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322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458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尾矿坝溃坝致灾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尾矿库是矿山的一个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尾矿坝溃坝事故,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归纳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尾矿坝失事情况,总结出尾矿坝溃坝的失事模式可分为洪水漫坝失事模式和坝体结构失事模式,坝体结构失事模式又可分为渗透破坏失事模式、坝坡失稳失事模式和地震险情失事模式,并对导致尾矿坝溃坝的致灾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2.
以LXMC型袋式除尘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除尘中成功运用为例,介绍了该除尘器的技术特点和参数以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采用该除尘器的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883.
热镀锌厂酸洗废水及锌灰中锌回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蒸酸法、氨络合法和硫化沉淀法分离回收热镀锌厂酸洗废水及锌灰中锌铁。分别考察了酸洗废水中盐酸的逸出特性和氨浸法回收蒸馏渣中锌的效果;利用酸洗废水的酸度浸取锌灰中的锌并用氨络合法分离酸浸出液中锌铁;利用硫化物不同溶度积选择性沉淀酸浸出液中的锌,考察了Na2S加入量、曝气时间、反应溶液pH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的加入能提高盐酸的蒸发率但效果不明显,氨络合法难于有效分离锌铁,但硫化物沉淀法可较好地分离锌铁,铁回收率可达97.12%,锌沉淀率达到99.99%,所得沉淀物中ZnS纯度为68.51%。  相似文献   
884.
典型禾本科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类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选择典型禾本科植物-高粱和玉米,通过盆栽实验,种植于模拟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植物成熟收割后,通过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植物体中多环芳烃和直链烷烃的含量,研究高粱和玉米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在种植高粱、玉米后,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收获的高粱、玉米植物体中直链烷烃和多环芳烃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未检出)。说明高粱、玉米对石油烃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且高粱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作用高于玉米;高粱、玉米对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直链烷烃具有一定的积累与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885.
采用废铁片作为置换剂,从线路板污泥酸浸液中置换回收铜。结果表明,废铁片置换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铁片用量为30 mg/mL浸出液,反应时间为6 h,温度为35℃,无需进行pH值调节,直接用原浸出液进行置换反应,此时铜的回收率可达到91.82%,铜的纯度可达到98.96%。对置换出的海绵铜粉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该铜粉的形貌主要是类球形。铁片置换沉淀海绵铜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18.30 kJ/mol,该反应属于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886.
为提高煤层小褶曲构造附近瓦斯突出灾害防治的针对性,以古汉山矿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小褶曲附近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及对瓦斯灾害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从背斜端或从向斜端揭露小褶曲过程中,小褶曲附近应力场大小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特征,在揭露褶曲前应力增大至峰值状态;在揭露褶曲时刻,处于峰值状态的应力迅速降低,释放出大量的弹性能,迫使煤体产生剧烈位移,容易诱发瓦斯突出动力灾害。小褶曲附近高应力积累部位对现场瓦斯突出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在加强小褶曲探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应力场方向、构造产状特征、开采条件对煤层瓦斯突出的危险部位及发生时刻做出预测,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瓦斯突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87.
在30%的丙酮-水溶液中破碎废弃荧光灯,利用超声聚能效应辅助脱附汞,在有效捕获汞蒸气的同时脱附灯管表面大部分吸附汞。考察了丙酮水溶液浓度(C)、固液比(S/L)、超声时间(t)等因素对废弃荧光灯中汞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C=30%、S/L=240 g/L、t=30 min下,平均每根荧光灯中汞的去除量达5.028 mg。采用硫化沉淀-混凝-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对含汞丙酮-水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汞初始浓度为13.79 mg/L的废水,调节pH为2,依次投加硫化钠14.5 mg/L、聚合氯化铝290.9 mg/L、活性炭量90.9 mg/L,出水汞浓度降至26.82μg/L,去除率达99.8%,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88.
生物沥滤-焚烧法处理制革污泥中铬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沥滤-焚烧方法,先将制革污泥中大部分难溶的有毒重金属——铬从固相溶出转移至液相,之后将沥滤后制革污泥进行有效的固液两相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固相污泥进行焚烧处理实验,研究生物沥滤-焚烧处理法对制革污泥中的总Cr在不同介质中的浓度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沥滤法处理制革污泥后,以金属离子交换形态存在的总Cr含量增加,其中68.56%的总Cr6+和87.70%的总Cr得以去除,去除效果十分明显;将沥滤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焚烧处理,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的总Cr相对含量变大,迁移能力减弱;铬在高温下与其他重金属元素形成复杂的金属化合物及络合物:Cr1.3Fe0.7O0.5、Na4(CrO4)(SO4)、Ca5(CrO4)3O0.5,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对整个生物沥滤-焚烧处理过程进行反应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889.
为弄清金头闭壳龟野外生存环境及资源现状,2008年7月20日至8月5日,对安徽省南部的黟县、泾县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黟县的清溪河和泾县的漕溪河、汀溪河和孤峰河的河流水质清新,未发生富营养化,水化指标范围:pH 5.5~7.0,水温24℃~29℃,DO 6.887~10.421 mg/L,硬度0.42~1.76 mmol/L,总磷0047~3.014 mg/L,亚硝酸盐氮0.009~0.104 mg/L,氨氮0.022~0.043 mg/L,除总磷和氨氮指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Ⅰ或Ⅱ类水质标准;主要分布区域河流的浮游生物量较少,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属数的35%以上,硅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属数的28%以上,主要分布区域河流底部有大量的螺蛳;2000~2008年,共捕获和销售金头闭壳龟约20只,野外生存量已不足100只。分析认为:金头闭壳龟资源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野外生存环境已遭到严重的影响,但原产地的水质及饵料生物条件尚好,需进行连续的资源调查,积极开展人工繁殖,开展资源保护,筹建保护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890.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吡虫啉和氟虫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同时测定水中吡虫啉和氟虫腈,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考察了提取酸碱条件的影响.吡虫啉和氟虫腈分别在1.00 mg/L ~ 20.0 mg/L和0.50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18 mg/L和0.004 mg/L(按取样体积200 mL,定容体积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