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考查了从湘江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腐殖酸在各种粘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和电子显微形态。在蒙脱土,伊利土,高岭土和湘江沉积物粘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在低浓(HA<10mg/l)范围皆可用直线表达,分配系数分别为1.7,1.3,4.3和2.5。底质粘土的吸附方程等于组成它的粘土(伊利土75%和高岭土25%)吸附方程之加合。 在电子显微镜下,湘江腐殖酸呈多孔网状结构和球粒结合的簇状结构两种。它们在伊利土表面分立成簇吸附使之絮凝,或者是多孔网状捕集小粒伊利土起分散作用。高岭土在断裂棱处吸附了较多腐植酸而絮凝成搭接式。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水体中重金属的化学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湘江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综合研究,直接测定化学形态,化学平衡模式计算及沉积物释放模拟试验等三种途径来评价其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生物直接可给级分含量很少,有机络合、颗粒吸附和沉淀等形态构成溶解化合态的缓冲级分,极大部分重金属含在固体颗粒残渣级分中。由此推断,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本文提出了根据存在形态和化学稳定性来评价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环境容量及排放负荷的概念,并对湘江水体的排解负荷及 pH 值的化学稳定临界区域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逐级化学分离法对水体沉积物各组分吸附作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天然水体中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主要活性组分,通常是粘土矿物,铁、锰、铝水合氧化物,有机物和碳酸盐。本文研究它们在重金属吸附中各自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种逐级化学分离程序和多组分吸附剂的吸附模式及计算方法。应用于湘江上、中、下游三种底质样品,进行了所有分级样品的镉吸附实验。吸附模式计算得到若干有益的结果。 不论颗粒物整体,或是其各种组分,在广泛的重金属浓度范围内,都得到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并由它们共同组成Langmuir型吸附模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粘土矿物表面只有局部被其他组分复盖。模式计算表明,在湘江沉积物样品总吸附量中,粘土矿物的吸附、贡献仍占主要地位(60—70%)。金属水合氧化物(15—25%)和有机物(11—22%)大致在同一水平而前者略高,碳酸盐的作用(0.1—5%)则较微小。各种组分在吸附中所起的作用评价应该同它们的相对含量联系起来,综合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关于腐殖质与粘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壤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研究。Greenland的系统研究具有代表性,Schnitzer也进行了许多工作。七十年代以来水环境中腐殖质在粘土矿物和其它无机物上的吸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如Rashid研究了海洋环境中腐植酸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Davis则用湖泊底泥分离得到的富里酸考查它们在氧化铝上的吸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主要组份为粘土矿物,活性铁、锰、铝水合氧化物、有机物和碳酸盐。为研究它们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各自贡献,特提出一套逐级提取程序。本文根据各种条件试验及分析结果证实,此法对所分离的各种组份均能大部分或全部去除,而对结晶矿物相及其他组影响甚小。与文献报道比较,实验结果达到类似实验的较好水平。例如1M醋酸钠(pH=5)可除去100%的碳酸盐;浓过氧化氢(30%)可除去60%的有机质及80%的腐殖质。把所得各级产物用于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式计算相符,这为定性和半定量地研究各组份的吸附贡献提供了条件。此程序并非十分理想,尚需寻求具有专一性、组份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就能对各组份的吸附性能做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