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城市污泥填埋场填埋气集气井收集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考察了城市污泥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以下简称污泥渗透系数)对集气井影响半径的影响、集气井抽气负压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规律、填埋气的经济收集年限。结果表明,当抽气负压为25000~30000Pa时,污泥渗透系数分别取1.04×10-7、2.60×10-8、1.04×10-8m2/(Pa.s)时,集气井的影响半径分别为10.0~11.0、6.0~7.0、5.0~5.5m,过小的污泥渗透系数会严重影响集气井的集气效率,因此污泥渗透系数最好不应小于1.00×10-8m2/(Pa.s);随城市污泥填埋时间的增加,集气井抽气负压总体呈指数型降低趋势,从第8年起,抽气负压由起初的25000Pa降低到5000Pa以下,此时CH4产率约为2kg/(m3.a),到第20年时CH4产率接近于零,故从城市污泥填埋后第8年起,对填埋气继续进行收集的意义已经不大。  相似文献   
162.
分析了餐厨垃圾酸化过程中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及含水量等参数的变化,考察了酸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产氢情况,并探讨了调节初始pH对酸化餐厨垃圾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的酸化是一个前期极为快速的过程,经过1d的酸化,新鲜餐厨垃圾的pH就从6.0左右下降到4.5左右,而后pH缓慢下降,经过5~6 d的酸化,pH下降到4.0以下;餐厨垃圾酸化过程中,产生的VFA主要是异戊酸,其浓度变化与VFA的浓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酸化时间为1、3、4、5、6d的餐厨垃圾体系产生的氢气的最高体积分数呈递减趋势,产氢量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初始pH对酸化餐厨垃圾体系的产氢影响是很大的,调节到相同初始pH的不同体系,产氢的结果可以相近.因此,pH是酸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氢过程中必须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3.
采用水泥基复合剂连续序批式处理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不仅可使出水达《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规定的渗滤液排放二级标准,而且成本低廉.为了避免堵塞,采用间歇式可渗透反应墙处理渗滤液生物处理尾水.填充水泥+CaCO3+CaO2(3者质量比为2:1:1)的可渗透反应墙,由于能持续产生·OH,对...  相似文献   
164.
经生物处理后垃圾渗滤液尾水的CODCr约在500~800 mg/L,此类CODCr除部分为有机物外,还含有大量还原性无机类物质,因此不适合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进行深度处理。本研究在投药量较低的情况下,采用水泥、NaAlO2和Ca(ClO)2等物质联合作用,取得较好的尾水CODCr去除效果(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机理研究表明:渗滤液尾水CODCr的去除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方面为常规的氧化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特殊的水化作用,可去除部分还原性无机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5.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腐殖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垃圾的腐殖质组成和光密度,考察了填埋垃圾的腐殖质组成和光学特性随填埋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埋龄在1~14 a间的填埋垃圾中腐殖质组分的有机碳绝对含量的波动幅度很大,而腐殖质组分相对含量具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腐殖质总可提取率和wHA/wFA比值分别随填埋龄增加呈线性下降和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填埋垃圾腐殖质光学特性研究表明,填埋垃圾可提取腐殖质和富里酸组分的E4/E6比值随填埋龄变化无明显关系,而胡敏酸的E4/E6比值则随填埋龄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因此,填埋垃圾腐殖质的总可提取率、wHA/wFA比值以及胡敏酸组分的E4/E6比值可有效地表征填埋垃圾和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6.
对上海市老港填埋场封场6-10年矿化垃圾中的胡敏酸(HA)进行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封场时间的矿化垃圾中HA的荧光光谱均为宽带峰型,pH值对HA荧光光谱的影响较小.而且随着矿化垃圾封场时间的加长,荧光特征峰波长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67.
针对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填埋龄为10年的矿化垃圾,选择了滚筒筛作为分选手段,并对其运行工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出来的垃圾中可利用的细料占39%,可回收物质占22%,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同时确定了实验用滚筒筛筛分矿化垃圾的孔径为40mm,最佳运行条件是v/V(v为滚筒实测转速,V为滚筒极限转速)为0.51-0.60、角度为4.5°-6.5°。  相似文献   
168.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上海老港填埋场1991年填埋单元渗滤液和各处理工艺出水渗滤液,水样经过不同孔径膜微滤和超滤后,比较了各自COD值和UVA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样COD浓度愈低,与其对应的UVA相关性愈好.由于有机物的组成不同,对应的特征吸收范围存在差别,因此,不同渗滤液的UVA与COD的关系也不同.渗滤液中的胶体物质对COD值有贡献,微滤和超滤系统使渗滤液中的胶体物质被截留,COD值减小,测定得到对应的UVA值也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69.
铁在黄河底泥上吸附-絮凝-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黄河底泥对水体中总铁的吸附,并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对吸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河底泥对总铁的吸附过程中,pH值和底泥的浓度均会对吸附量产生很大影响.在其特征pH值吸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量相应增加.同时,在特定的pH值和底泥浓度下,随着总铁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也相应增加;而在总铁初始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泥浓度的增加,水体中平衡吸附量减少.结果还表明,絮凝剂的加入,可使黄河底泥对总铁的吸附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水体中总铁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0.
研究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含酚废水的工艺参数.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在经过驯化后,形成了稳定的微生物系统,反应床对有机酚具有较高的去除率.有机酚的去除率受湿干比影响较大,随着配水速率的提高,反应床对有机酚的去除率逐渐下降,配水速率大于0.342 cm/min时,去除率急速下降.在进水有机酚质量浓度为20 mg/L,连续配水时间6 h,湿干比为1∶8,配水速率为0.254 cm/min的条件下,反应床出水可达到或接近国家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