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31.
谭万能 《环境》2012,(7):40-44
20年前,世界各国首脑首度聚集巴西里约热内卢,在那里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谈判和协商.里约,也因此成为近20年来,一系列环境谈判和磋商的起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正是在里约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缔约国会议,就是近年来为大众所熟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相似文献   
432.
水环境容量的定量计算是实现水环境精细管理的前提,但相关参数在无充分资料的中小流域较难获得,其变化的难以确定给水环境容量求解带来较多不确定性.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网水质模型计算可以求解部分参数,提升水环境容量计算精度.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代表性区域——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网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一维河...  相似文献   
433.
利用气提式反应器研究硝化过程中的亚硝酸积累现象,并在运行6个月后将其与一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相连接,研究硝化反硝化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硝化部分,当进水氨氮浓度>98mg/L,游离氨(FA)为1.07mg/L时,亚硝态氮浓度开始逐渐上升,亚硝化率(NO2--N/NOX--N)>50%。实验条件下氨氮污泥负荷为0.53kg/(kg·d)时,氨氮去除率较高且亚硝化率最大,但当污泥负荷达到0.85kg/(kg·d)时,氨氮去除率降低。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中形成明显的颗粒污泥,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即C/N>3),最终出水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34.
基于ANN 的SBBR 短程硝化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验室中短程硝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并结合自适应学习率,在MATLAB 语言环境下建立了进水NH4+-N﹑DO﹑温度以及外加碳源与出水NH4+-N 和NO2--N 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关系,确立了相关的动态模型.结合最优化网络模型运行参数,对样本进行仿真学习,仿真输出值与实际值的拟合程度相当高,最大误差仅13.8955%.通过权重分析,探究了各输入因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价值贡献关系,进水NH4+-N 和温度对短程硝化过程表现出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5.
旋流板塔镁强化石灰脱硫过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旋流板塔为吸收器进行镁强化石灰脱硫的实验研究,测定了脱硫率、浆液pH值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考察了硫酸镁浓度的影响,并利用实验数据计算了石灰利用率.与单用石灰脱硫对比,添加硫酸镁可明显提高脱硫率;对具有2块板的旋流板塔,硫酸镁浓度为0.2mol/L时,脱硫率从45%提高到60%以上.为保证较高的脱硫率,pH值宜控制在6.0~7.5.由于硫酸镁能促进石灰的溶解,减缓pH值的下降,因此又可提高石灰利用率;适宜条件下,0.2mol/L硫酸镁强化时可提高石灰利用率5%(所加石灰为基准)以上.  相似文献   
436.
为了评价清洁能源政策对济南市采暖季PM_(2.5)质量浓度及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影响,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2016年采暖季)和2017年11月—2018年3月(2017年采暖季)济南市区清洁能源政策实施前后两个采暖季分别采集PM_(2.5)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得到了PM_(2.5)中的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F~-、Cl~-、NO_3~-、SO_4~(2-)、Na~+、K~+、Ca~(2+)、NH_4~+)的质量浓度,并对PM_(2.5)不同污染等级水溶性离子进行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清洁能源后,济南市采暖季的污染等级从轻度污染变为良,PM_(2.5)日均质量浓度从98.34μg·m~(-3)降到83.48μg·m~(-3),达标率上升了15.42%;(2)8种水溶性离子的总质量浓度从90.78μg·m~(-3)降到了67.72μg·m~(-3),对比两年采暖季各离子的质量浓度发现,实施后除污染天K+和Na+的质量浓度有所增长外,其余离子质量浓度均比清洁能源使用前要低;(3)NO_3~-、SO_4~(2-)、NH_4~+(SNA)在水溶性离子中占比最高,能源政策实施后,SNA的质量浓度降低了12.32%-31.71%;实施后SO_4~(2-)的占比降低,NO_3~-占比升高,NO_3~-是最主要的二次污染离子;(4)两年采暖季的硫氧化率SOR、氮氧化率NOR值均大于0.1,说明NO_3~-、SO_4~(2-)主要来自于大气中NO_2和SO_2的二次转化,随着污染等级的升高,SOR和NOR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重度污染下,由于NO_2对SO_2的氧化反应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SOR是清洁天的2倍;(5)采用清洁能源前后阴阳离子电荷当量(AE/CE)分别为0.76和0.96,PM_(2.5)整体从弱碱性恢复到中性。清洁能源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各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减小了PM_(2.5)质量浓度,改善了颗粒物的酸碱性,提高了采暖季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437.
生物除磷系统的聚磷微生物种群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的聚磷菌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聚磷菌所涉及主要菌群的菌属分类情况及其生物特性,阐述了EBPR系统内聚磷菌微生物学研究的各种分离鉴定技术的特点,包括传统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染色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现代分子及其扩展技术及组合技术等,并分析了各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以Accumulibacter为主的聚磷菌形态学和代谢特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聚磷菌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38.
土地供应计划对房价的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在借鉴四象限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剖析了土地供应计划对房价的传导机制,并通过构建住房市场的存量-流量模型,利用湖南省2010-2013年14个市(州)的市本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供应计划对房价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应计划的实施影响开发商预期,预期效应引致开发商的投机行为,进而对房价产生显著负影响,保障性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及供地计划实施率对房价产生显著负影响且影响强度不同,土地供应计划供地结构对房价的贡献大于计划实施率,该结论可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供地计划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从单个因素分析,开发商的预期效应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大于消费者预期效应对房价的影响;综合各需求面和供给面的因素分析,需求面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大于供给面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上一期住房存量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439.
用CuO-Ce/Al2O3为催化剂超声协同非均相类Fenton催化氧化去除苯酚,考察了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pH值,超声功率,不同工艺条件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及催化剂使用过程中铜的溶出情况.通过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SEM(扫描电镜)、BET(Brunauer-Emmett-Teller)表征了催化剂使用过程有无超声的表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在pH值6.0,H2O2浓度1650mg/L,催化剂用量3.5g/L,功率500W的条件下,苯酚模拟废水去除率为99.65%,不同工艺去除苯酚的能力顺序为US/H2O2/CuO-Ce/Al2O3,H2O2/CuO-Ce/Al2O3,US/CuO-Ce/Al2O3,US/H2O2,US.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径孔容、活性组分表面含量是影响催化剂活性性能的重要原因,超声作用能够加速活性组分的溶出,但同时延缓比表面积、碳沉积、孔体积的恶化过程.  相似文献   
440.
气候变化对我国丹顶鹤繁殖地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大熵模型,结合大气环流模型和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A2和B2气候情景,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繁殖地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A2和B2气候情景下,气候变化将导致丹顶鹤的繁殖适生区域不断缩减,核心分布区域向西和向北移动,其中东北3省的栖息地变化明显,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将成为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认为我国急需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丹顶鹤分布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湿地的人工补水和湿地恢复等工作,以利于丹顶鹤繁殖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