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 一九八四年八月,在莫斯科将召开第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现将大会中有关讨论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的分组内容介绍如下: C11: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 召集人:V.L.Barsukov(苏联);M.H.Grünfelder(瑞士);B.Hitchon(加拿大) C11·1·1:地球化学旋回及控制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分布的自然规律 内容包括: 化学元素的地球化学旋回的规律及地壳、海洋和大气圈的演化;地壳的化学结构模型及控制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92.
北京市大气飘尘中酞酸酯的污染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报道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飘尘中酞酸酯的污染。在1982—1983年的冬、夏两季中,酞酸二正丁醇(DNBP)和酞酸二异辛酯(DEHP)的浓度变化是:对照区、居民区、商业区夏季高于冬季,而工业区则相反。本文还对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岩石中的原始丰度、分布的形式和方式、地质作用过程中迁移的规律性(分散和富集)——是由其原子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4.
本文用高压液相色谱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技术定性鉴别了尿样中芘、苯并(k)萤蒽和苯并(a)芘的存在,并用标样进行了定量测定的研究。芘、苯并(k)萤蒽和笨并(a)芘在尿样中的回收率分别为60%、90%和80%;标准偏差为4.7%、17%,检测限为0.77ng、0.05ng和0.06ng。对吸烟者尿中这三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为芘53.3ng,苯并(k)萤蒽3.7ng、苯并(a)芘4.7ng;而对照组的尿样中,苯并(k)萤蒽和苯并(a)芘的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  相似文献   
95.
呼和浩特学生尿中1—羟基芘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对呼市小学生及对照点草原牧民尿中的1-羟基芘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两地区大气颗粒物及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市区小学生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采暖季节高于非采暧季节;且显著高于对照点的浓度;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与空气中全态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化合物芘或BaP有很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
为了保证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足够的稀有元素原料基地,这就决定了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广泛范围。稀有元素依其本身的结晶化学性质,可明显地将其分为两个组:易富集的元素和分散的、几乎不形成其独立矿物的元素,这一观点近来已被接受。 我所提出的地壳中0.001%的假定含量介限作为稀有标准,也包括象银、砷等尽管在地壳中含量低,  相似文献   
97.
<正> Ir和其他地壳中亏损的亲铁元素,当海相微体古生物灭绝时,在同一地层层位上形成了异常高的富集,据古生物灭绝所确定的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限大约为距今65到67百万年。这种地球化学异常在世界范围内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物中均已发现。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异常是由于一个成份可能相当于碳质球粒陨石、直径为10公里的球外物体冲击地球而引起的。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的冲击假说指出:在其他发生大量灭绝事件的地层中也可发现球外物体冲击  相似文献   
98.
本文叙述了水样中痕量硫酸根的测定方法。此法系基于硫酸根离子和溴化2—(口白)啶胺在一种玻璃膜上反应形成不溶性的硫酸二(口白)啶胺(PDA)_2SO_4。过量的溴化物用甲醇层析洗脱。和硫酸根结合的有机胺用浓硝酸处理后转变为颜色很深的2—氨基—4,6,9三硝基(口白)啶。此黑色化合物可在酸性溶液中于420nm或在碱性溶液中于550nm处检测。  相似文献   
99.
<正> 去年访日期间,有机会与著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家增田彰正教授(东京大学化学系)及其学生田中刚博士(日本地质调查所)一起讨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问题。他们向我们介绍了最近他们研究的一种新的地质年代学测定方法——La-Ce 法。La-Ce 法的基本原理是 La 的放射性同位素~(138)La(丰度为 La 的0.089%)通过β-衰变,转变为~(138)Ce,放出γ射线,能量为789KeV(千电子伏);而通过电子捕获,~(138)La 转变为~(138)Ba,放出能量为1436KeV 的γ  相似文献   
100.
城市重污染河道水质及底栖附泥藻类生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苏州市古城区南园水系的水质和藻类1a的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质污染主要以NH_4~+-N和TN的严重超标为特征,最大超标倍数可达到5倍以上[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水作为基准];经镜检,底栖附泥藻类共34种,种类数以硅、绿和蓝藻类占优势,其数量和生物量极高,达到2 145.5×10~4个/mL,生物量3.524 mg/mL,远高于相同点位浮游藻类监测结果,数量和生物量以硅藻和蓝藻占绝对优势;各门藻类在各河段中分布极不均匀,优势种群多属异养型或两型营养特征,且与河道的污染特征有较密切关系,这些典型藻类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中的两栖颤藻(Oscillaria amphibian),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中的小环藻(Cyclotella sp.)、直链藻(Melosira sp.)、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舟形藻(Navicula sp.)、菱形藻(Nitzschia sp.)、异极藻(Gomphonema)等.其数量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生物量则为:冬季最高,春、夏、秋相对较低,且变幅不大.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重污染河道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