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为了探究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利用FDS软件建立锂离子电池火灾模型,并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火灾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火灾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烟气、能见度、温度、CO和CO2浓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内锂离子电池组火灾发展迅速,其烟气、高温、CO等危害影响车内人员的安全;车辆内部锂离子电池组的数量决定其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大电池容量电动汽车火灾风险较高;当电动大巴车后端电池组发生火灾时,人员后门逃离的安全性系数高于前门;电动汽车火灾可能发生蔓延,增大车辆密集型区域的消防安全难度。该模拟结果可为电动汽车消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应用气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相似文献   
223.
利用电化学共沉积的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制备了纳米尺寸的Pd/Cu二相金属粒子。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四氯化碳在沉积了Pd/Cu纳米粒子的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了纳米粒子尺寸、Pd和Cu质量比对四氯化碳还原脱氯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4.
以磁性多孔微球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固载硫酸盐还原菌,用于磁性稳态流化床。通过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生物膜的组成,计算出反应器中磁性多孔微球的浓度、生物膜量和生物膜浓度等,并进行了磁性稳态流化床净化SO2废气初步实验。结果表明,MSFB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浓度为15.60g/L,生物膜厚度为105.60μm,MPM上固定的生物量高达109.80mg/g。磁性稳态流化床净化SO2废气,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并考察了pH和气液比对SO2吸收率的影响,这对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法脱除烟气SO2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5.
北京延庆区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林龄对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择延庆区4个林龄(14、28、36、51年)油松人工林,研究土壤理化指标在从幼龄到成熟间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阐明其在0-30 cm三个土层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土层加深,含水率、持水量、孔隙度总体上逐渐减小,土壤容重的差异不显著,有机质、氮磷钾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p H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不一.随林龄增加,同层土壤含水率、持水量、孔隙度则总体上逐渐增加,容重的差异不显著,有机质、氮磷总体呈增加趋势,钾素在14年和28年林分中显著高于36年与51年林分,p H呈逐渐减小,而电导率最大值出现在51年林分中.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水分特征、孔隙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氮素、磷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 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本研究表明林龄的增加改善了油松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可为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施肥管理、混交林营造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6.
林区公路的生态水文影响历来少受关注,道路对集水区径流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明确。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选取2个对比森林集水区,其一为自然状态(W1),另一个受旅游公路干扰(W2),利用各集水区2017年8月-2018年7月连续监测的降雨和流量数据,研究了林区公路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W2集水区,不同雨量级的次降雨产生的快速径流量是集水区W1的1.64-3.69倍,W2的水文响应值的年平均值(12.60%)是W1(4.32%)的2.92倍;而且在相似降水条件下W2的洪峰流量远大于W1,洪峰滞后雨峰的时间比W1短;(2)基于79场(W1)和87场(W2)雨量P≥5 mm的次降雨及其径流的监测,将两集水区各次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快速径流(QF)与降雨量(P)、降雨历时(PD)、前7天降水量(AP7)、最大30 min雨强(I_(30))、最大60 min雨强(I_(60))、平均降雨强度(AHRD)和初始流量(F_i)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两个集水区的快速径流都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呈极显著相关;此外W1的快速径流与I_(60)呈极显著相关,与I_(30)显著相关,W2的快速径流与I_(30)和I_(60)相关关系不显著,但与AP7呈显著相关;(3)观测期间,W2的年径流系数为0.489 5,W1的年径流系数为0.443 7,基流占总径流的比率(BF/R)在一年中每个月都表现为W2小于W1。林区公路修建引起了径流量、径流组分分配以及径流过程变化:林区公路明显增加集水区的快速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并使洪峰滞后雨峰的时间缩短,导致产生快速径流的主导因素改变;显著减少了集水区的基流补给,使集水区径流中基流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27.
针对餐厨垃圾自身特点,选用花生壳、香蕉皮对餐厨垃圾进行复配以改善其营养结构,并通过微生物强化其好氧降解.对餐厨垃圾降解菌剂CCJ-Bac-1进行多样性分析及鉴定发现,该菌剂以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为主,主要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栗褐芽孢杆菌(B.badius)、热噬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28.
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以完善而规范的运作体系作保障。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历史的、地域的、经济的、文化的、个性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调查和研究在充分听取农民对培训的所盼所想及所难,进而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思想和要求,从责任主体、内涵、方法、质量监控等角度,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229.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治理困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有着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综述了螯合诱导修复技术的原理,从螯合剂的选用、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土壤pH值的调节以及田间措施的实施4个方面介绍了螯合诱导修复技术的限制因素,最后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螯合诱导修复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2个方面为着力点,详细叙述了此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0.
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演变过程,以人工配水为进水,在SBR中采用厌氧/好氧循环的手段成功培育出具有聚磷特性的颗粒污泥,利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获得了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对条带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切胶测序,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要先于颗粒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