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49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粤港两地跨界污染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同属于珠江河口地区.其陆地、河流和海洋相连,具有相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条件。两地不仅在经济上柏互依存,在环境问题上也休戚相关。例如,两地的饮用水源都是珠江,珠江水量与水质变化,特别是水质状况,将影响两地的淡水供应;两地的生活、工业、农田和饲养场排出的废水和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两地交界河流和海区,影响交界水体的水质、海洋、渔业和人体健康;两地火电厂几乎集中在珠江口沿海.排出的烟尘、二氧化硫和多环芳烃等,在珠江口低空和高空扩散,不仅造成大气污染相互影响,而且形成酸雨,损害整…  相似文献   
162.
稻壳发电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种植是目前我国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牡丹江农垦分局是水稻大局,稻壳综合利用是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利用稻壳发电技术解决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3.
邓岳  李亚娟  李丽 《交通环保》2003,24(Z1):133-135
根据三门峡至灵宝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对其试营运期的交通噪声影响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4.
氰戊菊酯和锐劲特对原生动物群落的联合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氰戊菊酯和锐劲特两种农药被广泛用于茶树、果树、水稻、蔬菜等的病虫害防治,它们同时出现在同一环境中的机会非常多,但有关两种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复合毒性效应却未见有研究报道.与单种生物毒性试验相比,群落级生物毒性试验对毒物胁迫的反映更具环境真实性.以PFU在天然淡水中采集到的原生动物群落为靶生物,研究了氰戊菊酯和锐劲特2种农药对淡水原生动物群落的毒性效应,对于水生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特殊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2种农药单独存在时对原生动物群落的48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5 93mg·L-1和35 83mg·L-1;2种物质以等毒性比(单一LC50的比值)混和,进行联合毒性试验研究,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进行评价,其AI值为0 9,表现为协同作用.氰戊菊酯和锐劲特进入水环境后,将使水环境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原生动物种类数减少,群落结构变得简单.在所有种类中,纤毛虫受损最大,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5.
针对电絮凝处理污水过程中极板易发生钝化影响电絮凝效果的问题,采用倒极方法消除了极板钝化,并通过SEM和EDS,定性、定量分析不同反应时间段极板的表面形态和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表面钝化层成分及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絮凝处理压裂废水中Al阳极钝化层的主要成分是Al_2O_3,阴极钝化层的主要成分是CaCO_3;倒极后的阴极板表面Al_2O_3含量在20 h内由48.94%下降到18.73%,阳极板Al_2O_3含量由11.87%降低到9.28%,这表明倒极能有效消除Al_2O_3氧化膜对极板钝化的影响;对于Ca~(2+)含量较低的压裂废水,倒极使CaCO_3的吸附量控制在0.01%~0.34%,可有效控制极板钝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6.
鲁静  李梦娟  葛明桥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1):2722-2735
针对聚酯降解产物的回收再利用问题,采用Fe~(2+)对活性炭进行浸渍改性,并用于聚酯降解产物的脱色。通过比表面积测定、TG分析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时Fe~(2+)浓度、超声时间及煅烧温度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官能团以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了Fe~(2+)对活性炭的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在Fe~(2+)浓度为1.224 mol·L~(-1),超声时间为4.93 h,且无煅烧的条件下,改性活性炭对染料的平均脱色率最高,可达93.483 5%,可在2 h内实现对聚酯降解产物的完全脱色,且其吸附容量比未改性活性炭提高了1.8 mg·g~(-1)。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动力学实验,发现二者的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90 5、0.997 1及0.999 3、0.999 7。这说明染料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为均一单层分布,吸附过程中包含化学反应。使用Fe~(2+)对活性炭进行浸渍改性后再对聚酯降解产物进行脱色,不仅能提高活性炭对染料的脱色效率,还能提高对其对染料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67.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与部分反硝化菌(Thauera)形成厌氧氨氧化与部分反硝化耦合处理模拟城镇污水中的氨氮(NH_4~+-N)与硝氮(NO3--N),考察不同NO3--N/NH_4~+-N比对耦合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及最佳NO3--N/NH_4~+-N比下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和脱氮的途径。结果表明:在COD/NO3--N为2.5、NH_4~+-N浓度为20~40 mg·L~(-1)的条件下,NO3--N/NH_4~+-N比在0.8~1.6的范围内均可实现部分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且当NO3--N/NH_4~+-N比为1.2时,耦合效果最佳,对应的NH_4~+-N、NO3--N及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92.85%、99.68%和96.42%;厌氧氨氧化菌在耦合系统中的活性稳定在(4.62±0.44)mg·(g·h)-1(以VSS计),且与反硝化菌存在协同竞争关系,进水NO3--N的84.3%由厌氧氨氧化途径去除,15.7%由异养反硝化途径去除。  相似文献   
168.
环境试验作为考核产品相关性能的技术手段,保护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则需要试验室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产品防护进行了论述,分别为:试验过程品质防护、产品试验阶段多余物防控和产品静电防护的三大论块。分别论述了相关论块对产品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试验过程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9.
岩体裂隙面的形貌特征直接影响其渗流特性,为了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采用劈裂法制备了单裂隙砂岩试样,进行了裂隙面扫描分析和渗流试验,基于分形维数在定量表达不规则曲线形貌特征方面的优势,提出了考虑裂隙面形貌各向异性特征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矩阵理论的裂隙面综合分形维数,相当于用矩阵网格去覆盖整个裂隙面,可以较好地反映裂隙面的整体形貌特征;(2)裂隙面的形貌特征对其渗流特性影响显著,随着裂隙面综合分形维数逐渐增大,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而且侧向应力越大,渗透系数的减小趋势越明显;(3)分析建立了裂隙岩样渗透系数kf与裂隙面综合分形维数■的相关关系,验证分析表明,该公式计算得到的裂隙岩样渗透系数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0.
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全球碳循环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光谱特征能快速识别DOM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特征。研究针对几种原料(苹果枝、橘子枝、花生壳、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在同一热解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释放的DOM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类生物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生物炭;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5种生物炭DOM的芳香性组分含量均较少,腐殖化程度较低,亲水性组分占主导;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秸秆类生物炭DOM的荧光组分物质含量高于木质类和壳类,且各荧光组分含量占比中可溶性微生物降解产物和类胡敏酸比例最高;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表明,5种生物炭DOM光谱特征相似,含有丰富的有机官能团(如羧基、酚羟基等)或半醌自由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