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16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46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农杆菌介导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谷秆两用水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到谷秆两用水稻中,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Southem 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测定9株转基因水稻叶片赖氨酸含量,大部分植株有明显的提高,最高幅度达到了22.71%,图6参15  相似文献   
92.
人口增长胁迫下的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人口和耕地、草地、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数量增减和相互转化。该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1970~1995年和未来50年全球人口增长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25年来,在人口增长了546%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以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为标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639%,从而抵消了人口增长胁迫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森林面积相应减少的压力。②未来50年当中,人口将增加74%,达到100×10,人均耕地、草场和森林面积将分别减少到低于013hm、034hm和037hm,在此情况下,由于将耕地面积扩大74%不大可能,现有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格局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使耕地生产率提高74%以上。③由于在原有维持土地覆盖变化相对稳定的机制中,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在未来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假定现有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现有耕地生产率水平不变,到2050年,耕地仍能养活比届时地球上预测生存人口还  相似文献   
93.
综述了软木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缓冲吸能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密度、含水率、温度、构造与缺陷、服役时间等方面阐述了不同因素对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从宏观观测和微细观分析两方面概述了软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进展,从宏观本构模型和细观模拟方面阐述了数值仿真分析进展,并简述了理论建模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从多方面给出了未来相关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4.
厌氧-往复好氧组合式工业废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往复好氧组合式工艺是针对我国传统的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方式投资高、占地大、自动化程度低的实际状况而开发的一种高效、经济的废水处理新工艺。以该工艺装置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厌氧-往复好氧组合式工艺去除有机物以及脱氮除磷的效果较好,同时还具有经常性运转费用低,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5.
超声波强化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声波辐射促进微生物活性以及超声波强化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厌氧污泥减量化处理等作用机制的分析研究,探讨将超声波应用于强化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同时对超声波强化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97.
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究环境治理投入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城市化在两者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大陆2003—2015年31个省份的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探究环境治理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境治理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参数异质性,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2)环境治理投入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环境治理投入量的差异分为前期影响不显著、后期促进两个阶段;3)适度的城市化水平可以提高环境治理投入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论文认为应在继续增加环境治理投入的同时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城市化助力环境治理投入取得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8.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受益范围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玉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徐洁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0):1742-1754
风蚀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农牧交错带面临的严峻问题。论文以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为例,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了当地生态系统提供的防风固沙服务流动路径,通过空间插值获得了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的受益范围及其获得效益的相对大小,确定了受益范围内的土地覆被、受益人口及GDP。研究结果显示:1)2010年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的防风固沙服务大部分发生在春季,其流动路径主要往功能区东部和东南部区域延伸;2)防风固沙受益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6%,主要位于功能区东部和南部地区;3)功能区受益的人口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75%,受益GDP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67%。未来可以根据受益区获得防风固沙效益的相对大小确定受益区不同区域横向生态付费金额,以补偿当地采取防风固沙措施导致的经济损失和投入,实现地区间公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
文章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研究西北内陆某城市河段南北侧断面水体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三维荧光指纹特征。结果表明:河段南北侧断面CDOM均存在3类明显荧光峰:峰A(λ_(Ex)/λ_(Em)=239/430)为紫外光区类腐殖质荧光峰,峰B(λ_(Ex)/λ_(Em)=284/340)为类蛋白荧光峰,峰C(λ_(Ex)/λ_(Em)=296/340)为类色氨酸荧光峰。北侧断面荧光强度高于南侧,变化起伏较大,吸收系数a355可表征河段CDOM浓度,综合认为北侧断面CDOM浓度更高。南北侧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源指数(BIX)的对比结果表明,北侧断面2、断面6、断面8和南侧断面7、断面8荧光指纹变化主要受外源或陆源输入影响,其他断面荧光指纹特征受内源影响较大。总体上,外源(陆源)输入是研究河段水体溶解性有机质主要来源,是该河段水污染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区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其中的关键是指一个区域需具有支撑该区域生存发展的较为完整和不受威胁的生态系统,核心目标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环境条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总体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安全挑战日益突出,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了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建议: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和完善国家生态安全法治体系和国家生态安全体制机制体系;逐渐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使之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使整个经济体系资源利用高效化;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重点环境问题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