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各种车辆迅速增多,随着而来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汽油车尾气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这些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2.
首先分析了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困难,即评价方法的不成熟和获取资料的困难;然后重点分析了评价中的公路网规划方案的不确定、环境信息的不确定、空间信息的不确定和环境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最后提出了 4种解决困难和降低不确定的方法,即制定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使用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广泛开展公众参与以及通过多方协作的方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33.
滇池水体除藻材料的除藻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昆明地区的粘土矿制作新型轻质除藻材料,试验研究该材料对滇池湖水中藻类的除藻及净化作用.实验室小试(20 L)结果表明,该除藻材料放入滇池水样实验70 d后,水质明显好转,藻类去除率可达95.8%,CODMn、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为34.4%、81.5%、28.2%.在滇池湖边300 m2水面围栏扩大试验结果显示,除藻材料放入试验区水体10 d后,水体中藻类含量明显减少,水体透光率从55%增加到80%,水质状况也有很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湖泊水体除藻及净化作用,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以新鲜克氏原螯虾壳为原料,比较了冷冻干燥、常温风干和烘干3种前处理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壳虾青素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料液比例、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对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虾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丙酮的萃取效果优于无水乙醇和石油醚,风干和烘干处理的虾壳虾青素提取量显著低于冷冻干燥处理,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温度30℃、时间2 h、重复提取2次。最佳提取条件下2次提取的加标回收率为99.2%,新鲜虾壳虾青素平均提取量为148.2μg/g。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调研北京某钼矿厂场址的用地历史.分析得出其潜在污染物主要为放射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场区放射性污染严重区主要集中在尾矿渣堆积处,推断该场地的放射性污染是由尾矿瀣造成,经检测该场地放射性污染物为非放射性废物,可采取妥善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置.  相似文献   
36.
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丹江口水库水位抬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移民问题是水位抬高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难题,存在政策法规、移民资金、安置措施、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制定可行的移民规划,确保移民的稳定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艰巨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污染源与污染总量日益增加、水质下降、支流库湾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等问题将困扰水库的运行与管理,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建议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全方位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7.
<正>上海市奉贤区实验小学建校于1994年,有东、西两个教学区,现有教职员工130余名,其中100余名教师拥有小学高级职称。学校以建成"有序有格,有品有位,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为目标,以"文化润校、质量立校、特色亮校"为办学思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二十多年来,学校在校长金哲民的带领下,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从外显的校园环境到内涵的学校文化,彰显特色,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8.
一种高效回收水环境中汞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效合成了3种新型芳酰胺类萃取剂(编号为1、2、3),利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手段,研究了它们对水环境中Pb~(~(2+))、Fe~(2+)、Hg~(2+)、Cd~(~(2+))、Zn~(2+)、Cu~(2+)、Mn~(2+)、Ni~(2+)这8种金属离子的液-液萃取性能,并横向比较了这类萃取剂结构中配位基数目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这3种萃取剂对Hg~(2+)较其他金属离子均具有较高的萃取率和分离因子,其中萃取剂1可将Hg~(2+)从这8种金属离子中完全分离出来;三聚体2能从Hg~(2+)、Cd~(~(2+))、Zn~(2+)、Cu~(2+)、Mn~(2+)、Ni~(2+)这6种金属离子中完全分离出Hg~(2+);除Fe~(2+)外,二聚体3能从其余7种金属离子中完全分离出Hg~(2+)。这3种萃取剂的萃取能力随配位基数目增加而增强,但未呈现出正比关系,并对可能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这类新型萃取剂的选择性能,在高效回收水环境中的汞离子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在长江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华鲟无损化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环境DNA(eDNA)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在不直接观察或捕获生物体的情况下对物种进行检测。从文献中筛选出可以用于检测中华鲟eDNA的特异性引物,于2020年9月在长江中下游选取4个中华鲟常出现的区域,进行各断面立体式采样;提取16个点位的e DNA,使用筛选得到的引物对中华鲟进行eDNA的检测,以探究中华鲟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到1组可以检测中华鲟eDNA的引物,使用该引物成功检测到包括中华鲟在内的长江4种鲟类的eDNA,共计测得约300万条鲟类序列。依据测序结果分析不同断面检测到的中华鲟eDNA的差异,发现宜昌江段断面的中华鲟eDNA最多,洞庭湖口断面最少,且表层和底层水体的中华鲟eDNA检出也有显著差异。筛选得到的引物可以用于中华鲟eDNA的检测,中华鲟e DNA的检测结果与中华鲟的历史调查和洄游特征较为吻合。不同水深条件中华鲟eDNA的检出量有显著差异,表明在今后的调查中采用混合或者立体采样可以更加全面地进行中华鲟eDN...  相似文献   
40.
航次报告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