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三峡库区支流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来源及生物毒害效应,选择典型入库支流汝溪河,分4个区域12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和沿岸土壤样品,分析了Cr、 Ni、 Cu、 Mn、 Zn、 Cd、 Pb和Hg这8种重金属的空间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r、 Ni、 Cu、 Mn、 Zn、 Cd、 Pb、 Hg平均含量分别为(79.60±11.87)mg·kg~(-1)、(41.340±4.999)mg·kg~(-1)、(32.69±8.70)mg·kg~(-1)、(823.34±125.76)mg·kg~(-1)、(122.11±22.82)mg·kg~(-1)、(0.393±0.140)mg·kg~(-1)、(29.122±6.811)mg·kg~(-1)和(74.84±39.50)μg·kg~(-1), 8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长江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受汝溪场镇生活影响河段回水区自然河段,回水区河道沿岸沉积物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沉积物中,说明河道沿岸沉积物和土壤并不是汝溪河回水区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来源.在垂向分布上,受汝溪场镇生活影响河段重金属(除Pb外)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8cm处,而自然河段和回水区重金属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除Ni外,其他几种重金属之间具有显著相关(P0.01),说明汝溪河重金属存在一定的同源性.地累积指数评价得出汝溪河整体呈现Cd和Zn的轻度至偏中度污染.生物毒性效应评价得出,Ni有10%~75%可能对生物造成毒害效应,Cd、 Zn、 Hg、 Cu、 Pb和Cr有10%的可能会出现生物毒害效应.综合效应系数表明汝溪河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毒害风险为低级至中低级.  相似文献   
22.
三峡库区北岸最大一级支流自三峡大坝2003年蓄水以来,频繁暴发水华,而毗邻的一级支流磨刀溪却少有水华暴发.本文以澎溪河和磨刀溪作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春季和夏季三峡库区水华高发期对两条河流同时采样,对比分析两条河流水体水质以及叶绿素a(Chl-a)含量的时空变化,探索澎溪河水华暴发机理.结果表明:澎溪河Chl-a含量较磨刀溪高,澎溪河春季Chl-a最大值为60.5μg·L~(-1),夏季Chl-a最大值仅7.8μg·L~(-1);磨刀溪Chl-a变化趋势与澎溪河相反,磨刀溪春季Chl-a含量为2.92μg·L~(-1),夏季Chl-a达到7.48μg·L~(-1).澎溪河与磨刀溪春季和夏季节水体温度分层,为温跃层+滞温层模式,而没有混合层;两条河流Chl-a含量均位于水深10 m温跃层.澎溪河春季总氮(TN)、总磷(TP)平均值为2.305 mg·L~(-1)和0.053 mg·L~(-1),夏季为1.673 mg·L~(-1)和0.097 mg·L~(-1);磨刀溪春季为1.875 mg·L~(-1)和0.075 mg·L~(-1),夏季为1.79 mg·L~(-1)和0.054 mg·L~(-1).TN、TP水平均超过了国际公认发生富营养化的阈值;水体氮磷含量与Chl-a浓度并无显著相关性,营养盐并不是藻类生物量的限制性因素.然而在水体电导率的规律方面,两条河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春季,磨刀溪上游上层水体(0~10 m)电导率只有下游和长江干流的75%,来自长江干流的回水可覆盖至磨刀溪中游(断面MD03),与Chl-a在此处密集保持一致;夏季电导率和回水区分布与春季相似.与磨刀溪不同,澎溪河春季上游电导率为下游和干流的150%,长江干流回水可到PX04与PX05之间,上游高电导率对应着高Chl-a含量;澎溪河电导率与藻类生长分布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水体中除N、P营养盐外的其它离子对澎溪河水华暴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为了解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对其进行布局优化,以从百度地图上抓取的564个农家乐兴趣点(POI)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分布类型、均衡性和空间格局角度定量研究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农家乐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地区分布不均衡,空间格局为"多中心集群分布"型,存在"U"型农家乐核心密度圈,基本形成集中连片的带状空间格局,以北碚区和南岸区为高密度聚集中心点。农家乐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植被覆盖、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经济密度。  相似文献   
24.
城市高温灾害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德寿 《灾害学》1994,9(3):29-33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大城市高温灾害的主要成因是热岛效应;分析了高温对工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影响和危害,进而提出了城市高温灾害的预防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5.
衡水市环境监理站自1998年4月创立了周调度会议制度,并把它列为监理站23项制度之一。两年来经过全体监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该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并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衡水市环境监理站共有执法人员20名,分为综合室、监理一室、监理二室、监理三室和巡视小分队。综合室负责上呈下达、档案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监理一室负责排污大户排污费的征收工作;监理二室负责美容美发、饮食服务业的审批、申报、许可证发放、排污费的征收工作;监理三室负责建筑施工噪声的申报和发放许可证、有关建筑施工噪声的群众来信、来访、市长公开电话、…  相似文献   
26.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指标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质量指标之间的响应关系.对重庆市北碚岩溶山区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原有22个土壤质量指标可归为4 类,分别以有机质,有效含水量,通气孔隙度,细菌、真菌数量百分比为代表,这4类因子基本反映了土壤质量随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变化状况.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持水性能主要与有机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关,二者的效应均大于黏粒.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体现在有机质含量、土壤供持水能力、土壤结构状况和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27.
双氰胺在四川3种主要土壤上的硝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在不同浓度双氰胺(DCD)处理条件下,对四川3种主要土壤(紫色土、黄壤、灰潮土)的N2O释放量,NH4+-N及NO3--N含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D对3种土壤N2O释放及土壤NO3--N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随DCD浓度增加,其抑制效果越显著.DCD同时能推迟NO3--N含量达到高峰,使土壤NH4+-N含量在较长时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流失.DCD在3种土壤上硝化抑制效果存在差异,表现为紫色土>灰潮土>黄壤.同时提出DCD在3种土壤上的适宜添加量,紫色土上为普通碳铵施入量的0.5%,黄壤和灰潮土上为0.3%.  相似文献   
28.
重庆岩溶地区生态退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岩溶环境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本文从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石漠化等重大生态破坏问题方面阐述了重庆岩溶地区的生态退化现状和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重庆岩溶环境严酷,植被发生逆向演替,种子库的关键种和建群种也已退化,并且由于重庆陡坡耕地比重偏大,土壤侵蚀严重,区域土层处于负增长状态,促使岩体裸露,石漠化程度加剧。文章指出导致这些生态退化现象的发生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和水文因素等;人为因素主要是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利用过度和贫困等因素。最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生态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9.
三峡库区支流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为了解三峡库区一级支流河口沉积物污染物分布特征,在重庆忠县汝溪河和长江交界处采集了河口、中游以及左右两个断面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的沉积物,采用ICP-MS测定了沉积物中Cr、Zn、Mn、Ni、Cu、As、Cd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研究区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r、Zn、Mn、Ni、Cu、As、Cd和Pb等8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45.24、46.46、406.1、20.885、12.49、7.02、0.253和11.042 mg·kg~(-1),8种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河口处高于中游及左右两个断面,季节分布显示春季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夏、秋、冬季,相关性分析表明8种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同源特征,存在共同的外源输入,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支流汝溪河河口属于Cd的轻度污染,单因子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显示Cd属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沉积物质量基准表明该支流在与干流交界处Ni可能对底栖生物产生毒性效应.整体而言,该支流河口处于低生态危害等级,未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0.
精密可控震源对地发射扫频信号,通过高精度的观测系统获得记录资料,采用专门的数据处理方法来提取信号,获得地下介质的信息。介绍现有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比如匹配滤波、反褶积、Wigner-Hough变换和时变滤波等,可以实现可控震源信号提取。并总结这些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多次野外科学实验发现,精密可控震源技术是一种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变化的有效途径。针对精密可控震源探测的影响因素,还需要开展深入研究,以便于改善其探测距离和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