政收入的1/3来自煤炭行业及相关产业,高危企业比重大,安全隐患多。长治市又是一个安全发展的新兴城市,连续8年全市煤矿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煤炭百万吨残废率从2.69降为0.19。目前,长治市正在开展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9.
随着安防领域网络化的进行,网络视频监控控制器作为网络视频监控,存储,管理的新兴设备,其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飞思卡尔半导体的凭借其在网络通信领域强大的研发实力,推出了基于PowerQUICC II Pro processors及未来QorIQ communications platform的网络视频监控软件和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0.
氨氮在天然沸石上的吸附及解吸   总被引:83,自引:2,他引:83  
研究了氨氮浓度、温度、时间、共存阳离子等对氨氮在天然沸石上吸附的影响 ,比较了HCl及NaCl溶液对氨氮解吸的效果 ,初步探讨了沸石吸附氨氮后自然硝化的规律 .结果显示 ,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或温度的升高 ,沸石吸附量上升 ,最大可达 1 1 5mg·g- 1 ;沸石吸附的初始阶段 (0— 8h) ,沸石吸附量随时间显著上升 ,此后趋于平缓 ;在不同阳离子共存的情况下 ,K 可使沸石吸附量降低 5 0 %以上 ;HCl溶液对氨氮解吸的效果好于NaCl溶液 ,解吸率最高可达到 6 0 % ;沸石吸附的氨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氮 ,溶液中硝氮浓度 1 2 0h后可达 9mg·l- 1 ,在总氮中比率达到 2 7%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