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我厂加氢精制装置的加氢生成油原设计用水、碱洗工艺,以除去溶解于油中的硫化氢,使生成油腐蚀合格。为了改善操作环境,简化加氢工艺,降低碱和新鲜水的消耗,减少排污。后改用气提塔脱除硫化氢代替水碱洗。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取得比较良好的结果。在处理南阳或南阳与江汉混合的焦化汽柴油时(含硫量<3000ppm),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介了在高压电器设备中的放电作用下,SF6绝缘气体可能产生的各种分解产物及其转化:重点论述了这些产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用浸渍法制得硝酸铁/活性炭粉催化剂,通过吸附法将催化剂吸附到碳毡上制作Fe/C催化剂碳毡空气阴极电极.通过改变初始活性炭粉投加量和硝酸铁浓度,考察了两者对以垃圾渗滤液为燃料的MFC产电性能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对不同硝酸铁浓度下自制阴极电极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最佳催化条件下考察了装置运行稳定性;并对不同进水COD浓度下同步产电和污水净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粉投加量或硝酸铁浓度的增加,MFC产电性能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活性炭粉投加量为1 g且硝酸铁浓度为0.25 mol.L-1时,电池性能最佳,功率密度为4 199.8 mW.m-3,表观内阻为465Ω;在硝酸铁和活性炭粉最佳比范围内,MFC的内阻和功率密度分别随着催化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和增加;循环伏安测试进一步表明,硝酸铁浓度为0.25 mol.L-1时放电容量最大,且性能稳定;在最佳催化条件下,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增加,MFC产电性能增加,功率密度达5 478.92 mW.m-3,同时COD去除量也增加,最大为1 505.2 mg.L-1,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最大达89.1%.  相似文献   
14.
在流动注射测定挥发酚的过程中,会出现基线不稳、噪声信号增加、流量不稳定、准确度和精密度降低等现象,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溶液有气泡、流通池pH、冷却水温度、到阀时间、周期时间等因素均会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通过研究,对检测时间条件及前处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在调整流通池pH到9.8~10.2、设置到阀时间为350 s、周期时间为200 s,并且将试剂脱气方式调整为氦气脱气后,测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石汕工业部环办为进一步解决好炼油厂的氧化沥青尾气的污染问题,于八○年十一月三日至六日,在荆门炼油厂召开了为期四天的氧化沥青尾气焚烧技术座谈会。这是炼油系统为解决大气污染召开的第一次技术性的专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石油部环办、炼化司、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科学院环化所、全国环保情报网、炼油环保协作组、有关局、地区环办以及石油化工系统有关设计院、炼厂等共二十五个单位的三十七名代表。会议就氧化沥青尾气的污染危害和治理现状及今后进一步提高治理水平进行了认真的发言。  相似文献   
16.
UBAF两种挂膜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复合式接种挂膜与自然挂膜两种挂膜方式进行比较,对两种挂膜方法下生物膜生长及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指标的去除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接种挂膜可以加快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7天后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启动时间比自然挂膜的UBAF滤柱缩短了7天,且该方式的一级C柱启动时间短,COD处理效果较好,二级C/N柱更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和固定,NH3-N去除率达到73.2%。  相似文献   
17.
18.
生物塔滤——生化曝气二级生化处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处理场的抗冲击能力和操作灵活性,尽管入口污水 COD高达500~1000mg/L,但仍能达标排放。2年的运行表明,该工艺具有能耗低、易操作、运行平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静态对比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对污泥的溶胞作用,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活性污泥具有灭活、溶胞性能,每g干污泥中,二氧化氯最佳的投加量约在10.0 mg,反应时间应控制在40 min以上。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PAC-MBR组合工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冬天的低温条件,考察了15℃、20℃、25℃自然温度对PAC—MBR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膜污染速率随着温度的下降呈现加剧趋势,15℃与自然温度的TMP之差随膜污染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20℃和25℃与自然温度TMP之差均随着运行时间而增加;加温后的PAC—MBR上清液COD明显高于自然温度下的上清液COD,但是经过膜过滤后,出水COD相差无几,20℃和25℃的上清液氨氮明显低于自然温度,而出水则无明显规律。温度对微生物,特别是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