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篇 |
废物处理 | 11篇 |
环保管理 | 16篇 |
综合类 | 141篇 |
基础理论 | 35篇 |
污染及防治 | 23篇 |
评价与监测 | 7篇 |
社会与环境 | 9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黄土的各性能作了简要概述,对黄土的动弹模和阻尼比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今后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制备及其对铅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共同改性膨润土制备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并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和X粉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0.5CEC(cationexchangecapacity)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4CE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膨润土吸附铅的效果最佳;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铅离子的能力比改性前明显增加,达到吸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pH值强烈影响有机膨润土对铅离子吸附;有机膨润土对铅离子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铅离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96.
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理论,建立设备管理多层次评价指标,结合各指标重要性确定权重,建立适用于炼化企业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炼化企业为例,使用该模型对企业设备管理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进行了管理薄弱项的确认及改进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97.
98.
以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崾岘子沟汇水区为研究区,采用网格布点法采集0~20 cm表层土壤样品194份,对Ni、Cu、Zn、As、Ag、Cr、Cd、Hg和Pb这9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MF源解析模型和IDW插值法分析重金属的来源和空间分布,利用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空间自相关和聚类与异常值分析,得到土壤中重金属来源的分布区域.结果表明,研究区Hg、Ag、Cd和Pb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20.48、3.13、2.23和1.12倍,Cd、Cu、Pb和As最大值分别为筛选值的10.92、5.52、2.03和1.39倍,污染较为严重;Cu、Cd、Pb和Hg的变异系数大小为:Cu (283.23%)>Cd (224.77%)>Pb (144.40%)>Hg (67.12%),受人类活动影响密切;PMF源解析得到4个主要污染源:自然母质源(32%)、矿业活动和交通运输综合源(17.1%)、工业活动和大气沉降综合源(40.3%)及农业活动和农田压砂综合源(10.6%),代表元素分别为Cr和Ni,As和Cu,Hg以及Cd;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主要污染源为矿业活动和农业活动,污染严重的区域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矿区和研究区东部、中部和西北部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99.
采用A—O1-O2生物膜系统处理模拟废水,通过动力学分析与推导,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取相关的动力学参数,最后得出A、O1、O2单段以及系统整体对于CODCr,和NH4+-N降解的动力学模型,一方面为了便于从理论上分析去除CODCr、NH4+-N的规律,另一方面为该系统的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核安全“十四五”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核安全"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结合核安全"十四五"规划的新形势预判,提出核安全"十四五"规划要以"治未乱"为中心,聚焦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两大战略目标,实现从保障建设项目安全向保障核设施持续安全运行、从全面提高安全水平向补齐核安全事业短板、从关注短期安全向关注长期安全三大转变,提升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监管能力四种能力,抓好保障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持续降低辐射环境安全风险、高效应对重大核安全风险、从严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大力强化核安全公众沟通五项重点工作,做好完善法规标准、制定核安全政策、优化机制体制、培育核安全文化、增强科研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六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