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海湖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雅然  车霏霏  付正辉  许野  李薇 《环境科学》2022,43(6):3037-3047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闭口咸水湖.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湖泊受人为活动影响不断增加,引起广大学者关注.为了深入了解青海湖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情况,在调查Zn、 Cu、 Pb、 Co、 Ni、 As、 Cd和Cr这8种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对其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来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青海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除ω(As)(13.21 mg·kg-1)和ω(Cd)(0.21 mg·kg-1)超出环境背景值1.13倍和1.53倍,其余6种重金属均不同程度低于环境背景值,从空间分布来看,除As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极为相似,高值主要分布在湖泊西北部及151码头附近;(2)除Cd外其他7种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而Cd主要以生物有效态形式存在,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潜在生物毒性;(3)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沉积物中Zn、 Cu、 Pb、 Co、 Ni、 Cd和Cr的来源以自然源为主,As的来源则受到农业生产等人为因素影响;(4)根据潜在风险分析结果,青海湖沉积物重金属整体处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但...  相似文献   
52.
对夏季与冬季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竺山湾、梅梁湾、贡湖湾和南太湖)上覆水的砷含量及水质参数进行调查,运用多元分析技术分析砷的空间与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与水质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部湖区(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湾)水体中总砷(TAs)、砷酸盐[As(Ⅴ)]、亚砷酸盐[As(Ⅲ)]及甲基砷(MMA+DMA)的平均含量(2.58~3.34、1.37~2.34、0.53~0.64和0.16~0.36μg·L-1)均高于南太湖(1.73、1.10、0.31和0.10μg·L-1),显示了砷在太湖北部与南部的空间分布差异.此外,夏季TAs、As(Ⅴ)、As(Ⅲ)和甲基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0、2.06、0.73和0.25μg·L~(-1),均高于冬季(1.78、1.10、0.30和0.17μg·L~(-1)),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因子分析与冗余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总磷(TP)、总铁(TFe)和叶绿素a(Chl-a)是影响太湖水体砷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其中,TP、TFe与太湖水体中TAs和As(Ⅴ)的分布存在显著正相关;Chl-a含量对As(Ⅲ)和甲基砷的分布有显著影响,推测浮游植物(Chl-a)对砷还原和生物甲基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3.
硫代硫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洪彬  车林静 《山东环境》1998,(6):21-21,29
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实验中,需使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要求使用前要对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但我们在监测实践中发现硫代硫酸钠溶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深度没有明显变化,我们查阅其它有关文献(1)(2),均未提及使用前需要标定。那么硫代硫酸钠溶液到底稳定性如何?是否需要临用前标定呢?我们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设计以下实验加以验证。1实验部分1.1实验原理引起硫代硫酸钠分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与氧反应ZNa2S2O3+O2=2Na2SO4+2S↓(2)与二氧化碳反应Na2S2O3+C…  相似文献   
54.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Triton X-100淋洗菲污染砂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TX100)及其混合表面活性剂(SDS-TX100)对菲污染砂土的柱淋洗作用.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000、1750、2500和3250mg·L-1,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SDS∶TX100(S∶T)分别为1∶1、1∶2和1∶4.结果表明,单一SDS对土柱中菲的淋洗曲线规律不明显,呈锯齿状波动;TX100和SDS-TX100对土柱中菲淋洗规律明显,随淋洗液孔隙体积数增大,淋洗液中菲浓度呈先增大,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淋洗液中菲浓度峰值增大,所需淋洗液的累积孔隙体积数减小.在淋洗液累积孔隙体积数相同时,同种表面活性剂对菲的去除率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呈正相关;TX100和SDS-TX100对土柱中菲的去除效果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和配比有关,且均远远大于SDS.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00、1750和2500mg·L-1时,TX100和SDS-TX100对菲的累积去除率均可达95%以上,但SDS-TX100所需的累积孔隙体积数小于TX100;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3250mg·L-1时,5种表面活性剂(SDS、TX100、S∶T=1∶1、S∶T=1∶2和S∶T=1∶4)对菲的累积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70.8%、99.9%、99.9%、98.7%和99.2%,而TX100所需的累积孔隙体积数最小.在表面活性剂淋洗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时,表面活性剂种类、浓度和配比等因素对修复效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5.
通过回顾深圳建设项目环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在对环评机构和环评编制人员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实施效果,分析主要问题,建议调整和更新指标,区分行业和规模,完善监督体系,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56.
水葫芦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在室内模拟天津市南排污河水的流动状态和水质情况,研究水葫芦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木质素、合成洗涤剂有很强的净化力;对有机氯农药(γ-六六六、p、p′-DDE)也有一定净化功效。其中木质素的净化效率为97.40%,净化负荷为0.749g/kg(干)·d(五天,静态)。洗涤剂的净化效率为83.94—92.59%,净化负荷为0.062—0.111g/kg(干)·d(4—5天,静态);而在动态情况下,净化效率为72.37—85.02%,净化负荷1.98—4.15g/kg(干)·d。  相似文献   
57.
晋陕蒙接壤地区能源基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晋陕蒙接壤区能源基地战略为例对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接壤区能源基地战略进行了回顾性地分析和评价,然后对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和环境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战略实施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8.
石油烃降解菌在高温高盐环境中的生理特性及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石油烃降解菌的生理特性及耐温、耐盐机制,介绍了国内外在高温高盐含油污水生物处理以及在高温高盐油藏的微生物采油方面应用石油烃降解菌方面的研究进展。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在高温(地温120℃)、高矿化度(10×104mg/L)的油藏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增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9.
大气细菌粒子与飘尘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光散射气溶胶粒子计数器,在北京西单和丰台对大气细菌粒子与飘尘粒子的浓度和浓度分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气细菌粒子的日平均浓度为2.882个/l,浓度分布是从第6级至第1级逐级增大;飘尘粒子的平均浓度为149464个/l,浓度分布是从0.5~32μm依次减小:大气细菌粒子浓度与≥2.0μm的飘尘粒子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0.
长白山西坡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长白山西坡旅游资源的特征,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主要旅游景区(点)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指出旅游开发的优越条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长白山西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