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曝停时间比对间歇曝气SBR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温条件下(20~25℃),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1#、2#、3#,研究了不同曝停时间比(3:1、3:2、3:3)对亚硝酸盐氮积累、亚硝化稳定性、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单元停曝时间所占比例越大,即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启动速度越快,三者分别经35,30,29d实现了亚硝化的启动;稳定运行阶段,三者的氨氮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0.57,0.48,0.40d-1,曝停时间比越小,则氨氮去除负荷越小,COD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区别;1#运行至第82d时,亚硝化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3#仍能稳定运行,因此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抑制NOB的增殖,维持亚硝化的稳定,且污泥沉降性能越好,越有利于抑制丝状菌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32.
独头巷道中利用可控循环风通风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3.
防毒面具指采用过滤方法,将空气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去除后用于呼吸的一类防护用品,其构成主要是面具部分和过滤元件部分,有些产品还用呼吸管连接面具和过滤元件。面具分全面具和半面具,过滤元件分防毒、防尘和尘毒复合防护(参见图1和图2)。任何防护都是有限的,防毒面具也不例外。它不适合任何缺氧环境,因为它不产生氧气,其防护性能往往取决于过滤的有效性和面罩的密合性。虽然人们对防毒面具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但仍然无法发明出适合所有有害物的过滤方法,因为过滤材料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面罩的作用是将有害环境与过滤后的洁…  相似文献   
134.
US/O_3/TiO_2/UV氧化处理苯胺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US/O3/TiO2/UV氧化技术处理模拟苯胺废水,考察了各种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技术组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S单独使用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需要与其它技术联用;纳米TiO2/UV对苯胺废水的降解速度较慢,停留时间需保证纳米TiO2与废水污染物的充分接触,并且需要对纳米TiO2膜及技术参数进行优化以保证光催化的效果;技术组合中有O3时,COD的去除率有很大的提高;比较而言,US/O3/TiO2/UV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采用US/O3/TiO2/UV技术处理苯胺废水时,苯胺废水浓度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下降;废水pH值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轻微下降;随反应的进行,废水pH值会向4~6的区间靠拢;臭氧浓度要适中,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处理效率的下降;在优化条件下,该技术组合处理苯胺废水20min时的COD去除率达85%以上,60min时则达到96%。  相似文献   
135.
1 环保信访现状1.1 面广量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随之而来的对环境污染的信访投诉也急剧增加,涉及到水、气、声、渣污染的各方面,尤其是对废气、噪声污染扰民现象的投诉居高不下。1.2 处理被动一些地方环保工作人员较  相似文献   
136.
石油开采等行业被《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列为重点监管行业,然而油田行业开放性区域尚无明确的布点规定,建议考虑环境敏感点以及油田开采、运输、处理整个工艺流程,合理布设采样点位。文章以某油田作业区为例进行取样分析,污染状况评估,得出油田行业土壤污染规律,建议油田企业按照“井场-输送管线-转油站-处理站”的流程进行布点、取样、定期重点检测特征项石油烃,以便及时发现土壤污染情况,并通过加强管控,有效防治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137.
河口湿地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盐水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碳矿化潜力的影响,以闽江河口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泥浆厌氧培养与气相色谱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置高频率盐度梯度的盐水入侵情景模式,对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碳矿化潜力(以CO2产生潜力表征)及其环境调节因子进行连续3周的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处理下土壤pH值均低于对照处理(0),氨态氮(NH4+-N)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且随盐度增加而增加,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盐度25‰、30‰处理下高于对照处理,SO42-含量在盐度20‰、25‰、30‰处理下高于对照处理;(2)随着时间的变化,厌氧培养第1周CO2产生潜力显著高于第2周和第3周(p<0.05),不同盐度处理CO2产生潜力差异较大,表现为低盐度(0.5‰~10‰)促进和高盐度(15‰~30‰)抑制作用,盐度10‰~15‰可能是影响土壤碳矿化转变的重要转折点;(3)不同盐度处理下C...  相似文献   
138.
半干旱区沙尘天气对0010~10 μm沙尘气溶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WPS粒子谱仪对内蒙古朱日和背景天气及沙尘天气的气溶胶数浓度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天气背景下沙尘气溶胶数浓度及谱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在背景天气和沙尘天气下,0.010~0.020,0.021~0.100,0.101~1.000,1.001~2.500 μm等粒径段的气溶胶数浓度差别较大;沙尘天气对各粒径段,尤其是大于1.0 μm的气溶胶数浓度影响较大,沙尘暴过程中1.001~2.500 μm粒径段的气溶胶数浓度约为背景天气的35倍;各粒径段气溶胶数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的日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受气象要素的影响较大. 对沙尘气溶胶谱分布的分析可知,沙尘暴发生前后1 h的沙尘气溶胶谱型均符合Lorentz分布,背景天气下同时段的沙尘气溶胶谱型也符合Lorentz分布;沙尘天气下沙尘气溶胶谱型在沙尘暴发生前1 h的主峰值比背景天气高1个数量级,沙尘暴发生后1 h的峰值半径明显移向大粒子.   相似文献   
139.
<正>策划人语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关口,是应急处置的第一现场,是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的前沿阵地,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0.
采用SBR反应器在缺氧条件下培养颗粒污泥,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组成以及反硝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缺氧颗粒污泥的湿密度为1.003-1.021 g/cm3;VSS/SS在54%-68%.低于一般的好氧和厌氧颗粒污泥;颗粒沉速在8.4-108 m/h,高于普通活性污泥;颗粒污泥表面主要为短杆菌,细菌排列紧密,颗粒表面不平整,内部细菌较少,主要为杆菌,并且分布不连续.颗粒表面和内部均存在孔隙和空穴.缺氧颗粒污泥反硝化活性很好.NOx-N的最大比消耗速率(N/VSS)达到了0.092 mg(m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