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和漳州市安监局联系时,副局长陈志勇向我们介绍,在漳州龙海市有一家生产涂料的企业——福建省腾龙工业公司,从1999年以来末发生过安全事故,这归功于公司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2.
73.
汞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同时采用汞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海洋大气中所采集的氯化物总量。并计算出氯化物的沉积速率。根据计算结果利用t检验判断这2种分析法是否一致。研究表明:在显著水平α小于0.5时,2种分析方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4.
大跨度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序调整为CRD1-CRD3-CRD2-CRD4时,隧道各步位移及初期支护内力均较原CRD法要小;当采用直线型临时支护代替曲线型临时支护时,隧道初期支护内力会有一定幅度增大,但变化幅度小于10%。优化后的CRD法可以减少工序,加快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植被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材的抗侵蚀性能是生态护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设计的实验装置对3组不同边坡进行了侵蚀实验,探讨了植被混凝土的抗侵蚀机理,比较了3种边坡的抗侵蚀性能。实验表明: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边坡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能,在同等条件下无植被防护土质边坡的坡面侵蚀速率比有植被防护土质边坡的坡面侵蚀速率高出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6.
针对西藏农牧区地域广阔、居民点分散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表面采样-图像分割技术的快速监测方法,即在采集照片后,利用Auto CAD软件测算图像中不同类别垃圾体所占的面积,将其作为垃圾体组成比例的二维指标进行统计,研究垃圾的组成情况,并根据可降解性、材质、来源用途三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最后得到样点垃圾组成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77.
以练江流域(普宁段)为例,分析了水污染物通量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与建设目标,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监测布点和感知设备配置等设计要点,确定了系统中水污染物通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水污染物通量的在线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对河流水质的自动研判和预警,使系统在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8.
抬头明责任,低头保安全。多年来,云霄县交通局以强化责任落实、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为重点,扎实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任务,至今未发生过较大或以上交通安全事故,切实维护和保障了全县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与持续稳定。因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云霄县交通局多次被省交通运输厅、  相似文献   
79.
工业副产石膏是石膏可再生资源,推广高附加值石膏晶须的利用是循环利用工业副产石膏有效途径之一。主要介绍了石膏晶须的制备方法,利用添加剂改善石膏晶须的结晶速度、晶体形貌和在水中的稳定状况。同时综述了石膏晶须在高分子材料、建筑材料和造纸领域应用状况,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0.
通过D201(Cl型)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将[Fe(Ⅱ)EDTA]~(2-)嫁接到树脂骨架上,并以此研究该树脂对NO的吸收过程和脱除效果.主要考察了D201(Cl型)树脂嫁接[Fe(Ⅱ)EDTA]~(2-)过程中[Fe(Ⅱ)EDTA]~(2-)负载量、EDTA与Fe~(2+)物质的量比、络合液p H、抗氧化剂复配体系等因素对改性树脂脱除NO的影响.结果表明,D201(Cl型)树脂负载[Fe(Ⅱ)EDTA]~(2-)能够有效地脱除NO,树脂表面残留的络合液在脱除NO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为NO进入树脂内部反应提供了通道;NO脱除效果随着[Fe(Ⅱ)EDTA]~(2-)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70 g树脂饱和负载量为12.5~15.0 mmol;当络合液EDTA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5、p H=6时,得到的负载[Fe(Ⅱ)EDTA]~(2-)树脂脱除NO的效果最好;烟气中的氧气对NO脱除效果影响极大,加入0.02 mol·L~(-1)抗坏血酸的复配体系能够较好地减缓氧气的影响;红外分析结果证明,[Fe(Ⅱ)EDTA]~(2-)和SO_4~(2-)一起参与了树脂离子交换过程;BET分析表明,D201树脂负载前后孔结构没有变化,树脂的大孔结构提供了较大的NO吸收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