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可模仿或拮抗天然激素与核受体结合,干扰核受体的同源或异源二聚,进而通过共调节因子的招募调控转录活性,最终引起内分泌干扰效应.目前研究主要针对EDCs与核受体的结合过程,忽视了其对核受体二聚化过程的影响,而该过程的阻断可直接导致转录失活.EDCs对于不同核受体二聚化的影响不同,只有激动剂EDCs能够促进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同源二聚化,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与具有激动或拮抗活性的EDCs结合后都可诱导ER二聚体的形成,但二聚化类型不同.通过检索ToxCast和Tox21数据库发现多达227种EDCs可以诱导ER二聚化,相比于ERα-ERα同源二聚体(6.09% ~7.38%的活性率),EDCs更易诱导ERα-ERβ异源二聚体(11.25% ~12.22%的活性率)和ERβ-ERβ同源二聚体(10.02% ~11.69%的活性率).EDCs也能够差异性诱导其他核受体如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与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形成的异源二聚体,不同类型的二聚体对于研究EDCs转录活性的生理学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报告的参考化学品研究发现,相比于配受体结合活性,二聚活性与转录活性之间有着更好的相关关系.本文从EDCs介导的核受体二聚化转录机制、二聚化与转录活性间的关系以及二聚化研究方法三方面,总结EDCs对核受体二聚化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理解EDCs的分子作用机制,推进化合物的内分泌干扰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2.
水环境容量的定量计算是实现水环境精细管理的前提,但相关参数在无充分资料的中小流域较难获得,其变化的难以确定给水环境容量求解带来较多不确定性.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网水质模型计算可以求解部分参数,提升水环境容量计算精度.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代表性区域——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  相似文献   
303.
珠三角空气质量暨光化学烟雾数值预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排放源模式(SMOKE)和大气化学模式(CMAQ),耦合本地排放源清单,建立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该套模式系统对清洁、污染过程的一次、二次污染物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冬季,能见度和PM_(2.5)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76和0.78。O_3和NO_x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4和0.61。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效果没有明显降低。夏季,在2个典型光化学过程中,O_3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NO_x分别为0.57和0.64。在相关的边界层气象因子中,地表通风系数和能见度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达0.71。混合层高度、地面风速、比湿和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0、和-0.37。在灰霾过程中,PM_(2.5)占PM_(10)的质量浓度为78%。在气溶胶质量权重中,硫酸盐所占的比重最高,占PM_(2.5)权重达到33%,元素碳为18%,有机碳为14%,铵盐为5%,硝酸盐仅为1%。灰霾过程的二次气溶胶的质量权重比清洁过程的大。  相似文献   
304.
不同结构有机磷在(氢)氧化铝表面的吸附与解吸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4种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磷[甘油磷酸(GP)、葡萄糖六磷酸(G6P)、三磷酸腺苷(ATP)和肌-肌醇六磷酸(植酸,IHP)]在无定形Al(OH)3、勃姆石和α-Al2O3等3种(氢)氧化铝表面的吸附解吸特征,并探讨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单位质量(氢)氧化铝对有机磷最大吸附量顺序为:无定形Al(OH)3>勃姆石>α-Al2O3,这与矿物的结晶度和表面异质性有关.除IHP在无定形Al(OH)3上的吸附外,有机磷在(氢)氧化铝表面的吸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减小:GP>G6P>ATP>IHP.而无定形Al(OH)3对最大分子尺寸的IHP吸附量却远大于其他有机磷,这是由于IHP表面络合物转化成了表面沉淀,大大促进了吸附.吸附动力学表明,有机磷吸附起始经历快速吸附阶段,极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吸附量,随后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慢吸附过程,无定形Al(OH)3对有机磷的起始快速吸附密度最大,不同有机磷在铝氧化物表面的起始快速吸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呈反比.KCl和柠檬酸对有机磷的解吸能力取决于磷化合物和勃姆石的表面亲和力.KCl初始解吸率大小顺序是:G6P(10.53%)>GP(6.91%)>ATP(3.06%)>IHP(0.8%).柠檬酸对有机磷的最大解吸率是KCl的4~5倍.KCl对磷的解吸过程经历了几个小时的快速解吸后达到最大解吸率,随后是慢速的扩散再吸附,解吸率反而逐渐下降.对IHP,除扩散再吸附外,表面沉淀也促进了再吸附.因此,有机磷与(氢)氧化铝界面发生较强的专性吸附反应,其分子结构和尺寸以及矿物的结晶度和晶体结构等是影响有机磷的界面反应和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5.
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重要分支,立足于解决我国科研、教育以及国防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建设等对古气候、古环境以及大陆环境变化观测方面的数据需求,进行古环境数据的整合、集成、模拟、资料再分析以及二次挖掘。本文主要介绍了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的搭建背景、主要功能、数据内容、应用范围及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306.
文章对废旧电路板(WPCBs)加热拆解过程产生的颗粒物、颗粒物所富集的重金属(Sb、Zn、Cr、Pb、Cd、Cu)与多溴联苯醚(PBDEs)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拆解过程中排放的PM_(10)颗粒物总浓度、颗粒态重金属总含量、颗粒态∑_(39)PBDEs含量分别为2 243μg/m~3、33.53μg/m~3、9 535 ng/m~3。PM_(2.5)细颗粒占释放颗粒物的63%,其中0.4~0.7μm粒径段的颗粒物浓度最大。PM_(10)中各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SbPbZnCuCrCd,其中Sb和Pb的排放浓度分别为21.86μg/m~3和6.74μg/m~3。Pb、Cd、Cu的质量中值直径(MMAD)2.5μm,主要分布于细颗粒,而Sb、Zn、Cr集中于粗颗粒。PBDEs的排放以四溴联苯醚为主,占78.68%。∑_(39)PBDEs的MMAD值1,低溴代PBDEs主要集中于细颗粒,而高溴代PBDEs主要吸附于粗颗粒。对WPCBs加热拆解过程产生不同粒径颗粒中重金属和PBDEs的分布特征研究,为颗粒物的污染控制和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7.
碱性溶液的脱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25℃下实验测定了不同初始pH值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脱硫量随pH值的变化关系;推导出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脱硫量计算公式。在25℃下由公式计算出的脱硫量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最大绝对误差小于1mmol/L)  相似文献   
308.
钙基物料在砖坯烧制过程中固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添加适量钙基物料抑制制砖中氟的逸出,对固氟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试验分析了钙基物料粒径、微孔结构、碱金属盐添加剂、制砖工艺对固氟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添加钙基物料的工业应用试验,砖存氟率由约25%增至70%以上,且对砖制品质量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09.
通过实验筛选出对炼油废水处理效果好的复配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DAI,GD112)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配合(即复配絮凝剂PAC+DAI,PAC+GD112)处理炼油废水时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絮凝剂(PAC,DAI或GD112)的处理效果要好得多,其具有适应性广、投加量小、浮渣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10.
双碱法烟气脱硫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石灰和石灰石作再生剂,研究了双碱法烟气脱硫过程中脱硫液的再生液的脱硫量。在实验用间歇操作的搅拌反应器内,用石灰作再生剂时,再生反应在2min内即可基本完成;如用石灰石作再生剂,经过170min后,反应仍在缓慢进行,但再生30-40min即可满足工程应用对脱硫量的要求。再生液的脱硫量随钠离子浓度和初始pH值(再生时间)的升高而增大。当钠离子浓度大于500mmol/L、初值pH值水于7时,再生液的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