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NaOH改性玉米秸秆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进行NaOH化学改性,制得吸附剂,并分别考察其对原油、0#柴油、97#汽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NaOH质量分数为1%、固液比为1∶20、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玉米秸秆经NaOH改性后对3种油类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22.62%、37.57%和38.50%。对改性前后秸秆主要组成成分和FTIR的分析发现,改性后秸秆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减少了,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增加了;主要存在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中的羧基在改性后显著减少,代表纤维素的醇峰峰值却得到了提升,与改性前后组分变化一致。通过对比分析改性前后玉米秸秆的SEM图像表明,NaOH破坏了玉米秸秆的原始表面结构,使其变得疏松多孔,从而更加有利于秸秆对油的吸附。  相似文献   
82.
深圳近岸海域环境状况近10a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深圳市2000~2011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了深圳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赤潮发生情况和沉积物质量。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状况总体有加重迹象;赤潮发生先降后升,最近几年变化平缓,发生区域以大鹏湾居多。赤潮引发种以甲藻居多,并逐年增加;沉积物东部海域优于西部,质量同样有下降趋势。深圳近10 a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大量陆源污染可能是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三环唑生产废水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高压釜中进行了三环唑农药生产敦水间歇催化湿式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处理高浓度有有毒有机废水是有效的。在试验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0%。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影响最大,铜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4.
85.
2002年3月25日《焦点访谈》节目报道:“应该认证的‘认证’”,披露有些国外认证机构不经我国工商部门批准注册,从事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咨询工作,而且服务差,质量次,扰乱了中国的质量认证工作。这次报道对那些不规范的认证和咨询行为敲了警钟。国家对这些不规范的机构进行了整顿。除此之外,当前,还有一种现象非常值得注意,有的认证、咨询机构和人员为了迎合企业认证的迫切要求,一味  相似文献   
86.
微小小环藻对双酚A的富集与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优势藻种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对BPA的生物富集与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微小小环藻对BPA具有较弱的富集能力,当BPA浓度为6.00、8.00、10.00 mg·L-1时,藻细胞在16d时分别达到最大富集量0.01、0.13、0.14 mg·g-1和最大生物富集系数(BCF)0.15%、1.18%、0.16%.微小小环藻对BPA亦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浓度为6.00、8.00、10.00 mg·L-1的BPA在16d内分别有22.39%、36.44%和10.28%被藻降解,日平均生物降解量分别为0.08、0.18和0.06 mg·L-1.  相似文献   
87.
红树林区污水对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深圳福田红树林沼泽进行生活污水排放对藻类种群结构及污染生态影响的研究。在海水退潮时,将生活污水排入红树林区,调查藻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当污水排入红树林后,大部分藻类不能适应生境的剧变而死亡,只有少数适应性强的种类可以存活。以扁圆囊裸藻(Trachelomomas curta)、裸藻(Euglena spp.)、线性棒条藻(Rhabdoderma lieara)、鱼腥藻(Anabaena comstricta)为典型污染指示种类。放污水前后,底栖藻类生物量总量(叶绿素T)不呈现显著差异。近海水域藻类基本为自生地藻类,以硅藻(Bacillariophyta)为优势类群。藻类主要根据季节更替而出现种类季节演替及生物量的季节波动。污水排放对近海藻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红树林具有净化、吸收污染物的功能,但必须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88.
珠江三角洲典型过程VOCs的平均浓度与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秋季VOCs在相对污染与清洁情况下的日变化特征.污染情况下的VOCs质量浓度可达清洁情况下的2.2倍,污染富集的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丁烷、戊烷、丙烷、乙炔、乙烯等物种.自然排放的异戊二烯具有早晚浓度低而白天浓度高的日变化规律,体现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征;而人类活动污染排放的甲苯其日变化规律基本反映了气象条件与污染源排放日变化的影响,在相对污染情况下早上出现明显的污染富集,午后出现污染低值.反应活性较强的物质主要是烯烃(反式-2-丁烯、异戊二烯、顺2-戊烯)与芳香烃(间对-二甲苯、甲苯);烯烃的质量百分比最低,却占最高的化学反应活性百分比.  相似文献   
89.
谭芬芳 《环境与发展》2020,(4):71-71,73
本文主要从施工周边环境与结构层次、光污染与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扬尘污染的处理方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如何防治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0.
为筛选NaCl胁迫对葡萄影响的主要指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