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15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韦丽丽  周琼  谢从新  王军  李君 《环境科学》2016,37(1):325-334
三峡水库于2010年10月蓄水到最大水位(175 m),为揭示最大水位蓄水对库区典型水域重金属污染可能存在的影响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研究了三峡库区水生生物体内汞(Hg)、镉(Cd)、铅(Pb)的含量水平及其沿着水体食物链可能存在的生物放大现象,并分析水体无脊椎动物、鱼类组织的重金属含量与生物因子(体长、体重、食性、栖息水层、碳源、营养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浓度的最大值均未超过我国水产品食用安全标准,Hg浓度比库区蓄水前稍高,Cd和Pb浓度则低于蓄水前的水平.与国外水库相比,三峡库区重金属的浓度整体上偏低.鲤鱼Cd浓度与其体长、体重有显著的相关性,翘嘴鲌和鲇的Hg浓度与体长、体重显著性相关.整体上3种重金属的浓度与食性显著相关,与栖息水层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底栖生活鱼类的重金属浓度高于中上层鱼类.3种重金属的浓度与δ~(15)N值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g浓度与δ~(15)N值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生物放大效率低于美国及加拿大等地水库的水平,这与三峡库区土壤中较低的有机碳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32.
潜流人工湿地演变对废水中有机物、氮及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魏泽军  谢建平  黄玉明 《环境科学》2012,33(11):3812-3819
众多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自由表面流型湿地,但实验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因堵塞而逐渐演变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后,其对有机物(COD、TOC)、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优于具有相同填料及植物的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以考察人工湿地演变对有机物的矿化、硝化/反硝化作用、氮及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潜流人工湿地相比,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矿化率(以TOC表示)为1.82 mg·h-1,高于潜流湿地的1.49 mg·h-1;对NO3-去除率为96.8%,高于潜流湿地的58.1%;非生物脱硝去除率为40%,高于潜流湿地的28.2%;演变后对磷的吸附量(以P计)为160 mg·kg-1,高于潜流湿地的140 mg·kg-1,对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有机物的覆盖有利于磷去除;但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硝化作用能力低于潜流湿地.因此,人工湿地演变对其效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33.
634.
本文以郫县的水系图、行政区划和生态环境现状为基础,将郫县农村划分为柏条河流域、沱江河流域和清水河流域3个评估单元,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估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水生生态健康指数(EHI)大小依次为清水河流域(70.95分,为"良好"级)>柏条河流域(66.95分,为"良好"级)>沱江河流域(64.34分,为"良好"级);陆域生态健康指数大小依次为柏条河流域(58.47分,为"一般"级)>清水河流域(51.40分,为"一般"级)>沱江河流域(49.40分,为"较差"级);综合生态健康指数为柏条河流域(63.56分,为"良好"级)>清水河流域(63.13分,为"良好"级)>沱江河流域(58.37分,为"一般"级)。郫县水域水质达标率、水生生物状况(大型底栖动物保持率、鱼类保持率以及特有性或指示性物种保持率)、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和陆域的生态格局(重要生境保持率)等指标的得分和生态健康指数相关系数较高(r均大于0.84)。郫县农村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域内水质连年下降、陆域生态健康状况较差和日益严重的生活污染。本研究工作对科学制定郫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保护和改善郫县农村生态环境,推动郫县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5.
在全省建立实施总量控制为目标的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动态动行体系是因素颇多、错综复杂、工作量大,会遇到许多困难,不易开展,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许可证制度的实施也是与国际接轨的环境管理现代化的举措,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研究更显其紧迫性,它将使大气环境保护的管理模式有一个“质”的飞跃,是“十五”期间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将推动“十五”大气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依据目前管理工作的状况,并针对管理工作的弱点,对我们在建立大气污染宏观控制和管理的动态动行系统,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改变大气环保管理面貌方面的技术支持性成果作了概述,并建议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狠抓实干,加大投入,为建立具有立法性、定量化、制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实施辽宁省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动态运行系统而努力。  相似文献   
636.
粉煤灰制泡沫玻璃江西省萍乡煤碳学校谢建中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排出物,然而却是制泡沫玻璃的优质材料。粉煤灰是多种矿物高分散度单体颗粒的集合体,它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在粉煤灰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轻质粘土并混合后,再添加一定量的气化...  相似文献   
637.
国外油气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引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发达国家在发展油气工业中有关环保管理、环保法规、污染治理的经验,具体涉及到环保的法规建设、组织管理及管理办法、新工艺开发、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现代净化理论和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对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阐述等等,文中还穿插着许多环保实例。油气田环保工作者以此对照我国油气田的具体实际,定能从中找出差距,同时吸取一些有益经验的。  相似文献   
638.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洞口带和内部带分别代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波动,内部带以#21为分界,通过水平对流扩散或累积,使CO_2浓度最大值往前半段平移;(2)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同时受洞腔结构等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和游客活动的影响,以"五一""十一"两个时间段为分界的累积效应表明,游客活动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639.
为探讨改性氧化石墨烯(GO)的性质特征对其吸附放射性重金属铀的影响,将L-谷氨酸(L-Glu)与氧化石墨烯发生亲核反应,从而制得L-谷氨酸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L-Glu/GO)。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 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与铀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铀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铀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p H=4,投加量为0. 2 g/L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铀初始质量浓度为70 mg/L,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309. 36 mg/g。L-Glu/GO的表征结果表明,L-谷氨酸上的氨基进攻GO上的环氧基团并与C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为GO引入了含氮基团,实现了GO的功能化。相比GO,L-Glu/GO的晶体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L-Glu/GO吸附U(VI)后表面更光滑。  相似文献   
640.
蔬菜废弃物基生物炭对铅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蔬菜废弃物(芹菜)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了500℃下的蔬菜废弃物基生物炭,利用SEM扫描电镜、EDS能谱分析、CHN元素分析、FTIR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方法表征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生物炭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00℃下制备的废弃芹菜生物炭孔隙较少,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废弃芹菜生物炭对Pb(Ⅱ)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初始pH值为5、投加量为0.8 g/L、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其最大吸附量为240.5 mg/g,且投加量、初始质量浓度和体系pH值的影响强烈。废弃芹菜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在5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表明其吸附速率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同时吸附速率还受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初始质量浓度越低,吸附过程越先达到平衡。在试验范围内,等温吸附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都适合描述废弃芹菜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