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8篇 |
免费 | 265篇 |
国内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67篇 |
废物处理 | 38篇 |
环保管理 | 172篇 |
综合类 | 956篇 |
基础理论 | 20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8篇 |
评价与监测 | 117篇 |
社会与环境 | 58篇 |
灾害及防治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51.
753.
车用清洁燃料LPG,CNG,LNG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广明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0,(3):36-39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和措施。以及车用清洁燃料LPG、CNG、LNG的适用范围、优越性和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城市发展燃气汽车的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754.
土壤环境的盐渍化演变过程是盐渍化其它过程研究的基础。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干旱绿洲区选择大麦(Hordeum vulgare L.)作物地不同盐渍化阶段农田为研究对象,并以非盐渍化农田作为对照,探讨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随盐渍化程度的加剧,土壤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沙粒含量趋于增加,黏粒含量趋于减少,粉粒含量在重度和极重度盐渍化阶段完全消失。表土层土壤容重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但土壤温度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2)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氮含量呈波动式降低趋势,而速效磷含量呈波动式增加的趋势。与未盐渍化农田相比,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减少了14.03%、26.26%、42.01%、48.03%;19-08%、35.63%、46.84%、56.88%。(3)随盐渍化程度的加剧,盐分表聚现象明显,除 HCO3-外,Na+、Cl-、K+、Mg2+、SO42-、全盐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与未盐渍化农田相比,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盐渍化农田土壤电导率、全盐,SO42-,Na+含量分别增加了31.42%、74.42%、203.95%、693.58%,6.56%、96.38%、86.36%、414.86%,5.23%、114.58%、104.00%、430.32%,31.46%、145.22%、345.11%、1797.70%;HCO3-下降了-11-31%、2.02%、3.75%、10.94%。(4)土壤电导率、全盐、SO42-、Ca2+、Cl-、Mg2+、K+、Na+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正负相关性,与黏粉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正负相关性,与土壤电导率、全盐、SO42-、Ca2+、Cl-、Mg2+、K+、Na+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这说明,在农田盐渍化过程中,随盐渍? 相似文献
755.
756.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基于缓释肥料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显著降低,穗粒数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了8.36%。侧条施肥技术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氮素的表观损失量。侧条施肥各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在39.1~67.8之间,显著高于FP处理的23.7。FP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高达174.2 kg·hm-2,侧条施肥各处理表观损失量在23.2~61.9 kg·hm-2之间。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因素,基于缓释肥料的侧条施肥技术是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57.
758.
以封闭性水体上海崇明岛赢东村南湖为对象,从2010年8月到2011年9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观测,分析了2种不同形态水体(线型水体和面型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和浮游植物生物量,探讨了水体形态对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型水体的紊动较弱,在水温适宜时更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而面型水体的紊动相对较强,浮游植物生长受到一定限制;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在封闭性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消过程可能是引起水体营养盐含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封闭性水体的水体形态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及营养盐浓度存在较大影响。鉴于此,在进行景观水体规划、设计及城市河道改造时,应该在水体形态的选择上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759.
760.
海绵铁转化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绵铁的还原性及其表面疏松多孔的特性,研究其转化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各项性能.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海绵铁粒径、固液比以及共存离子对硝酸盐转化效果的影响,对转化产物和溶出的总铁量进行分析,并通过动态试验研究了接触时间和进水NO3- -N浓度对硝酸盐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2.5时,海绵铁的粒径越小,硝酸盐的转化率越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固液比,有利于硝酸盐的转化,试验最佳的固液比(以每毫升硝酸钾溶液中投加海绵铁的质量计,g/mL)为1.0:25.0;溶液中存在的Cl-和SO24-在一定程度上对硝酸盐的转化有抑制作用.产物分析表明,NH4+-N是硝酸盐转化的主要产物,转化产物中NO2--N浓度很低,同时有一部分气体产生.动态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接触时间为7.7 min;增加进水NO3- -N浓度,硝酸盐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