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环境因子对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林立 《环境科技》2006,19(Z1):90-92
介绍了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和释放机理,并对影响沉积物中磷的释放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温度,pH值,溶解氧,沉积物的组成,光照和水动力的影响,认为影响释放的主导因素因地而异;认为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三界面的磷的释放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2.
以《准格尔项目黑岱沟露天煤矿水土保实施设计报告》为例,论述了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场保持设计主要应取的措施,其工程措施是“截”、“拦”、“导”、“整”四步曲,即截上上游的水,拦挡下泄的沙,疏导上面的水,整治坡地后再利用水。  相似文献   
143.
用~(14)C标记直链烷基苯磺酸盐,(~(14)C-LAS),研究了在由塘泥、水草、鱼、螺蛳和溞构成的室内模拟水生态系统中,LAS的降解规律、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积累分布及其与在水中降解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4.
利用造粒流化床技术进行了洗车废水回用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投药量、污泥床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聚合氯化铝(PAC)为凝聚剂,投加量为45mg/L,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g/L,搅拌速度为60r/min,水流速度8m/h的条件下,出水浊度小于2度,COD_(Cr)为28mg/L_(?)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装置运行状态稳定、污泥含水率低,无需浓缩设备,能满足连续处理和间歇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5.
粤港澳大湾区PM2.5本地与非本地污染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之一.虽然大湾区空气质量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湾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定大湾区PM2.5精细化防控策略,需要在识别大湾区各城市PM2.5污染来源的基础上,量化PM2.5本地和非本地贡献及时空变化规律.基于此,本研究首次在大湾区15个站点同步开展持续一年的PM2.5采样和组分分析,并将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与后向轨迹结合,建立一种定量识别PM2.5本地与非本地贡献的新方法.通过对大湾区不同季节所属空气域进行划分,厘清大湾区各城市PM2.5本地与非本地贡献的动态化特征.结果发现,在2015年,大湾区15个站点共解析出9种PM2.5污染源,分别为机动车、重油、老化海盐、扬尘源、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金属冶炼、生物质燃烧和新鲜海盐.其中,二次硫酸盐和机动车是大湾区最主要的两个PM2.5污染源.不同站点非本地贡献占比为51%~72%,表明外来传输是大湾区 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内陆和沿海站点污染源的本地与非本地贡献差异较为显著,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和排放特征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大湾区超过一半的时间处于同一个空气域,而有43%的时间处于两个不同空气域.进一步在每个季节划分空气域,发现大湾区处于两个空气域时,秋、冬季节沿海站点易形成单独的空气域,此时非本地贡献较强(68%~72%);春季内陆站点易形成单独的空气域,此时本地贡献较强(94%).基于对PM2.5本地和非本地贡献变化情况的定量识别,能够为大湾区各城市制定动态的PM2.5排放控制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6.
高压脉冲电晕法治理有机废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介绍了采用高压脉冲电晕法去除乙醇,甲醛,二氧甲灶模拟废气的情况。实验在线一板式电晕反应器内进行,考察了电压峰值,气体浓度,停留时间和含湿量等不同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针对互联网的利弊展开论述,以求在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适应时代要求,更好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服务.  相似文献   
148.
利用稻壳灰与某垃圾电厂产生的飞灰为原料,对飞灰和稻壳灰与飞灰的混合物进行中温热处理,探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稻壳灰稳固化垃圾飞灰重金属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主要产物为CSSF(即Ca10(SiO43(SO43F2)、Ca3SiO5等硅酸盐结晶相,这些物质会包覆重金属,同时,飞灰重金属Pb、Zn、Cu、Cd中相对不稳定的酸溶态和可还原态向更稳定的可氧化态或残渣态转变,使Pb、Zn、Cu、Cd的浸出浓度显著降低;热处理时间延长,稻壳灰添加量增加,会使热处理样中硅酸盐种类增多,结晶度提高,导致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逐渐降低;稻壳灰添加量在2%~4%范围内,经中温热处理样品的重金属浸出浓度较低,添加量过高时(超过6%时),重金属浸出浓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49.
铀矿采冶和加工过程中引起的放射性环境污染的修复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难题,新兴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放射性环境修复中具有潜在的优势。该文实验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植物修复中所产生的富铀植物中的铀。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螯合剂种类、压强、温度、时间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植物中铀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NO_3-TBP作为螯合剂,超临界CO_2流体可以有效萃取植物中的铀,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强20 MPa、温度50℃、萃取时间45 min,铀萃取率达到90.56%。超临界CO_2流体可望回收植物修复中所产生的富铀植物中的铀。  相似文献   
150.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对碱性玫瑰精B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复配了一种无机 有机复合絮凝剂 ,并研究了它对碱性玫瑰精B模拟废水及广州某印染厂实际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该复合絮凝剂对碱性玫瑰精B模拟废水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 ,当投加量为 650mg L时 ,脱色率达 98%以上 ,上清液近似无色 ,具有絮凝颗粒密实 ,污泥量小 ,沉淀速度快等优点 ,且在相同条件下比仅使用无机絮凝剂节省用量 57%。对实际污水 ,当投加量为 40 0mg L时 ,脱色率达到 92 % ,絮凝后污水基本无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