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天山冰雪圈地貌过程和自然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山地地貌过程受水热分布和地形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异性。因此,由地貌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也具有区域分异和垂直分异性。天山冰雪圈指的是冰缘和冰川地貌景观带,其中的过程与自然灾害同样具有区域性和垂直性的分异。目前发生在天山冰雪圈的主要灾害为雪崩、泥石流、洪水和崩塌。本文主要讨论它们的形成条件、过程特征和成灾规律,并提出减灾的初步措施。  相似文献   
192.
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和研究模式(WRF)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省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水凝物粒子对气溶胶的清除过程、液滴蒸发引起的气溶胶再生过程以及动力输送作用对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与近地层气溶胶数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综合对比各水凝物种类的碰撞清除率和核化清除率,发现云滴核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3.
194.
叶逾  许文瑜  鲁春辉  谢一凡  罗剑 《环境工程》2022,40(4):43-49+146
为探究井周介质非均质性对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效果的影响,利用二维数值模拟,通过在井周设置高渗透性透镜体并改变其位置、尺寸和渗透系数,探究井周存在高渗透性多孔介质的情况下多筛孔井的修复效率和最优注入间距。结果表明:井周高渗透性透镜体的存在及其位置、尺寸、渗透系数的变化均影响多筛孔井的修复效率,其结果取决于溶质羽因透镜体产生的聚集和绕流程度;井周高渗透性介质的存在可显著提升修复效率;多筛孔井最优注入间距因井周非均质性的存在而改变,一般来说,井周高渗透性多孔介质的存在将增大最优注入间距。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多筛孔井在非均质含水层中的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并为进一步提高多筛孔井修复效率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5.
2010年12月,漳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结合漳州实际,注重特色,突出创新,强化服务。本文就《意见》中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和有关亮点进行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196.
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质量的响应,以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稀释法和氯仿熏蒸法分析了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组成、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土壤微生物总量较少,变化范围在2.89×105~38.77×106个g-1干土之间,其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93.14%~99.53%。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细菌数量在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程度下的比值为1∶0.83∶0.60,真菌为1∶0.70∶0.30,放线菌为1∶0.66∶0.56,微生物总数为1∶0.84∶0.61;除真菌外,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细菌、放线菌及微生物总数呈极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土壤种群数量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大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表现为: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的季节动态呈单峰上凸式曲线变化,在8月份达最高值,其值为0.15 g kg-1、3.44%。因此,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差异显著,土壤盐分含量是影响该地区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7.
大气污染因影响人类健康、制约国家发展而成为全球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基于2016年中国361个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法分析中国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尺度探讨空气污染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污染等级上看,全国及各区域空气质量以优、良和轻度污染天气居多。(2)从时间变化上看,全国及各区域空气质量呈现出"夏低冬高,春降秋升"的"U"型月变化规律。(3)从空间变化上看,全国空气质量整体呈现出由沿海到内陆、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由非采暖区到采暖区、由欠发达到发达区逐渐加重的态势,其中,京津冀、山东半岛和黄河中游属于高污染热点集聚区,而南部沿海、青藏和云贵高原属于低污染冷点集聚区。(4)从全国层面上,人口集聚、工业化和能源消耗对大气污染的恶化具有推动作用;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城市绿化的提高则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5)从区域层面上看,绿地覆盖率对各地大气污染呈不同程度的负向改善效应;人口密度、能源消耗、第二产业占比和民用汽车拥有量对各地大气污染呈不同程度的正向加重效应;而科技支出占比和人均GDP对各地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双向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寻求污染治理办法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8.
利用静海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日最高气温资料对静海高温天气发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年际变化规律、时间演变特征,利用Mann-Kendall法对高温日数、年最高气温进行趋势检验;构建了日高温发生概率的“钟形”曲线模型,利用傅里叶变换分析日高温发生概率序列的主要分量,构建了基于傅里叶级数的日高温发生概率简化模型。结果表明:1960年至1996年静海年高温日数呈下降趋势,1997年开始年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而年最高气温无显著的上升趋势;静海高温天气过程主要为持续1~2天的过程,近20年高温热浪发生次数明显增加;近60年高温日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迟的趋势明显;模型较好的模拟了日高温发生概率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9.
被动桩-土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地面堆载作用下处于被动状态下的桩及桩侧土的反应,基于桩和土的变形协调条件,确定了桩侧土压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桩身挠曲的控制微分方程,并联合采用非线性p y关系曲线与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最后对影响被动桩—土相互作用体系工作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