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土震陷的微结构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是典型的结构性土,微结构控制其力学性能和强度要求。通过黄土震陷实验和微结构电镜扫描实验,应用统计细观损伤力学深入研究了考虑微结构要素的黄土震陷的内在破坏机理,得到了黄土震陷的结构损伤模型和本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研究黄土震陷机理具有较高的合理性,黄土震陷主要是由其独特的架空孔隙结构破坏和土体颗粒掉入孔隙所致,与其动应力状态和孔隙分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2.
试验设置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空白对照、0.75 mg·L-1、1.50 mg·L-1、3.00 mg·L-1和5.00 mg·L-1),研究了亚硝酸盐氮胁迫对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补体 C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补体 C3活性均呈现出随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且当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1.50 mg·L-1时,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补体 C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低于1.50 mg·L-1的亚硝酸盐氮不会对罗非鱼机体免疫力产生显著影响;而高于3.00 mg·L-1的亚硝酸盐氮胁迫能够显著(P<0.05)降低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补体 C3活性,最大下降率分别达到31.75%、27.40%、14.43%,从而显示出高浓度亚硝酸盐氮(>3.00 mg·L-1)能够对罗非鱼机体产生强烈的氧化胁迫和免疫损伤,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罗非鱼对致病菌的易感性.本研究认为,3.00 mg·L-1可能是亚硝酸盐氮胁迫引起罗非鱼机体免疫力显著降低的阈值  相似文献   
23.
现在,国内外从事环境科学的学者一致地认为,环境科学是经过六十年代的酝酿和准备,而在七十年代获得了系统地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乍一看,这似乎是正确的。因为在五十年代以前,我们并没有听到过近代环境科学研究中的熟悉的名称,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等。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地考察环境科学事业的来龙去脉,仔细地分析某些重要概念的本质意义,把它们与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规律联系起来,我们就能够获得一种更广义的认识,即虽然系统地和全面地研究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24.
综合利用空间信息获取和分析技术是提取广州城市建筑物信息的有力手段,对遥感影像数据SPOT5进行图像处理,根据影像特征和广州实际情况设定分类原则进行目视解译分类成高、中、低层三类建筑物;在GIS中按分类编码建立高度类别和功能类别统一的图层属性数据表;最后分配各地块中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权重,加权求得建筑物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25.
农村生活污水由于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较难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另外,部分缺水地区由于农村居民习惯生活污水被多次反复利用,导致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城市生活污水偏高.膜生物反应器(MBR)由于具有占地面积小、生化处理效率高和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MBR技术在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和国外分散生...  相似文献   
26.
为施工人员选择和配置安全可靠的个人防坠器,每年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强制检定,是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某型速差自控器在冲击试验中发生了钢丝绳断裂事故,为了查找和分析事故的真正原因,对不同厂家的速差自控器抽样,在相同试验方法和检测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并根据相关的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研究,找到了造成钢丝绳断裂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型速差自控器使用的钢丝绳直径偏细以及缺少内部或外部缓冲器,研究中还发现部分国内标准技术要求不够明确,制造、检测和使用方对速差自控器相关标准理解存在偏差,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针对现有的部分速差自控器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根据现行最新标准和实际工作条件,提出改进了的检测方法和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坠落事故。  相似文献   
27.
鲥鯸淀水中有机农药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鲥鯸淀水体中农药污染状况,该文对其水体中的杀虫剂(15种有机磷、8种有机氯类以及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氰戊菊酯)以及常见的除草剂(莠去津、利谷隆、灭草松、乙草胺、丁草胺)残留量进行了检测与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杀虫剂中检出10种有机磷农药(检出率10%~50%),以及菊酯类杀虫剂氰戊菊酯(检出率100%),其中有机磷杀虫剂最大残留值为3.6×10~(-2)μg/L,氰戊菊酯最大残留值为5.8μg/L;除草剂中仅莠去津被检出(检出率100%),最大残留值为0.1μg/L;其它农药未检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以及毒死蜱在部分地区对枝角类构成低风险(0.11);综上,莠去津和氰戊菊酯是造成鲥鯸淀水体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8.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_(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_(50)和96 h-LC_(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斑马鱼的96 hLC_(50)56.2 mg/L。按照毒性评价的分级标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分别为极高毒、高毒、中低毒化学品,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表现为:藻类蚤类鱼类。2,2',4,4'-四溴联苯醚易导致小球藻急性中毒死亡。但由于2,2',4,4'-四溴联苯醚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15μg/L),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其不会导致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29.
以实际全比例非循环管道中试平台中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物膜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来研究环氧树脂封面层对管道生物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普通水泥砂浆内衬的球墨铸铁管,增加环氧树脂封面层后的管道不易吸附、沉积各种物质,对生物膜细菌丰度及群落结构均有影响,其管壁生物膜细菌总数为4.01×104copies/cm2,可培养菌数量为1.40×10CFU/cm2,另外其物种丰度较高而多样性较低.因此增加环氧树脂封面层的水泥内衬球墨铸铁管是一种更为优良的管材.  相似文献   
30.
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含有5个苯环的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可引起多种形式的DNA损伤。彗星试验,又称为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是一项灵敏、快速的在单细胞水平检测DNA链断裂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的生物监测中。污染物的毒性监测与评估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生态毒理学试验,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苯并(a)芘暴露对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试验将罗非鱼在0.1、1、10、50μg·L-14个苯并(a)芘(BaP)浓度下分别暴露4、7、14 d,利用彗星试验研究BaP对罗非鱼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以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BaP会对肝细胞DNA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在0.1、1、10μg·L-13个浓度组,DNA损伤随着BaP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50μg·L-1组DNA损伤有所下降。在时间上,除1μg·L-1剂量组的尾部DNA含量、10μg·L-1组的尾部DNA含量及Olive尾矩外,其他指标有在第7天降低之后又升高的趋势,这意味着肝细胞DNA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中BaP的污染情况。该实验为进一步探讨苯并(a)芘的致癌机制及环境中苯并(a)芘的监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