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黑河中游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粮食基地,研究其农业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及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论文以位于黑河中游地区的张掖市为例,基于统计年鉴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地块尺度分析了研究区2001—2014年期间农业结构变化,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块与农户两个层面,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及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农业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作物种植类型趋于多样化。2001年,研究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麦及"小麦和玉米套作",其种植地块数占所调查总地块数的81%,2014年种植作物种类增多,且蔬菜、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数量较2001年有所上升。2)由种植小麦为主(占总地块数的31%)转变为种植制种玉米为主(占总地块数的38.7%);套作转单作。2001年,共有58个套作种植地块,占调查总地块数的22%,其中"小麦和玉米套作"最多,有47个地块;而在2014年,作物套作地块数锐减为2个,"小麦和玉米套作"全部转换为其他单作,其中51%转为制种玉米;水稻种植消失,主要转为普通玉米。3)地块层面上,种植地区的海拔、灌溉定额、河源来水量对农业结构变化影响非常显著(显著水平达到1%),地下水对农业结构变化影响较为显著(显著水平达到5%)。4)农户层面上,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收益"是影响其种植行为的最关键因素,其次是政策因素(在5%的水平上显著),务农劳动力与劳均耕地面积也有一定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2.
典型背景点降水化学组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背景降水的三种类型背景点中,海洋型背景降水受海洋大气环流控制,化学组份来源于海洋气溶胶,内陆在海洋相间型背景降水的化学组份主要来源于海洋气溶胶与仙陆大气污染物,内陆型大气背景降水的化学组份则主要来源于杨法和内陆大气传输。  相似文献   
153.
采集微表层水,使用自行研制滚轮式取样器,能有效地采集微表层水50-100μm厚度。调查研究表明,在珠江河口微表层水中的营养盐(PO4-P、SiO3-Si、NO3-N、NO2-N、NH4-N)和有机物(POC、PON、DOC)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富集系数在1~3左右。测定有机物中DOC占重要组成部分,其中DOC占TOC的70%左右,C:N的比值从微表层到次表层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4.
喀斯特地区红三叶混播草地群落对长期适度放牧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落稳定性的生态学研究一直缺乏动物利用条件下的长时间梯度田间试验,而混播草地的放牧利用年限是生态脆弱的南方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用考力代绵羊轮牧,在牧前和牧后草地现存量(干物质,DM,drymatter)分别为1800~2500(草层高15~18cm)和900~1200kg·hm-2(草层高3~5cm)的适度放牧利用条件下,对亚热带最常见的豆科牧草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与禾本科牧草的两两混播草地的群落生产力和持久性开展长期研究。20年的结果表明:适度放牧利用下,群落地上总生物量长期稳定,各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总盖度20a后仍高达97%以上;适度放牧有利于牧草的生产力持久性,红三叶、鸭茅(Dactylisglomerat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和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nigra)都在群落中长期存在;群落净产量和持久性是尺度依赖的,群落长期净生产力以红三叶 鸭茅的最高(DM产量353.3g·m-2·a-1)(P<0.05),对杂草侵入的抵抗力最强,而前10a红三叶 多年生黑麦草有很高的净生产力(DM产量449.8g·m-2·a-1);物种的生产力受伴生种的影响,前10a红三叶在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和黑穗画眉草组合中的产量高于其它组合(P<0.05);不同的物种侵占力不同,栽培种侵占力最强的是黑穗画眉和鸭茅,非栽培种侵占力最强的是白三叶。  相似文献   
155.
2000—2002年沙尘现象对北京大气中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北京地区大气中污染物粒子PM10主要有3个来源:本地区排放的PM10;北京周边地区排放的PM10经过输送扩散进入北京大气中;沙尘现象污染北京大气,尤其在强沙尘时造成北京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粒子皆为沙尘粒子。而北京部分地区受沙尘影响时,大气中污染物粒子既包含沙尘粒子也包含排放的污染物粒子。利用北京及周边地区气象台站资料、卫星遥感资料以及环境监测资料,采用月积分浓度和年积分浓度方法,对沙尘粒子与污染物粒子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发现沙尘粒子约占北京PM10的7%~19%。   相似文献   
156.
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面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分析入手,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应该针对典型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设置代表性指标.就综合性、简明性、可计量性、公平性、衔接性等对现有常用指标进行了评价,结合社会发展和环境演变趋势,针对"水、大气、土壤、生态"四大环境要素,分别选取"环境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区域的人口比例"、"国控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植被覆盖率"、"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等指标,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57.
10月2日,台风“龙王”发威,溪河疯涨,狂风撕鸣;山体滑坡。大量公路、桥涵断裂,路基、路面损毁,……肆虐的狂风,造成福州高速公路受损里程达30多公里,坍塌方4处,导致大批车辆及驾乘人员被困,高速交警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8.
今年入夏以来,北京市及全国各省市频繁出现强降水天气。加之当前国内洪涝灾害事故频发,消防部队抗洪抢险救援任务日趋繁重的形势,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水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大力提升环京7省市消防部队水上突发事故救助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分析肇庆市2013—2018年国控大气环境监测站的PM_(2.5)连续监测数据,发现肇庆市区PM_(2.5)浓度在干季(10月—次年4月)明显高于其余月份,轻度以上污染基本发生在干季,且PM_(2.5)浓度对年总浓度贡献达70.8%.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2013—2018年干季逐日的海平面气压和10 m水平风进行分型,揭示了肇庆市易出现PM_(2.5)污染的6种大气环流形势,包括冷锋前部(CF)、变性高压脊(THR)、脊后槽前型(BRFT)、高压底后部(HSW)、弱冷高压脊(HR)和台风外围型(TP).2013—2016年易污染天气型影响天数呈明显减少趋势,2017—2018年呈增加趋势.不同天气型PM_(2.5)浓度与局地气象要素相关性不一致,其中CF、HR、HSW、TP天气型与湿度相关性最好,THR与风速、BRFT与气压相关性最好.PM_(2.5)污染除BRFT天气型主要以本地排放累积影响为主,其余易污染天气型存在不同尺度的外来输送影响,HSW、HR主要来自广州、清远、韶关, CF主要来自佛山、中山,THR来自广州、清远、佛山.同一污染天气型在不同月份的污染影响差异较大,其中HSW、THR污染型主要影响1月和10月,CF为1月和12月,HR为2月和12月,TP为10月,BRFT为1月和10—11月.不同年份的同一月份造成不同程度的PM_(2.5)污染除了排放影响,还与天气环流类型和同一天气型下的局地气象要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0.
“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必须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发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着力推进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大任务,促进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安全发展、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