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16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中国大麦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大麦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基础现状,利用位于大麦7个连锁群上不同位置的25对SSR引物对来自国内不同区域的大麦推广和新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在73个大麦品种间均有多态性扩增,每一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在2-6之间,平均为3.92个.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252-0.780,平均为0.569.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大麦产区的皮大麦品种(系)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为0.661-0.767(平均值0.714),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系)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533-0.925(平均值0.699),表明目前国内皮大麦和青稞的遗传多样性均较差、品种遗传背景单一.通过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71水平处,42份皮大麦材料聚为2大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618水平处,31份青稞材料聚为5大类,来源地相同的材料通常聚在同一大类或亚类,材料聚类结果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表明SSR标记具有较好的遗传变异检测能力,对大麦品种(系)间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可为我国大麦育种过程中亲本材料的选择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72.
利用紫外辐射监测资料,结合对流层紫外与可见光辐射传输模式,反演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SSA).敏感性试验和误差分析表明:紫外辐照度对SSA敏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对反演SSA的误差影响最大,波长指数次之,地表反照率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使用该方法计算的珠三角地区的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84~0.99,平均值为0.92,与以往研究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73.
正2013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此举预示着通信技术又将迈入新的阶段。很多人或者都有这样的感觉:3G时代似乎才刚刚走进我们的生活,准4G就已经站在赛道上准备接棒了。通信技术的快速演进着实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其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  相似文献   
274.
饱和砂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不同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3个饱和砂土土样室内试验确定的最大动剪切模量和同一位置现场原位试验确定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相差很大,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上小于现场试验结果,埋藏深的土样相差更大;室内试验的最大动剪切模量与深度符合幂函数规律,且与砂土的密实度有关,与砂土的颗粒成分关系不大。通过工程实例,比较了2种试验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得到了室内试验最大动剪切模量与现场剪切波速的统计经验关系式。该经验关系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5.
催化剂强化脉冲放电治理有机废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增强对有机废气治理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以催化剂协助脉冲放电的新方法对放电条件下的催化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n、Fe等金属氧化物在放电作用下对有机物的降解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二者可使甲苯的去除率由59%分别提高到86%和83%;以陶瓷材料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较好;考察了反应器的结构、电压峰值Vp和催化剂的制各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对不同有机物降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6.
研究了低强度紫外线对活性艳红X 3B溶液的处理效果 ,考察了紫外线波长、溶液pH、起始浓度、催化剂用量、温度及曝气条件对染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36 5nm紫外线 (UV3 65nm)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 2 5 4nm紫外线 (UV2 54nm) ,反应最适pH为 3 0~ 5 0 ,最佳TiO2 投加量为 2 0g/L ,最适温度为 4 0℃ ,通入空气或氧气均能加速活性艳红X 3B的降解。在上述条件下 ,起始浓度为 5 0mg/L的活性艳红X 3B在 1 5 0min内可完全分解  相似文献   
277.
谭晓东  侯炜 《环境》2004,(3):30-31
首次暴发 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的首次暴发使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此后,禽流感病毒在近两个世纪中,不断地侵袭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暴发日趋频繁。这种病毒的肆虐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采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78.
电镀污泥焚烧过程中的热分析以及重金属的迁移规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取一种典型的含重金属危险废弃物电镀污泥,研究了电镀污泥的热特性以及不同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铜(Cu)、锌(Zn)、镍(Ni)和锰(Mn)在焚烧产物中的迁移和排放特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干电镀污泥热重的升温过程中主要有几个失重高峰:100℃,150℃和600℃,其中100℃和150℃主要是电镀污泥中的挥发酚的析出,以及一些有机物质的热解和焚烧,而600℃主要是碳酸盐分解的结果;从能谱分析可知电镀污泥主要由O,S,Al,Ca,Cr,Fe等元素,还有一些次要元素如Mg,Cu,Zn,P,Cl,C组成.升温过程中,非金属元素C和Cl有较为明显的下降,Cr,Fe,Mg在900℃以内变化不大.从迁移规律实验可知,重金属Mn、Pb、Ni和Cu在焚烧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含量逐渐降低,其中又以Ni的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而Cd则正好相反有明显的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279.
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实验装置设计尺寸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管道式可燃气体爆炸DDT的转换进行了理论研究,初步探讨了管道式实验装置设计尺寸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0.
目前国内外测定COD普遍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该法氧化能力强,准确度高,但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