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抗震液化的总应力合成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总应力动力分析法,运用二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某大坝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模拟分析。编制了分析大坝液化的数值模型的分析模块并与FLAC接口。分别考虑了水平、竖向地震荷载以及两个方向的耦合和不同水位深度对大坝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大坝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液化区域和位移矢量的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192.
紫外光和基于紫外光的高级氧化工艺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农药的环境持久性及毒性,饮用水源中的农药微污染日益受到水处理行业的关注.在众多水处理工艺中,紫外光及基于紫外光的高级氧化工艺因其灭菌效率高、产生消毒副产物少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紫外光及其相关高级氧化工艺对多类广泛使用的农药(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氯乙酰胺和三嗪等)的降解效果,详细讨论了农药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3.
变电站系统容性电流现有测试方法为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异频信号注入法, 使用该方法测量户外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母线容性电流时,首先需要将母线电压互感器转为检修状态,再采用人工短接的方式将其高压侧中性点所接消谐器退出运行。当系统主接线为单母分段或双母线时,该方法测试所需停电步骤大幅增加,导致测试效率严重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款便携式户外消谐器带电短接装置,实现在设备不停电状态下测试母线容性电流。该装置的使用,从根本上避免了户外母线容性电流测试过程中频繁的倒闸操作,使测试步骤大幅度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测试效率,该装置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4.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净化北方微污染水体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北方微污染水体中COD、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在室内选用混合土(由炉渣与种植土按比例混合而成)、石英砂和陶粒作为填料,以天津当地常见植物黄花鸢尾为植被构建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景观湖水和雨季的初期雨水;除冬季冰封期暂停运行外,通过对系统不同季节运行数据的分析,考察了不同季节环境条件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我国北方城市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条件下,该系统对污染物均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微污染景观水和雨季初期雨水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出水COD、NH4+-N及TP的质量浓度可分别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III类和II类水质标准(研究阶段进水TP≤0.80 mg·L-1),COD、NH4+-N和TP的阶段平均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80%、91%和82%;TN的去除效果受季节变化波动较大,阶段平均去除率在32%~78%,温度较低季节或原水水质较差时有待处理水回流或辅加其他技术手段以提高脱氮效果。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北方微污染水体有着较好的净化效果,能够有效地预防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有利于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5.
为了筛选出在双酚A诱导下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体壁组织中最适内参基因,以不同浓度双酚A诱导下双齿围沙蚕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keeper三个软件对肌动蛋白(beta-actin, Actin)、核糖体蛋白5(ribosomal protein L5, RPL5)、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微管蛋白(β-tubulin, Tub)、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flavoprotein subunit A, SDHA)和组蛋白(Histone Cluster 1 H_2A Family Member A, HH_2A)这6个备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筛选出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6个内参基因的基因表达量由大到小为ActinGAPDHSDHAHH_2ATubRPL5,Bestkeeper软件分析得到6种内参基因稳定性排名为ActinRPL5SDHATubHH_2AGAPDH,Ge Norm软件分析得出6种内参基因的稳定性排名为SDHARPL5ActinTubHH_2AGAPDH,Normfinder分析的结果为ActinSDHARPL5TubHH_2AGAPDH。综合以上结果确定双酚A诱导下双齿围沙蚕最优内参基因为Actin,不推荐GAPDH作为内参基因使用。推荐同时选取多对内参基因进行实验,可以进一步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96.
硝酸根(NO3-)、硫酸根(SO42-)和铵根离子(NH4+)是PM2.5中重要组分,研究三者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至关重要.于郑州市2020年夏季利用一系列在线PM2.5化学组分仪器开展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郑州市2020年夏季ρ(PM2.5)平均值为(28±13)μg·m-3,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日变化特征.ρ(NO3-)、ρ(SO42-)和ρ(NH4+)的平均值分别为(7.8±6.7)、(7.2±3.7)和(5.5±3.1)μg·m-3,在PM2.5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2%、 21%和16%.分析不同情景下组分变化规律发现,随着PM2.5浓度的上升,NO3-  相似文献   
197.
研究了ANAMMOX耦合异养反硝化反应器的启动过程,考察了苯酚浓度对耦合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接种2L(占反应器有效容积的20%)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为6000mg/L的ANAMMOX颗粒污泥,在pH7.8、温度为25℃、HRT为1.5h的条件下经过86d的培养,ANAMMOX耦合异养反硝化启动成功.实验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阶段,NH4+-N、NO2--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4%、86.1%和79.9%,TN平均容积负荷和TN平均去除负荷分别为2.63,2.10kg/(m3·d);ANAMMOX颗粒污泥外面包裹着苯酚反硝化菌;系统内异养反硝化与ANAMMOX存在协同和竞争关系.当苯酚浓度≥0.3mmol/L时,ANAMMOX菌的活性受到很大抑制,苯酚浓度的升高加剧了苯酚反硝化菌与ANAMMOX菌之间的竞争;从脱氮效果及系统稳定两方面综合考虑,当苯酚浓度为0.2mmol/L时,耦合效果最好,消耗的NH4+-N、NO2--N与生成的NO3--N之比为1:1.52:0.11.  相似文献   
198.
废水闭路循环是解决电解锰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电解锰废水产生过程和水质水量的分析,确定削减废水水量和除去废水中铬是实现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的关键。为使电解锰废水闭路循环有更大的可操作空间,进行了15 mL/L和20 mL/L废水的回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净化试剂H2O2、SDD消耗量和电流效率较无回用时差异不明显;电解过程中,无电解锰发黑、返溶等异常现象出现;电解产品符合YB/T 051—2003 DJMnD标准,纯度达99.9%以上。  相似文献   
199.
通过构建室内模拟系统,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过量外源NO3-在微环境中的归趋及生长期的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在外源氮迁移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穗花狐尾藻组,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固定、沉水植物吸收、异化硝酸盐还原成氨(DNRA)和转化为可溶性有机氮(DON)的去除作用分别占添加15N的47.54%、25.24%、12.76%、0.52%、1.21%;在对照组,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固定、DNRA作用和转化为DON的去除作用分别占添加15N的32.74%、30.79%、0.54%、5.83%.在穗花狐尾藻组和对照组中约87.24%和69.90%的NO3-进行了转化.反硝化作用是去除两处理组中NO3-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微生物的固定作用,穗花狐尾藻的直接吸收也对NO3-的去除起到重要作用,DNRA作用和DON对NO3-的去除作用较小.穗花狐尾藻促进了反硝化作用,加快了NO3-在微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微环境对外源NO3-的去除.  相似文献   
200.
中国农业源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清单方法对中国的甲烷(CH4)及氧化亚氮(N2O)等农业源非二氧化碳(CO2)温室气体(GHG)排放情况进行核算研究,通过引入Tapio弹性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研究了中国农业源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80—2018年中国农业源CH4和N2O排放量由0.56×109 t CO2-eq上升至0.73×109 t CO2-eq;②1980—2018年中国农业源CH4和N2O排放随着农业总产值增长而缓慢增加,整体呈弱脱钩状态,但其脱钩状态稳定性较差;③从LMDI因素分解角度看,经济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业源CH4和N2O排放呈正效应,经济因素影响最大;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均对中国农业源CH4和N2O排放有减缓作用,其中,效率因素为主要抑制因素;④结构因素、效率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对脱钩努力的影响程度为效率因素>结构因素>人口规模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