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91.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大面积垦殖已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影响.2005~2007年每年5~10月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对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水稻和大豆田进行了观测,目的是阐明沼泽湿地垦殖为农田对地表水分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垦殖前后潜热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变化特征,但其最大值当湿地垦殖为水稻田后增加了14%~130%,当垦殖为大豆地后在2006年增加了3%~77%,而在2005年和2007年发生干旱时降低了25%~40%.植被叶面积指数差异是造成不同系统潜热通量日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沼泽湿地垦殖为农田没有改变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但是当垦殖为水稻田后潜热通量明显增加,5~10月水稻田日平均潜热通量较沼泽湿地增加了38%~53%,这主要是由于净辐射和叶面积指数增加所致.相比之下沼泽湿地垦殖为大豆地后潜热通量的变化与降水密切相关,土壤水分亏缺时降水量是控制大豆地水分蒸散的主要因子,这导致干旱的2005年和2007年大豆地日平均潜热通量较沼泽湿地减小了11%~17%,而在降水充沛的2006年大豆地蒸散量较沼泽湿地蒸散量增加了22%.生长季(6~9月)内水稻田总蒸散量较沼泽湿地增加了24%~51%,大豆地总蒸散量在2005年和2007年较沼泽湿地减少了19%~23%,而在2006年增加了19%.总之,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开垦种植水稻或大豆蒸散量发生明显变化.稻田潜热通量高于湿地;大豆田潜热通量在降水充沛的年份高于湿地,但在干旱年份则低于湿地.这与净辐射、叶面积指数和降水量等蒸散量主控因子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2.
采用水溶液沉淀法制备了MgO/CeO2混合载体,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相应Au/MgO/CeO2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表征反应,考察了载体的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AAS、XRD、XPS和TPR表征,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载体的结构对催化剂的活性有一定影响,CeO2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Mg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不明显;XPS和TPR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均含有氧化态的金,并且和催化剂活性相关,说明Auδ(+0<δ<3)是催化剂的活性相组分。  相似文献   
493.
分析了我国管道工程项目HSE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组织管理理论,提出了以业主为核心、EPC为主体、PMC为业主的延伸和细化的西部管道工程HSE一体化总体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94.
使用室内水平土柱吸渗法测试了西北某粘土矿水动力弥散系数,根据测定的土壤中含水量动态数据,计算了非饱和粘土的水动力弥散系数,并建立了该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与质量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95.
壬基酚对斑马鱼精巢组织及性激素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壬基酚(NP)是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影响鱼类的生殖和发育.为了解NP影响鱼类精巢发育的分子机制,将成年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暴露于不同浓度(0、125、250、500μg·L-1)NP下21d,用常规组织学方法研究试验鱼精巢组织结构的变化,并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496.
通过设置水平隔板强化水力扩散作用,提高了普通混凝反应器的混凝效果;比较了改良与普通混凝反应器对某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在相同的pH值、速度梯度、混合及絮凝时间、沉降时间以及相同的混凝剂种类及剂量下,改良混凝反应器对CODCr、总磷(TP)及浊度的去处效果都优于传统的混凝反应器;当达到相同的CODCr,TP和浊度的去除率时,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分别可以降低25%~50%,20%~30%,20%左右,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可见改良后的反应器通过改善水力条件、增强传质作用,强化了原水和混凝药剂的混合作用,改善了混凝处理效果,提高了各污染物的去处率,给污水厂及再生水厂混凝沉淀工艺的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97.
本文针对大型储罐桩基群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配重堆载阶段,配重平台上方高处作业人员无安全绳锚固点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通过增加起重机、增加安全绳锚固横梁、混凝土配重块改造3种改进方案,为此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或消除桩基堆载阶段的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8.
以"十一五"期间李沧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中SO2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五年间SO2浓度的月、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对SO2浓度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李沧区SO2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月际变化呈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污染较严重,夏季污染较轻。通过对产生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99.
通过EQ3/6程序对Pu在几种高盐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进行模拟,发现Pu主要以Pu(Ⅳ)、Pu(Ⅴ)的形式存在.通过静态法实验测定了Pu(Ⅳ)、Pu(Ⅴ)在砂土中的分配系数Kd,比较了Pi(Ⅳ)、Pu(Ⅴ)在砂土介质中不同的吸附行为,并对高盐地下水中Pu吸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Pu在高盐地下水环境中的存...  相似文献   
500.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不同海拔的椴树(Tilia miqueliana Maxim.)种群进行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群落内以中龄树个体数为最多,小树次之,成年树个体最少。随着海拔的增加可以看出:小树(d≤5 cm)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少,中树(5 cm20 cm)的规律不明显;椴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25 m内)有密切关系,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倾向于非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15 m或25m的某临界尺度时却倾向于随机分布,同时空间关联变得微弱。随着海拔的增加,各物种聚集分布的尺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种间关系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间的正相关尺度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