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318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基于Fuzzy-ANP的空管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中交通管制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如何进行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分析三角模糊数学和ANP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空管安全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的特点,建立基于Fuzzy-ANP的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以某空管单位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找到影响空管安全风险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影响该空管单位安全的主要因素为管理标准效能、员工培训次数和人员语言及交流沟通状况等,该空管单位应重点改善这3个因素并兼顾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Fuzzy-ANP分析法有助于确定安全风险评估的重点。  相似文献   
622.
土壤酶的催化作用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限制性步骤,控制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揭示松嫩平原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剖面分布特征,于2021年8月采集扎龙、莫莫格、牛心套保和向海芦苇湿地0-15、15-30、30-45、45-60、60-75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剖面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湿地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P)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均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表层(0-15、15-30cm)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深层(45-60、60-75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湿地土壤C:N酶化学计量比整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土壤N:P酶化学计量比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总磷、含水率、总碳和溶解性有机碳是影响松嫩平原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关键因子。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验证得知土壤C:N、N:P与土壤C:N和N:P酶化学计量比呈显著正相关,然而,土壤pH与BG、NAG和PPO活性显著负相关。土壤酶化学计量比的矢量分析和土...  相似文献   
623.
对某矿副井发生的一起3名乘罐人员坠井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24.
从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气味、色彩6个环境因素阐述了对煤矿职工心理、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采取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625.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正由静态的现状评价转向动态的预测和预警评价。以ArcGIS为工具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及组件式开发技术进行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的二次开发;设计系统模型、系统功能并研制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生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过程模拟,实现对区域生态安全的智能化评价,为决策者进行区域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该系统应用于洞庭湖实验区生态安全评价,得出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等评价结果,表明系统具备良好的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626.
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现状,简述了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特点。分析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27.
微纳尺度SiO2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探讨纳米与微米尺度SiO2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作用,选择不同剂量的纳米SiO2(20~40nm)与微米SiO2(1~10μm)采用气管滴注方式对雄性Wistar大鼠分组染毒.于染毒5周后处死大鼠,检查附睾精子形态,并检测睾丸组织和血清中睾丸功能标志酶活性变化以及性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低剂量的纳米和微米SiO2染毒均可使大鼠发生程度不同的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动率降低、精子畸形率升高;2)纳米SiO2染毒可使大鼠睾丸组织SDH、LDH和血清中ACP活性显著降低,而微米SiO2染毒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不显著;3)纳米SiO2和高剂量微米SiO2染毒可使大鼠血清T和睾丸匀浆T浓度显著降低,而对血清LH没有显著影响;4)与微米SiO2相比,纳米SiO2对大鼠生殖功能的损伤有更严重的趋势,但相同剂量下,纳米SiO2和微米SiO2相比,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微米和纳米尺度SiO2染毒均可使大鼠生殖功能产生损伤,使部分生殖功能指标发生显著变化;与微米SiO2相比,纳米SiO2对大鼠生殖功能的损伤有更严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8.
铜陵尾矿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固定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固定法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定的固定剂,降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达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利用石灰、炉渣和稻草作为土壤重金属固定剂,通过土壤与固定剂的混合来修复铜陵Cu、Cd、Zn污染土壤,分析石灰、炉渣和稻草对土壤有效态Cu、Cd、Zn的固定修复效率和土壤微生物代谢呼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石灰与炉渣单独使用时对Cu固定修复效率低,以及稻草单独使用对Cd与Zn的固定修复效率也较差外,固定剂能够显著的降低有效态Cu、Cd、Zn含量(〖WTBX〗p〖WTBZ〗<005),尤其石灰、煤渣和稻草的混合物能够最为高效的降低有效态Cu、Cd、Zn含量,固定修复效率分别为9428%、7810%和 9857%,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呼吸率(〖WTBX〗p〖WTBZ〗<005),增大微生物的活性。Pearson’s相关系数分析进一步表明在重金属污染的酸性土壤中,同时增加碱性物质和有机质含量能够较为高效地降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抗重金属胁迫和毒性耐受能力,利于土壤的复垦再利用  相似文献   
629.
春季厦门海域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的含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了厦门海域20个站位表层海水中DMS二甲基硫的含量,并对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DMS含量在0 65~40 69nmol·L-1,平均浓度为12 83nmol·L-1。其中,西海域的含量最高,东海域次之,同安湾最低。与其它海域海水中DMS浓度比较,厦门海域DMS含量较高,浓度变化范围大,与叶绿素a浓度及表层水温、盐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30.
胶州湾不同形态磷的沉积记录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浸取法,研究了胶州湾柱状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磷的赋存形态,并探讨了影响磷含量与分布的因素和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在细、中和粗3个粒级的沉积物中,无机磷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Ca-P则是无机磷的优势形态,有机磷只占较小的比例.粒度、有机碳(OC)、pH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是影响胶州湾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除Ca-P外,其他形态的磷大都随着粒度的变细,含量逐渐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表明,胶州湾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主要包括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等4种赋存形态,并且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随着粒度的变细,其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与浮游植物的数量和水体中的磷酸盐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