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328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484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合理进行安全投资,实现企业本质安全,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社会生产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了安全投资决策问题和重要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客观确定指标重要性的可变模糊优选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列顺序,然后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的二元比较以确定权重向量,最后依据指标特征值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向量,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模型下的相对优属度向量,进而得到平均相对优属度向量,并以此进行决策。通过实例评价及分析,可变模糊优选方法科学实用,计算过程简单易懂,能够提高决策的可靠性,评价结果清晰展现了企业以往安全投资状况,为今后科学合理地制定安全投资策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42.
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为了提高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能力,采用分析对比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公路交通在防抗2008年南方大雪灾中的应急管理工作与处置技术,研究国内外目前应对极端天气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主要在组织机构、责任机制、信息渠道和处置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提出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应急处置的具体流程,可以迅速控制、减轻和消除公路交通极端天气引起的危害,及时恢复公路交通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943.
在分析应急指挥决策方案的优选问题基础上,将可变模糊理论引入公共安全领域,提出应急指挥方案优选的可变模糊方法。该方法依据指标特征值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向量,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模型下的相对优属度向量,并以此进行决策。其特点是模型可以变化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结合应急救援实例探讨可变模糊优选方法在应急决策中的应用,并与文献中的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可变模糊优选理论对于解决优选决策问题可行、有效,有助于指导应急决策实践。  相似文献   
944.
跨江大桥建设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以系统管理的思路借鉴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综合考虑影响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因素,建立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是影响安全管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为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其可行性。该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运用,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有借鉴意义,以期提高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45.
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在水质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水质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带有主观性的缺点,采用信息熵理论确定熵权系数,应用属性识别法对天津市大港区7个河流断面的水质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7个河流断面的污染程度均较严重.研究表明,属性识别法在水质评价中不仅能反映综合等级,还能通过综合评分识别同一等级内水质的差异,可为区域水环境的综合分析和治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46.
建立环境空气和有组织废气排放模拟污染源,以玻璃纤维滤膜+玻璃棉和活性炭为吸附材料采集大气中氯苯类化合物,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考察氯苯类化合物在大气气相和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一氯代至四氯代苯类各组分主要分布在大气气相中,颗粒物中少有分布,说明现行环境监测方法以固体吸附剂采集测定大气中的氯苯类化合物可行。  相似文献   
947.
该主题的目标是取得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例子,以使社会可能减轻地震、飓风、火山喷发、海啸、洪水、干旱及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易损性。关于如何减轻易损性的专门信息包含在以下次一级的主题中: 科学技术在减轻灾害中的作用 建设抗灾的基础结构 动员地方社区开展减灾 这些信息将来自于当代和以前的重大灾害;如果当前灾害的趋势持续下去,还要取自未来的规划,以及可能抵御这些灾害的解决办法。 2001年 10月 10日国际减灾日将是持续了一整年的世界减灾活动的高潮。联合国要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三突出全球的减灾活动。这天,在日内…  相似文献   
948.
不同粒级黑土胶体对铅的等温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黑土样品并从中提取了3种粒级(5~10、2~5和1~2μm)的胶体,测试了胶体的比表面积、颗粒粒径分布和颗粒矿物质组成等特征参数。在不同温度(25、35、45和55℃)、不同pH(2、4和6)条件下,使用黑土胶体对铅离子作等温吸附实验,并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edushkevich(D-R)吸附等温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显示,黑土胶体对铅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不同温度下黑土胶体对铅的吸附等温式能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式(R2=0.94~0.98)和D-R模式(R2=0.91~0.98),随温度的升高,黑土胶体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加;不同pH条件下,不同粒径黑土胶体对铅的吸附等温式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式,而当粒径小于5μm时,胶体对铅的吸附等温式能很好地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R模式;随pH的升高,黑土胶体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加;小粒径的胶体对铅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黑土胶体对铅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49.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