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组分源强的精准识别是实现地下水污染高效治理与有效防控的根本前提.针对某固废填埋场地1号、3号地块地下水As(Ⅲ)浓度出现高值异常,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中As(Ⅲ)与其他检出特征组分的相关关系,确定了As(Ⅲ)与PO43-之间的竞争吸附反应是地下水中As(Ⅲ)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采用表面络合模型(SCM)模拟竞争吸附反应,并建立了基于TOUGHREACT的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污染组分反应运移模型;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构建了污染地块As(Ⅲ)污染的源强识别的模拟优化模型.结果显示:(1)固废中存在的磷酸盐能解释污染地块土壤不同深度As(Ⅲ)含量较背景值偏高的现象;(2)构建的土壤-地下水系统As(Ⅲ)运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As(Ⅲ)与PO43-竞争吸附反应;(3)优化识别出1号和3号地块的As(Ⅲ)污染源强分别为187.25μg·L-1和192.49μg·L-1.研究表明,基于PSO算法的模拟优化模...  相似文献   
32.
王哥庄湾陆源硝酸盐氮输送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汇水区域相对独立的崂山王哥庄地区为例 ,通过研究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 (NO3 N) ,采用流量法和断面法分别对河流和地下水向王哥庄湾的NO3 N输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1999年 5月下旬地下水向海洋输送的NO3 N占整个陆源输入量的 30 .0 6 % ,说明地下水向海洋的营养盐输送量是海洋环境评估的重要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33.
渭河宝鸡市区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改进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对渭河宝鸡市区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监测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渭河在进入宝鸡市至植物园断面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较低,日平均值为0.049mg/L,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0.2mg/L)(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在流经市区新世纪桥、渭河桥断面时,由于分别有清姜河和金陵河两个支流的汇入,污染越来越严重.在这两个断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日平均值分别为0.34mg/L和0.54mg/L;在即将流出宝鸡市的斗鸡断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日平均值为0.424mg/L,已远远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0.3mg/L)(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从监测结果看:双休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普遍高于工作日;清姜河、金陵河污染严重,这两条支流的汇入对渭河水质影响巨大,要治理好渭河,须先治理好清姜河和金陵河这两条支流。  相似文献   
34.
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用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从水中分离固体粒子的性能实验。在旋流分离器下向流排出口内插入一个圆锥流量调节器。实验中使用的固体粒子为玻璃球,平均粒子径为4.84μm。通过实验发现了装有圆锥流量调节器旋流分离器有较好的性能,与普通型的相比,其压力损失约减少7%,分离效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35.
汞(Hg)是人们持续关注的全球环境污染物之一,其对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与地下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汞在地下水系统中的物理与地球化学反应过程的准确刻画是研究汞迁移转化规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某工业场地汞污染数据,首先采用PHREEQC研究地下水中无机二价汞的存在形态,然后利用PHT3D程序建立汞污染物反应性溶质运移二维剖面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汞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对流、弥散过程及地球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相络合作用、表面络合吸附作用及受动力学控制的氧化还原作用).结果表明,无机二价汞的存在形态以HgCl2和Hg(OH)Cl占主导地位,氧化还原作用是影响地下水中汞污染反应性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另一方面,水合氧化铁HFO对汞迁移的阻滞影响较小,而溶解性有机质对汞较强的络合作用不能忽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测与评估特定污染场地地下水汞污染的变化趋势及制定相应的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活性污泥高质量RNA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RNA产量、纯度、降解程度、特定基因的扩增能力、微生物多样性等评价指标,考察和探讨了5种不同RNA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总RNA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最终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活性污泥RNA提取方法,即在TENP和PBS洗涤沉淀污泥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溶菌酶和TRIzol裂解活性污泥细菌、氯仿去除细菌裂解液中的蛋白和大部分DNA、异丙醇沉淀核酸和DNase I水解残留DNA后,最后进一步用离心柱纯化RNA.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取高质量的菌群RNA,不仅提取的RNA总量多(每g污泥可提取169.6μg RNA)、纯度高、降解程度低、完整性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同时进行16SrRNA和amoA基因的RT-PCR扩增反应;与其它方法相比,性价比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适用于活性污泥RNA的大量提取,同时,T-RFLP结果证明RNA提取方法对分析样品的微生物种类和丰度分析结果影响较大,不同的RNA提取方法所获得的微生物群落基因多样性及其种类、丰度均不同.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高质量RNA提取方法,将在监测活性污泥菌群动态变化、菌群代谢功能学、微生物群落芯片等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贮运发射箱对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待发射导弹的贮存可靠性和任务完成能力,分析了6种主要自然环境条件对贮运发射箱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贮运发射箱在设计和贮存上应采取的措施,以减少自然环境对贮运发射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某型固体继电器储存性能退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某型固体继电器在A、B、c、D等4地开展了为期131个月的库房储存试验,跟踪测试了其性能参数。应用F-检验和T-检验对其性能参数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存131个月后,输入电流和输出接通电阻在4地有显著性的变化。通过研究4地试验样品性能参数的退化量,结果表明所有性能参数中输出接通电阻的退化量最大;4地相比,C地试验样品的输出接通电阻的退化量是最大的,A地试验样品的输出接通电阻的退化量是最小的。因此,A地最适合该型固体继电器的储存。  相似文献   
39.
邱少林  栾国华 《安全》2021,42(7):79-82,88
为更准确理解和更清晰认知常用安全术语,本文从表达角度与维度、历史文化属性2个方面辨识分析危险源、Hazard、重大危险源与危险源、不符合、事故隐患2组常用安全术语的概念和定义,并以中石油加强安全管理的"六大禁令""四条红线""五个零容忍"等实践举措为例,介绍这2组常见安全术语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情况.结果表明:开展安全术语的辨析能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0.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深度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准确把握承载力变化趋势,从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3个子系统中选取18个指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3年的承载力和3个子系统内部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系数选择和识别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2000—2005年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略微下降,但"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承载力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子系统发展力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99524,几乎达到最优承载力水平;资源承载子系统承载力水平波动起伏,但总体变化幅度小,基本呈"V"型曲线;环境承载子系统(除2009年外)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0.98106;其中,经济子系统发展力和环境承载子系统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整个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发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4个指标是影响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