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281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高效生活污水净化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无污泥排放,无需专人管理的高效生活污水(含粪便)净化槽。该装置采用了厌氧--好氧流程来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造价略高于化粪池。试验表明:装置在污水停留时间为18h时(略低于传统化粪池),出水CODcr值小于120mg/L,COD去除率大于90%,BOD5去除率大于95%,出水水质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散型高浓度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502.
离子液体[omim][PF_6]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omim][PF6]为C、N、P营养源驯化活性污泥,考察驯化前后不同活性污泥接种微生物时离子液体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在支链上添加酯基对离子液体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同时,探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对1-甲基-3-辛基咪唑阳离子基团([omim]+)生物降解的途径.结果表明,通过在支链上添加酯基,可以改善离子液体的生物降解性;以普通的活性污泥为接种微生物的密闭瓶实验表明,[omim][PF6]的生物降解率<20%,属于难生物降解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可能产生较长时间的积累;以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为接种微生物时,可以提高[omim][PF6]的生物降解率到60%左右;在[omim]+的生物降解过程中,会产生1-甲基咪唑阳离子的积累;对[omim]+的生物降解产物的HPLC-MS/MS分析,初步推测[omim]+的生物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503.

以粤北山区翁源县为例,综合水资源、水灾害与水环境视角,结合县域地形、水文、生态保护、国土现状调查、实测水质采样等数据及相关规划、标准,运用水源欧氏缓冲结合涵养量计算、蓝点模型模拟和水环境载荷量计算方法,分别对区域水资源、水灾害与水环境安全格局进行计算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多视角下的综合水安全格局。结果显示:翁源县水资源、水灾害和水环境安全格局分别与重要水系和相关保护区及地形地貌,滃江水系上、中、下游位置及周边人类活动强烈程度,水体污染状况密切相关。翁源县综合水安全格局中的低安全区主要分布于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重要水系廊道与水源涵养区及周边毗邻区等生态敏感脆弱区;中安全区主要分布于低安全生态敏感脆弱区的缓冲区,及其毗邻影响区域;高安全区主要分布于中安全缓冲区外围区域及其毗邻影响区。翁源县综合水安全格局中较敏感脆弱的低和较低安全区,与建设用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存在较小面积冲突管控区,而与生态保护红线和水土保持治理空间保持较高的契合度,表明研究结果与用地管控、相关保护规划和治理空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04.
组配改良剂对污染稻田中铅、镉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选取湖南某矿区重金属和砷复合污染稻田土,以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组配改良剂LMF(碳酸钙+偏高岭土+钙镁磷肥)对土壤中Pb、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糙米中Pb、Cd和As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LMF能显著增加供试土壤pH值、交换性盐基总量(TEB)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对盐基饱和度(BS)和有机质(OM)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LMF能显著降低土壤中Pb、Cd的交换态和酸可提取态含量,以及降低Pb的TCLP提取态含量,对Cd的TCLP提取态含量无明显效果.LMF施用使土壤中As的交换态和TCLP提取态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施用量为2 g·kg-1时含量最低.随着LMF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糙米中Pb、Cd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44%~99.6%、27.5%~74.1%,而水稻糙米中As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除Cd的TCLP提取态和酸可提取态外,Pb、Cd和As的其它提取态含量与其在水稻糙米中的含量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505.
目的针对多轴动态加速度试验的特点探索一种适合多轴动态加速度试验的夹具设计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经验设计法和新方法对同一简单模型进行力学仿真分析,并进一步对比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新方法所得结果更具全面性,在多轴动态加速度试验过程中更有利于保证夹具的安全性,适合推广应用。结论多轴动态加速度试验与传统的单一稳态加速度试验差异较大,在相应夹具设计时更应该注重试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06.
羟基药剂杀灭压载水单胞生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当前尚无一种有效的治理压载水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方法。羟基氧化电位高达 2 80V ,它与压载水中入侵的有害细菌、微藻生物的反应属于游离基反应 ,致死微生物的反应速度极快 ,在压载水外排 (或输入 )过程中就可致死入侵微生物 ,致死微生物的羟基阈值为 0 7mg/L。羟基对入侵微生物具有广谱致死特性 ,它是杀灭微生物的绿色理想药剂 ,不存在药剂长期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7.
周丕仁  姚杰  邓文义 《环境工程》2019,37(3):158-162
采用新型污泥黏滞特性测量装置检测了市政污泥干化过程黏滞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黏性正应力、黏性切应力和结团应力表征污泥黏滞特性,并探讨了污泥含水率、CaO添加剂和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污泥的黏性正应力、黏性切应力和结团应力均有明显降低,而添加CaO则会增大污泥的黏滞性。相比温度和CaO的影响,污泥含水率对黏滞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08.
以Cd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的4种氮肥(CO(NH_2)_2、(NH4)_2SO_4、NH_4Cl和NH_4NO_3)对海甘蓝累积Cd、Zn效应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甘蓝种子对地上部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海甘蓝地上部生物量(b)表现为b(NH_4Cl)b((NH_4)_2SO_4)≈b(NH4NO3)≈b(CO(NH_2)_2),地上部干重占整株干重的96%~98%。与施用CO(NH_2)_2相比,施用NH4Cl和(NH4)_2SO_4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促进了土壤Cd和Zn活化,提升了海甘蓝茎、根等部位的Cd和Zn质量比;而NH_4NO_3与CO(NH_2)_2处理间的海甘蓝各部位Cd、Zn质量比并无显著差异。4种氮肥强化处理的海甘蓝Cd和Zn总提取量并未存在显著差异,整株海甘蓝对Cd和Zn的提取量分别为168.12~234.87μg/株和9 090.08~17 429.37μg/株。海甘蓝富集的Cd和Zn主要集中在地上部。与施用CO(NH_2)_2相比,施用NH_4Cl显著降低了海甘蓝根际土壤细菌Chao1,而CO(NH_2)_2、(NH_4)_2SO_4和NH_4NO_3处理间的OTUs、Chao1和Shannon Index均无显著差异。土壤有效Cd和Zn质量比是影响海甘蓝根际细菌丰度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利用海甘蓝植物提取修复Cd-Zn污染土壤时,应综合权衡强化措施对生物量、土壤pH值、Cd和Zn迁移分布及根际细菌特性的影响,不断优化氮肥施用参数(类型、时间和施用量),以获取最佳提取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09.
本文通过案例"河北保定蠡县儿童坠井事故"分析了现场应急救援未来发展趋势——精确救援。通过多方面精确的勘验、设计、数据处理、操作等,为现场救援争取最短时间。  相似文献   
510.
针对电锅炉技术及其应用对环境影响,以绿色电力能源代替煤、油、气等常规化石能源,减少因化石能源在城镇人群聚集区终端使用造成"雾霾"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本文系统分析了电锅炉的常用技术,分别阐述了不同种类电锅炉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应用领域,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了电锅炉技术推广应用对城镇人口聚集区环境污染改善的效果,最后提出电锅炉技术的应用建议,为推行电锅炉技术选型提供依据,保证绿色环境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