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在N,2气氛下,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研究了高硫煤还原分解磷石膏过程中CaS的生成机理.研究表明.在1000~1150℃温度范围内.磷石膏中的CaSO4与煤粉或汽化产生的CO反应是生成CaS的主要反应.CaS的生成机理可以通过固-固反应机理、气-固反应机理或联合作用机理等模型进行解释.通过对磷石膏分解产物的XRD-SEM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高硫煤对CaS生成量的影响是通过改变CaS的生成机理来实现的.高硫煤粒径较小时.利于气-固反应的发生,而产生大量CaS,反之则以固-固反应机制为主.CaS的生成也相对难些.  相似文献   
72.
生物滤塔处理含氨气体的长期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含氨恶臭气体的处理,选用堆肥和污泥颗粒作为填料,研究了生物滤塔长期运行(210d)处理氨的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初期在低负荷(NH3浓度<110 mg·m-3)条件下,生物滤塔对氨的去除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氨去除效率达到99%以上;随着负荷的不断增加,到实验后期,当进气浓度大于190 mg·m-3时,氨去除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73.
江苏省的化工产业污染正呈现向沿海地区快速转移的趋势.为此,本研究首先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快速识别江苏沿海化工园区,并与GIS结合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接着分析各化工园区与饮用水源地、重要生态敏感区距离及所处区域人口密度,计算各化工园区对周边生态系统的污染胁迫度;然后根据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胁迫度计算结果确定8个...  相似文献   
74.
[引言] 2010年1月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福州调研时,针对道路交通这一薄弱环节提出要求: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75.
和漳州市安监局联系时,副局长陈志勇向我们介绍,在漳州龙海市有一家生产涂料的企业——福建省腾龙工业公司,从1999年以来末发生过安全事故,这归功于公司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6.
77.
汞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同时采用汞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海洋大气中所采集的氯化物总量。并计算出氯化物的沉积速率。根据计算结果利用t检验判断这2种分析法是否一致。研究表明:在显著水平α小于0.5时,2种分析方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8.
大跨度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序调整为CRD1-CRD3-CRD2-CRD4时,隧道各步位移及初期支护内力均较原CRD法要小;当采用直线型临时支护代替曲线型临时支护时,隧道初期支护内力会有一定幅度增大,但变化幅度小于10%。优化后的CRD法可以减少工序,加快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9.
植被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材的抗侵蚀性能是生态护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设计的实验装置对3组不同边坡进行了侵蚀实验,探讨了植被混凝土的抗侵蚀机理,比较了3种边坡的抗侵蚀性能。实验表明: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边坡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能,在同等条件下无植被防护土质边坡的坡面侵蚀速率比有植被防护土质边坡的坡面侵蚀速率高出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0.
针对西藏农牧区地域广阔、居民点分散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表面采样-图像分割技术的快速监测方法,即在采集照片后,利用Auto CAD软件测算图像中不同类别垃圾体所占的面积,将其作为垃圾体组成比例的二维指标进行统计,研究垃圾的组成情况,并根据可降解性、材质、来源用途三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最后得到样点垃圾组成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