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可拓学的物元理论和熵原理,构建了煤体注水难易性评价的可拓物元模型,引入熵权法确定煤体注水难易性的权系数。选取裂隙发育程度、孔隙率、煤体湿润边角、煤的硬度和饱和水分增值五个指标作为评判因子,并确定煤体注水难易性分级标准和指标阀值范围,即构建了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利用建立的模型对五个工程实例进行综合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评判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吻合良好。因此,可拓学评价方法应用于煤体注水难易性评价是可行的,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具有计算简单、便捷实用,易于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针对矿用注浆封堵材料的缺点,如黄泥灌浆材料容易产生裂缝,堵漏风效果差,罗克休、膨胀水泥等材料价格昂贵、含挥发性溶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注浆堵漏材料,该材料以水泥为基料,添加减缩剂、聚丙烯纤维、水玻璃、增稠剂。通过试验测试了不同水固比下浆体的粘度、流动度、凝结时间、结石率等性能参数,并利用电镜扫描对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进而确定最佳水固比。研究结果表明,抑制煤炭自然发火注浆堵漏材料的最佳水固比为1:1.4;当聚丙烯纤维的掺量为0.25%,水玻璃的掺量为2.5%时,结石体的微观结构紧致,裂隙较小,满足堵漏风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高康乐  邱鹏  逯博特  李红  王海东 《环境工程》2015,33(12):159-162
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循环水系统的管理大部分采取的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水处理专家管理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循环水系统管理中,很好地解决了钢铁企业循环水水质、加药、水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水处理专家系统在钢铁企业的应用,提高了循环水系统运行管理的效率,节省了钢铁企业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保证了循环水系统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44.
采用离体细胞测试技术,研究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的细胞毒性作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试验结果显示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对CHO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590 mg·L~(-1)、281 mg·L~(-1)。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暴露可导致CHO细胞膜损伤,并且诱导细胞活性氧的产生。经不同浓度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作用24 h后,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受到抑制;染毒浓度较低时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激活势,染毒浓度过高CAT酶活性受到抑制。研究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氯乙烯类污染物诱导氧化应激可能是其产生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复杂难采高瓦斯煤层简易放顶煤开采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分析淮南矿区复杂难采高瓦斯煤层简易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自然发火时空特点基础上 ,提出建立一套预测、预报、预防和充分准备灭火的防灭火体系 ,并阐述了预测、预报、预防的实施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淮南矿区 ,成功地开采了数个简易放顶煤工作面 ,综合防灭火技术取得了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6.
针对水上施工船舶临时用电线路在使用中不安全的特点,对其致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进装接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7.
为了治理金川公司火力发电厂燃烧煤产生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采用硫化钠脱除二氧化硫工业烟气工艺,试验证实该工艺脱硫率高并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相似文献   
48.
采空区三维漏风路径示踪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F6示踪气体探测技术,对Y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三维裂隙场漏风路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示踪气体在采空区内发生弥散,采样点采集到的示踪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呈先快速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规律,具有拖尾现象;距工作面155 m范围内,采空区裂隙带上部漏风速度较小,示踪气体体积分数高,裂隙带下部及冒落带漏风速度较大,示踪气体体积分数低;155 m后,冒落带、裂隙带下部和裂隙带上部示踪气体体积分数相差不大;采空区漏风路径是经顶板裂隙绕流后下降至冒落带的曲线渗流路径.  相似文献   
49.
松散煤体温度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存在高温热源时的松散煤体温度场分布规律,针对难以直接在井下采空区进行试验研究的情况,在地面建立试验煤堆进行松散煤体温度场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存在高温热源时的松散煤体温度场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散煤体温度场分布与热源强度、时间、距离、水分与漏风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受热源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松散煤体中随距热源的距离增大温度呈负指数曲线分布,且衰减较快;松散煤体中距煤壁表面较近的位置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温度波动较大,内部达到一定深度(>0.3 m)的测点即可消除由此带来的影响;位于热源上方的测点较在热源同一水平面上的测点温升更快;煤体中含有水分时,水分热湿迁移过程的存在会对松散煤体中部分位置的温升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生物修复技术削减途经土壤中的硝态氮是一种环境友好且生态效益高的方法。构建了含不同填料的A (土壤)、B (土壤+木屑)、C (土壤+木屑+蜡样芽孢杆菌)、D (土壤+木屑+土著反硝化菌) 4种渗透反应柱,将从土壤填料中筛选出单株具有良好反硝化性能的土著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p.P10)和来源于湖泊底泥的反硝化菌蜡样芽孢杆菌分别接种至渗透反应柱,探究土著反硝化菌对巢湖流域同源水稻田土壤填充渗透反应柱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反应柱中接种土著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p.P10可缩短反应柱去除NO3--N的启动时间,填料为土壤与木屑的B柱对NO3--N去除率可达96.05%。接种土著反硝化菌的D柱出现了NH4+-N积累现象,B、C、D柱中积累的[NO2--N]均低于2.4 mg·L-1。在30 mg·L-1和50 mg·L-1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