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23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420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滇池流域地理特征对滇池水污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滇池流域地形、流域水系、流域土地利用及滇池湖盆形态等几个方面的地理特征出发,研究分析这些地理特征对滇池水污染的影响。流域地形决定了滇池是全流域水流及其承载的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受纳水体。流域水系特征加之水资源的匮乏造成了高污染水入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造成了大量污染物的产生且易入湖。流域、湖盆形态导致了入湖污染物在湖中的充分滞留及沉积污染物的易释放。  相似文献   
172.
旅游活动不仅能够为景区创造经济效益,而且也给生态环境体系形成负面影响,因而对环境约束下景区旅游效率与旅游生产率进行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照网络DEA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法,将环境因素纳入景区旅游效率与旅游生产率测度框架,结合以景区碳足迹表征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标,构建了考虑环境因素的景区旅游效率与旅游生产率测度模型,规避了传统DEA方法的"黑箱"问题,更为准确地涵盖了环境治理效率。以四川省成都市26家景区为评估对象的研究结果显示,各景区旅游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景区旅游生产率差异受旅游服务产品生产环节效率主导,囊括环境治理效率的旅游效率与旅游生产率评估更为科学、合理。最后本文在发展理念、旅游服务产品结构、能源结构、碳汇增加等方面针对景区旅游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3.
为研究滇中地区典型工矿业城市大气干湿沉降元素特征及健康风险,选择安宁市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间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干、湿沉降中TN、F、Cr、Ni、Cu、Zn、Cd、Pb、P、As和Hg这11个指标含量,计算了大气年沉降通量,并采用暴露风险模型评估了其对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大气干沉降物中除Cr、Ni和As,元素F、Cu、Zn、Cd、Pb和Hg的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安宁市表层土壤元素含量,其分别为5.82、3.00、28.27、57.53、2.83和1.08倍;湿沉降物中F和TN平均含量超过地表水Ⅴ类水标准值;2 TN年沉降通量最高,8种重金属元素的年沉降通量从小到大依次为:Hg-6,不存在致癌性风险或风险较小.因此需加强对区内工矿企业大气重金属排放的严格管控.  相似文献   
174.
对我国某省多家钢铁生产企业烧结工序和电炉工序排放烟气中二英(PCDD/Fs)污染水平、排放特征及其排放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工序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以I-TEQ计,下同)为0.003~0.557 ng·m-3,均值为0.165 ng·m-3;电炉工序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为0.006~0.057 ng·m-3,均值为0.025 ng·m-3.PCDD/Fs毒性当量浓度水平总体较低,较2005~2019年研究报道结果下降1~2个数量级.2005~2020年,钢铁生产行业排放PCDD/Fs毒性当量浓度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尤其是新的标准限值实施以及对烟尘等常规污染物进行超低排放控制后,呈现大幅下降.指纹谱图特征显示,所有烟气样品17种PCDD/Fs中最大浓度贡献单体为2,3,7,8-TCDF,与已有研究中以高氯代PCDFs和PCDDs为主不同,且低氯代PCDFs占比有所增加,表明PCDD/Fs生成主要来源有所变化.烧结工序和电炉工序PCDD/Fs同类物指纹分布特征相似,呈现典型的高温热过程特征,两个工序生产过程中PCDD/Fs的生成机制可能均为"从头合成".钢铁生产企业烧结工序PCDD/Fs废气排放因子(以I-TEQ计,下同)为0.003~0.5 μg·t-1,排放因子平均值为(0.18±0.22)μg·t-1;电炉工序PCDD/Fs废气排放因子为0.04~0.5 μg·t-1,排放因子平均值为(0.27±0.23)μg·t-1;低于UNEP于2013发布的"二英和呋喃排放识别和量化标准工具包"以及2004年我国二英排放清单中的排放因子,建议对我国钢铁生产行业PCDD/Fs排放状况开展调查,更新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75.
微生物源槐糖脂对水果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腐真菌是诱发水果采后病害,造成水果在运输、货架期间和贮藏过程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从腐烂水果上分离得到17株菌,其中9株为致腐真菌,研究了由拟威克酵母发酵产生的槐糖脂对该9株菌的作用,包括抑菌圈直径、抑菌率和对菌丝蔓延的影响.发现槐糖脂对9株致腐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达到2.0 g L-1时,致腐菌(孢子)抑制率达...  相似文献   
176.
1引言如今,人们对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作用的认识日渐深刻,它已不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企业或单位的点缀品,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为实现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  相似文献   
177.
针对单一阈值不能适用于多变工况条件的问题,采用动态阈值修正的流量平衡法与神经网络法相结合的新方法检测反应釜内冷却水盘管泄漏.通过盘管泄漏模拟试验,研究工况变化与泄漏时盘管进出口流量的变化情况.从流量信号中提取盘管泄漏的特征指标构造出神经网络输入矩阵,通过使用大量试验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对比不同结构的网络训练误差结果,确定其网络结构,建立对盘管运行状况进行分类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试验证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检测出盘管泄漏.  相似文献   
178.
基于中国资源型城市2003—2018年面板数据综合测度城市转型绩效,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特征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逐渐提升,与此对应的是区域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四种类型资源型城市之间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成熟型城市贡献最大;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发展格局由以跨越区为核心的“多点式”零星分布向先行区为核心的“组团式”聚集形态演变。(2)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在不同时期存在状态转移的可能性,具有滞后区、起步区、跨越区和先行区4个趋同俱乐部特征,空间马尔科夫链表明转移趋势存在明显空间关联性,状态转移通常出现在相邻等级之间,较少有“跳跃式”转移现象,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特征。(3)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存在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空间区位的异质性特征,经济产业转型、社会生活转型和生态环境转型是发挥碳减排效应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政策冲击分析表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对城市碳减排具有积极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79.
河口是海陆界面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研究汞在河口的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认识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测定了九龙江河口区沉积物孔隙水的总汞(total mercury, THg)浓度与汞同位素特征,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比较不同季节、不同潮位、降水与否的表层水THg浓度、汞同位素组成与盐度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表层水中汞额外增加/消除的因素及机制. 结果表明:①孔隙水THg浓度〔(38.28±28.80) ng/L,n=28〕显著高于表层水〔(8.53±6.85) ng/L,n=35〕(P<0.01);孔隙水THg浓度受季节或径流量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孔隙水δ202Hg平均值(?1.24‰±0.36‰,n=28)处于表层水(?0.32‰±0.38‰,n=29)和沉积物(?1.99‰±0.69‰,n=18)之间;Δ199Hg平均值(?0.13‰±0.03‰,n=28)低于表层水(?0.04‰±0.10‰,n=29)和沉积物(?0.04‰±0.16‰,n=18),表明汞在孔隙水与沉积物间的双向传递与吸附及非光致氧化过程有关. ②枯水期河口区表层水中的汞以额外消除为主,呈现汞“汇”特征;丰水期则呈现汞“源”特征. 当咸淡水在河道较浅处交汇时,表层水中汞的额外增加更大. 无论是增加或消除,表层水中汞的δ202Hg与Δ199Hg值均升高. 汞在咸淡水交汇界面的迁移受径流量、潮位、河道特征及降水事件等多因素影响. ③枯水期中降水事件发生时表层水THg浓度和汞同位素组成随盐度的变化特征与非降水期不同,表明降水可影响表层水中汞的行为. 研究显示,汞在咸淡水交汇界面的迁移受径流量、潮位、河道特征及降水事件等多因素影响,河口是汞“源”也是汞“汇”.   相似文献   
180.
乌鞘岭南、北坡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对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揭示季风边缘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利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集的97个降水样品,采用相关分析和HYSPLIT模型,对乌鞘岭南、北坡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大气水线方程、温度和降水量效应、水汽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坡大气降水线的斜率与截距低于全球大气水线(GMWL)和北坡大气降水线;南、北坡的同位素温度效应和季节效应明显,但北坡的温度效应比南坡更为明显;除北坡夏季和南坡降水量小于5 mm时降水稳定同位素表现出微弱的降水量效应,南、北坡其它季节或其它降水量级均无明显的降水量效应;来自西北和北方的水汽占90%以上,北坡受季风水汽影响极少,南坡夏季会受到东南季风影响,局地水汽再循环对乌鞘岭南、北坡水汽也有贡献.本研究可提高对高寒山区降水同位素演化的认知,为寒旱区同位素水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