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从2009年5月开始向悬崖开战,仅半年的时间,一个不亚于红旗渠的壮举诞生了:一条标准的村级硬化公路,玉带般的缠绕在通往村子的天柱山上。清晨,还下着小雨,有一行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龙舟坪镇出发,途经津洋口、两河口、全伏山、土地坡,来到了龙舟坪镇最西边的小村庄——郑家榜村。远远望去,一条标准村级硬化公路,玉带般缠  相似文献   
142.
季铵盐(QAC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阳离子杀菌剂,流感和新冠肺炎大流行导致其使用量剧增.在其使用或使用后处理处置过程中,QACs可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到环境中,在水体、沉积物和土壤等多种介质中频繁检出.QACs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非专一性的生物毒性,对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围绕QACs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生物毒性效应和细菌出现QACs抗性的主要机制等方面,系统梳理了QAC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潜在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好氧生物降解是QACs在环境中的主要衰减途径,降解反应以QACs不同位置C的羟基化来起始,后经过脱羧、脱甲基和β-氧化反应,最终矿化为CO2和H2O.环境浓度的QACs不会对生物产生致死效应,但会显著影响Daphnia magna等水生生物生长繁殖,毒性效应主要受自身结构、受试生物种类和暴露时长等因素影响.探究了QACs对Microcystis aeruginosa急性毒性的作用机制,发现QACs主要通过破坏光合系统,导致电子传递受限,构成氧化胁迫,破坏细胞膜来抑制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 QACs在...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出台的背景及模式,从企业发展角度指出企业推行该体系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4.
根据高频高压电源的特点,结合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理论,对于高频高压电源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情况,研究了从抑制干扰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敏感设备三个方面,有效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进行高频高压电源的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45.
从3个方面阐述了混合气体爆炸的条件和可能性。针对1起油罐汽车爆炸事故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详尽剖析了这类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同时也为混合气体爆炸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46.
塑封电子元器件温度失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和破坏性显微分析技术对塑封电子元器件在温度循环试验中发生的失效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缺陷发展的过程并结合现有检测标准要求,提出了对器件设计改进和完善现有检测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7.
以硝酸-磺酸型退锡剂为基础配方,研制了一种脱除废旧电路板表面残留焊锡的剥离液.该剥离液以硝酸为氧化剂,氨基磺酸为稳定剂,苯并三氮唑为铜的缓蚀剂.实验结果表明:剥离液的最佳配比为硝酸浓度3 mol/L,氨基磺酸浓度0.4 mol/L,苯并三氮唑浓度0.08 mol/L;每升剥离液可处理3.5 kg废旧电路板,处理后电路板中的铅离子含量降至100 mg/kg以下.该剥离液处理后的电路板表面的铜箔保持完好,基本没有被剥离液浸蚀.  相似文献   
148.
不同岩性试片溶蚀速率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岩性对溶蚀速率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岩溶碳汇强度估算精度,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在山西晋中盆地西南,吕梁山东侧的半干旱岩溶区典型小流域开展标准试片与当地试片的对比溶蚀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当地试片的溶蚀速率(0.122 3~0.532 8mg/(cm2·a)和岩溶碳汇强度(1.713tCO2/(km2·a))明显小于标准试片(0.254 7~0.551 1mg/(cm2·a)和1.821tCO2/(km2·a)),表明使用标准溶蚀试片法会使岩溶碳汇强度被高估。当地试片的溶蚀速率与酸不溶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表明当地试片酸不溶物含量(2.58%~10.86%)大于标准试片(3%)是造成其溶蚀速率和岩溶碳汇强度小于标准试片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由于埋放地地层岩性与标准溶蚀试片岩性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均采用埋放标准试片的溶蚀实验方法来研究岩溶碳汇效应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为了更加精确的计算岩溶碳汇量,后期研究中有必要使用埋放地的岩性试片来替代标准溶蚀试片。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修复手段。阐述了PRB原理、结构及不同介质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反应机理,介绍了不同反硝化微生物、新型碳源材料等研究进展,分析对比了Fe^0/AC体系及生物修复过程,指出了各修复手段的不足和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现有PRB技术去除硝酸盐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0.
MEDV描述子预测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藻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描述子有效表征43个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化(VMSP)方法,建立化合物的封闭体系绿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毒性(48 h EC50)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相关(QSTR)模型.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QSTR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891 1)及LOO(Leave-One-Out)检验相关系数(q0.810 2),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应用28个化合物的训练集样本构建QSTR模型预测外部检验集,结果表明,训练集模型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