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62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贵阳市空气质量指数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贵阳市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常规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基于不同季节,调整BP神经网络的隐藏层个数和隐藏层节点数,建立不同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进行参数检验,最终选取预报效果最好的模型带入实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夏季的预报效果最好,采用的模型TS评分为81.6%,平均绝对误差为9.1,正确率为97.4%,用该模型检验预报效果,实况和预报的相关系数为0.71,平均误差为9;而冬季的预报效果明显低于其他季节,采用的模型TS评分为65.7%,平均绝对误差为19.5,正确率为72.9%,用该模型检验预报效果,实况和预报的相关系数为0.79,平均误差为19。而且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效果同隐藏层个数与隐藏层节点数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42.
基于GIS技术和线性结构模型的漓江流域水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漓江流域布设4个采样点,采集2014年全年水质数据,并作主成分分析,选取生活污水因子、农业径流因子、工业污水因子为污染因子输入线性结构模型中进行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污水因子、农业径流因子、工业污水因子与水质污染因数的关系分别为0.49、0.37、0.13,说明漓江流域水污染主要由生活污水引起,其次是农业污水。把漓江流域7个县区的人口密度、农业比例、工业比例分布归一化,代入水质因数,获得水质评价指数。采用GIS对漓江流域人口密度和企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和聚类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漓江流域人口分布、企业分布与水质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43.
444.
通过调查与分析苏州市重点监控行业企业VOCs的产生和排放特征,调研典型企业,重点关注其涉及VOCs产生的工艺环节、原辅材料、排放浓度。结果表明:苏州市涉及VOCs排放企业行业众多,尤其以电子信息最多,其次为塑料橡胶制品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纺织印染行业等。重点监控VOCs排放企业使用了大量有机溶剂,生产工艺中涉及VOCs排放的环节多,排放的VOCs种类多、成分复杂,具有行业特征。  相似文献   
445.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头部三维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头部尺寸是进行头部装备设计的依据,本文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二维头部图像,从原始图像提取边界三维坐标数据,利用傅立叶级数对头部坐标数据进行数学描述,并实现头型的三维重建和尺寸测量。  相似文献   
446.
采用高锰酸钾强化混凝-生物铁法处理维生素B1生产废水,确定了高锰酸钾的最佳投加顺序、混凝剂的种类以及两者的最佳投药量,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pH值对生物铁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生物铁法处理维生素B1生产废水混凝出水的最佳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447.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步入新时代,虽然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环境犯罪执法缺乏规范化、刑事立案难、证据获取和认定难等问题.为了探索新时代公安机关环境犯罪刑事执法转型路径,笔者将环境犯罪刑事执法界定为公安机关为了打击环境犯罪所进行的立案及侦查活动,将新时代生态治理理念归纳为"与时俱进的生态理念""法治理念""系...  相似文献   
448.
为更好地开展矿业安全类专业试验实践教学和培训,培养安全应急一流复合型拔尖人才,设计一种基于Unity3D的矿井火灾监测与防治虚拟仿真试验教学系统。首先,采用3ds Max建立仿真模型,构建矿井火灾监测防治试验系统总体框架;其次,开展外因火灾监测与远程自动控制救灾风门应急处置、内因火灾监测与温控胞衣阻化剂防灭火应急防控等人机交互试验实训;最后,建立综合评测的试验评价体系用于考核评估。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具备虚拟现实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的技术特点,利于打造井下三维虚拟仿真场景,逼真展示矿井火灾演变过程;在试验与实训方面,可以突破传统模式在时间、空间、安全、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提供自主学习与多元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49.
我国司法的能动性要求司法机关以人民利益为归依,在个案处理及其他司法活动中,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综合采取审判、调解等方式,服务、主动、高效司法,达成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与传统案件区别,环境资源案件审理客观上需要突破司法谦抑性及司法克制主义传统,主动积极地采用调研、查证、审判、调解等方式,并使审判活动、司法判决达成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这与司法能动性的基本内涵一致。环境司法能动性可应用在生态损害赔偿、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在适用上要求实现司法与立法联动、司法与行政联动等。  相似文献   
450.
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超声波和碱联合作用可显著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在此基础上,该研究专门考察了温度对超声波与碱联合促进污泥发酵产酸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10~37℃范围内,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0℃条件下,VFAs产量为1 078 mg/L,37℃时,VFAs产量提高到3 705 mg/L。当温度提高到55℃时,VFAs产量反而下降至2 469 mg/L。机理研究表明,10~55℃范围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4种水解酶的活性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有利于污泥中大分子有机物向小分子有机物的转化,与产乙酸、丙酸和丁酸密切相关的产酸酶的活性均在37℃时最高,55℃条件下各产酸酶活性较37℃均有大幅度下降。温度对水解产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在温度不高于37℃的条件下,产酸动力学参数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继续提高温度则减小,这正是VFAs产量在37℃时最高,55℃时显著下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