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55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钢材混酸酸洗中NO_x与酸雾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康宁 《环境工程》1995,13(3):30-33
采用硝酸与其它酸的混合酸对特殊钢进行表面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NOx和其它挥发性酸雾,是冶金企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金属酸洗过程中以投加化学抑制剂的方法控制NOx污染,同时以水洗涤、吸收的方法治理其它挥发性酸雾,是治理这种污染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抑制法控制NOx的基本原理,模拟试验的方法以及综合治理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2.
综述了大塑性变形法制备块体纳米材料的发展、常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大塑性变形法制备块体纳米材料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塑性变形法的实际应用,指出了目前大塑性变形法在制备块体纳米材料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3.
硫酸盐还原——甲烷化两相厌氧处理工艺中的回流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宁  秦祥田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3):38-40,45
以硫酸盐还原—产甲烷两相厌氧新型工艺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气提塔出水的回流比的操作选择十分关键。根据、电离平衡理论及最佳工艺条件要求(液相中的C_L(H_2S)≥208mg/L,c(S~(2-))≤500mg/L)推导出估算回流比的模型为[Bc_0(SO_4~(2-))/1500-1]/η≤R≤[Bc_0(SO_4~(2-))(1.49×10~(pH-7) 1)~(-1)/588-1]/η。以该模型为依据处理SO_4~(2-)浓度为10000mg/L合成废水时,得到总COD去除率和总硫酸盐还原率分别为92.6%和97.6%。  相似文献   
374.
断裂构造的分形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总结了断裂构造分形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可以定量描述断裂分布的复杂性和构造演化的成熟度 ,它是断层数量、规模、发育程度、组合方式及动力学的综合体现。断裂的分形结构特征与流体流动、油气运移成藏和矿床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断裂的分维值越高 ,断裂连通性越好 ,越有利于流体流动汇聚和矿床的形成。此外 ,还可以从活动断裂的分形分析来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及其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进行地震预测。文中总结了目前断裂分形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法以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75.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红树林植物秋茄湿地系统,系统包括1年生秋茄苗、底泥和潮汐海水,分别用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的人工制备的城市污水每周定时、定时对模拟系统污灌2次,持续1年。用以研究营养污物N在系统中的分配循环及被净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系统中的污水N主要留存在土壤中,留存在植物中只有一小部分,4个处理污水浓度组植株中N元素周转期衣次为4.1年、4.9年、5.3年和4.3年,比20龄的秋茄群落N周期  相似文献   
376.
以石灰石和石灰为脱硫剂的镁强化FGD过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文寿  谭天恩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01-1003,1016
目前石灰石和石灰仍是湿式烟气脱硫(FGD)的2种主要脱硫剂。因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其利用率和脱硫率等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亦有差异。为了分析这种差异,依据旋流板塔镁强化石灰石/石灰FGD实验结果,研究得出了脱硫率等随操作参数变化的拟合方程,计算了不同浆液pH值下石灰石和石灰的利用率,对比分析了相关方程的导数。结果表明,镁强化石灰FGD过程的脱硫率因入口气体SO2浓度的增大而下降的幅度小于镁强化石灰石的过程;在设备条件等相同的情况下,为实现高效净化,镁强化石灰石FGD过程的操作液气比大于镁强化石灰的过程;石灰的利用率随浆液pH值的降低而提高的幅度较小,而在保证脱硫率的前提下,降低操作pH值则可有效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77.
建材工业氟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迄今国内外就砖瓦、陶瓷、搪瓷、水泥及玻璃生产等建材工业氟污染的控制技术 ,并重点介绍了德国为控制该类氟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8.
分析了信息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及信息服务的内容、任务以及信息服务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79.
就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理解和执行GB/T13201-91、GB3095-82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0.
以封闭溶腔环境和非封闭溶腔环境下的岩盐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率积分法,在修正沉陷预计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溶腔环境下岩盐矿区的地表移动变形和土地损毁结果。封闭溶腔环境下沉陷预计参数的修正引入等价采高模型和水砂充填开采模型,非封闭溶腔环境下沉陷预计参数的修正引入等价采高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溶腔环境下的预计结果的最大值存在显著差别,地表移动变形结果值取决于溶腔封闭性。在封闭溶腔环境下,岩盐矿区的下沉、倾斜、水平变形、水平移动和曲率的最大值分别为400 mm、0.35 mm/m、0.55 mm/m、180 mm和0.001 1 mm/m2,损毁范围内的农用地均属于轻度损毁;在非封闭溶腔环境下,岩盐矿区的下沉、倾斜变形、水平变形、水平移动和曲率的最大值分别为6 500 mm、0.6 mm/m、9.5 mm/m、2 800 mm和0.02 mm/m2,损毁范围内的农用地受轻度、中度和重度损毁的面积分别为1 095.70 hm2、148.44 hm2和107.78 hm2。通过对比,封闭溶腔环境下岩盐矿区的地表移动变形结果小于非封闭溶腔环境下的地表移动变形结果,在非封闭溶腔环境下岩盐开采可能造成大范围的土地损毁,岩盐矿区土地损毁预防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溶腔的完整性和封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