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472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南海北部拥有陆架?陆坡体系中最不稳定的峡谷群沉积环境,不仅是海洋有机碳沉积区域,更是陆架和深海之间物质传输的通道。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采集一统峡谷和东沙群岛海域陆坡的上层沉积物样品(0~30 cm),研究其有机碳含量和红外光谱吸收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探讨陆坡环境有机碳的迁移和沉积规律。结果表明,一统峡谷上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由坡上、坡中至坡下逐渐降低,依次为1.14%~2.02%、1.01%~1.46%和0.60%~2.15%;东沙群岛海域陆坡上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为0.52%~1.35%;4个站位有机碳的垂直变化不具有相似性。研究区域上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吸收呈现500~1500 /cm、2300~2500 /cm和3400~4000 /cm 3个集中出峰区;一统峡谷坡上沉积物中有机物红外光谱吸收特征与坡下相近,吸收强度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坡中沉积物中有机物红外光谱吸收强度随深度变化不显著;东沙群岛海域沉积物中有机官能团的红外吸收率在中间层次出现突然增加的现象。研究区域峡谷沉积物中有机物主要由相邻峡谷坡上通过滑坡碎屑流直接运移到坡下,在坡中难以稳定存留;坡中沉积物中有机物被不断扰动而上下混合,其组成的垂直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72.
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释放过程受到海洋水动力、环境因素、海床沉积物特性及生物扰动等条件的影响,引发的二次污染作用周期长,而且对水体环境、沿海娱乐活动及海洋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都会造成影响。为加深对该释放过程的认识,本文阐述了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释放机理,重点分析了海床液化失稳对该过程的影响机制,总结了石油类污染物释...  相似文献   
73.
74.
以SCT 1084-2006《磺胺类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为依据,制作无(NS)、低(LS)、中(MS)和高(HS)剂量磺胺甲啊恶唑(SMZ)的饲料,通过8周的养殖试验(前4周投喂SMZ饲料,后4周投喂无SMZ饲料)、16S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来研究养殖过程中不同剂量SMZ的使用对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2、4、6和8周时运用16S rRNA和生物信息学测定分析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显示:(1)不同剂量SMZ投喂下对养殖水体细菌的生物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影响,中、高剂量效果显著,停止投喂SMZ饲料后显著性差异消失、差异程度降低;(2)不同剂量SMZ投喂时均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其中NS群落和LS群落差异弱于与MS和HS群落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停药4周后仍存在;(3)SMZ的抑菌和细菌耐药作用显著改变水体菌群从门至属的物种组成,SMZ主要诱导了变形菌门下β-变形菌纲中的某些参与氮循环相关的细菌(如:Candidatus_Branchiomonas和12up),同时抑制了一些致病菌(如: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等);(4)SMZ对水体细菌群落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功能分配和抑制其功能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饲料拌喂SMZ不仅会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改变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且有一定的延续性;此外,在SMZ的选择压力下一些与脱氮相关的菌成为明显的优势种,可能会对养殖池塘的氮循环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简要介绍了 F_(81)、F_(835)、F_(838)、F_(881)和F_(882)的定义及测试方法,并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F 值是薄钢板的成形性优劣性指标,具有方向性。其中,F_(81)在评定不同板厚、不同冲压级别的薄钢板成形性能时,显得更为敏感;而F_(83)系列(包括 F_(881)、F_(882)),由于采用同一结构形式的公式,只是因 A 的测试方法不同,对 F 值有微小的影响。F_(88)测试方法简便、准确并易于实现自动化,具有在大生产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6.
热经济学就是研究(火用)(热力学状态参数)成本及其在工程经济上的应用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一、热经济学的产生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合理地利用和节约能源就成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最初,人们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能量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不少问题,然而,随着节能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能量不仅有数理的多少,而且还具有质  相似文献   
77.
虽然道南膜技术(DMT)已经成功用于土壤/溶液中多种重金属自由态离子浓度的测定,但DMT技术测定Hg的形态尚未解决.采用DMT测定Ca(NO3)2溶液体系中Hg化学形态.实验结果表明,Hg在阳离子交换膜内的吸附除静电吸附外还存在结合力更强的化学吸附,Hg在阳离子交换膜内扩散成为Hg跨膜传输受阻的主要因素,限制道南膜技术用于Hg形态测定.Hg2+和Hg(OH)2都表现出在阳离子交换膜上的强烈吸附,供端(Donor)Hg损失达50%以上.缩短试验时间至8h以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g吸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大量的Hg滞留在阳离子交换膜内,在计算受端(Acceptor)Hg浓度时引入滞留系数补偿供端Hg的损失,较好地预测了Ca(NO3)2溶液体系中Hg的化学形态.  相似文献   
78.
娄雪宁  周丽萍  宋丹  杨荣  龙峰 《环境科学》2016,37(1):391-396
利用前期研发的倏逝波全光纤免疫传感系统,使用间接竞争免疫模式对双酚A(bisphenol A,BPA)进行了定量分析,其检测灵敏度可达0.2μg·L~(-1),线性检测区间为0.3~33.4μg·L~(-1).重点考察了乙腈和正己烷两种常用有机溶剂对双酚A免疫传感分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有机溶剂对免疫传感分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正己烷含量高达10%都不会对双酚A免疫传感分析产生明显影响,而乙腈的影响比较大.当乙腈含量较低时,可用于双酚A的定量检测;而当乙腈含量较高时,可完全抑制均相溶液中抗体抗原之间的亲和反应,不能用于双酚A的定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乙腈取代了一部分结合在抗体表面的水分子,导致抗体构象改变或者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变化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9.
选取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生物尼罗罗非鱼作为受试生物,将其置于氯咪巴唑含量为2.00ng/mL的水体中暴露7d,考察氯咪巴唑在罗非鱼体内不同部位(鳃、肝脏、胆汁和血浆)的吸收和清除动力学过程,比较了氯咪巴唑在鱼体内不同部位的吸收和清除动力学速率.罗非鱼暴露于氯咪巴唑水溶液3d后,鱼体鳃、肝脏、胆汁和血浆中的氯咪巴唑达到最高浓度,分别为2.91ng/g,33.7ng/g,4.84ng/mL和2.58ng/mL;结束暴露3d后,氯咪巴唑在鳃、胆汁和血浆中的稳定浓度低于方法检测限,在肝脏中的稳定浓度为1.28ng/g.鱼体鳃、肝脏、胆汁和血浆中氯咪巴唑的吸收动力学常数ku分别为0.069,0.813,0.286和0.136h-1;清除动力学常数ke分别为0.033,0.029,0.082和0.060h-1;半衰期t1/2分别为21.1,23.9,8.51和11.6h.氯咪巴唑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清除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r2范围为0.75~0.98.氯咪巴唑在鱼体鳃、肝脏、胆汁和血浆中的稳态生物富集系数对数值logBCFss分别为0.50,1.56,0.72和0.45,低于氯咪巴唑在野生罗非鱼体内的富集系数.  相似文献   
80.
为实现烟气中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某热电厂燃煤锅炉采用低氮燃烧运行方式。通过试验研究,对SCR脱硝技术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超低排放改造脱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为热电厂燃煤锅炉优化运行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