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不同稳定剂对污泥蛋白发泡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含有蛋白质,经过高温水解可产生水解蛋白液(简称污泥蛋白),该蛋白具有发泡特性,经通风搅拌可产生泡沫;由于污泥蛋白所产生的泡沫具有不稳定、易破裂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不同稳定剂对污泥蛋白发泡特性的影响研究实验,解决污泥蛋白所产生泡沫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在测定污泥蛋白的基本发泡特性实验中,10 mL污泥蛋白稀释10倍时,初始泡沫量较大,达到2 153 mL,但泡沫半衰期相对较短,时间为27 min;在10 mL污泥蛋白中分别加入0.2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羧甲基纤维素钠(CMC)、GP-1,并用水稀释10倍,制成泡沫后的初始泡沫量分别为1 380、1 400和1 248 mL,相对降低了773、753和905 mL;泡沫半衰期分别为31、76和509 min,相对提高了4、49和482 min,尤其是GP-1作为稳定剂时,泡沫的半衰期与不加稳定剂时相比提高了15倍;在10 mL污泥蛋白中加入0.2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与0.2 g GP-1的复配稳定剂,用水稀释10倍,制成泡沫后的初始泡沫量为1 525 mL,相对降低了628 mL;泡沫半衰期为95 min,相对提高了68 min。因此,GP-1是污泥蛋白最好的泡沫稳定剂。  相似文献   
292.
研究了一种高比表面积化学纤维填料对泄漏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机油的循环吸附效果.讨论了填料静态饱和吸附量和循环饱和吸附量的差别;考察了水中分散(或乳化)油的初始浓度、运行温度及pH值变化的条件下填料对循环吸附量和循环吸附能力的影响;比较了吸附前后填料的表面水接触角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填料的循环饱和吸附量约是静态饱和吸附量的...  相似文献   
293.
提出一种拓展径流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季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价。以径流变化二阶泰勒展开式中的混合偏导项作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度量,从而分离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及两者间耦合作用对径流影响的程度,并采用包含融雪模块的ABCD模型,计算土壤蓄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变化量。以拉萨河为研究实例,结果表明:近60年来,气候变化是导致拉萨河枯季径流增加的主导因素,其次是人类活动和耦合作用项;气候变化导致枯季径流增加,人类活动及耦合作用项引起枯季径流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294.
为筑牢安全韧性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空间自我恢复能力,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研究适宜大尺度空间的生态修复分区方法,针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问题,构建生态系统“受损-恢复力-可修复潜力”评价技术体系,通过生态系统现状及受损评价,摸清生态系统问题及退化区域;根据生态系统特征及支撑能力,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和可修复潜力评价;耦合多级评价结果,识别修复特征相同的区域,综合划定生态空间修复分区。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可修复潜力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区域,潜力中等区主要包括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阴山北部荒漠草原、阿拉善荒漠等区域,潜力低区域主要包括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局部草原、荒漠沙地区域等。结合区域特征,综合划定9个生态空间修复分区,从促进生态系统结构、质量、功能保护与修复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提出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修复和生态重塑等生态修复策略,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自我调节。从生态系统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力及可修复潜力3个层面建立生态评价技术体系,划定生态空间修复分区,提出适宜大尺度生态空间治理的方法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9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城市发展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强调个体竞争转向区域整合,因而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也由单个建设项目扩展到区域或更大范围。本文从城市开发选址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三方面论述了区域环评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6.
企业年金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近两三年来才发展起来,但自发展之始便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纷纷建立起年金制度.究其原因,年金制度堪称企业的"金钥匙",是企业吸引和激励人才从而得以更好发展的有效和有力措施.对于需要不断发展的安防企业来说,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比别的企业多拥有竞争性和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就会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激烈的竞争和市场淘汰中拔得头筹.因此,安防企业的领导们很有必要及时了解年金制度,使其能够助翼自身的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97.
以木薯酒精废水为厌氧发酵产氢底物,以中温(37℃)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物.研究了高温条件(60℃)下厌氧发酵产氢的可行性;并比较了60~80℃条件下的累积产氢量,产氢速率和液相发酵产物组成,以确定温度对木薯酒精废水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厌氧发酵产氢菌的代谢类型.结果表明,60℃时累积产氢量为383 mL(木薯酒精废水用量140 mL)、产氢率为70.0 mL(以每克挥发性固体(VS)计),中温厌氧颗粒污泥适合作为高温条件下木薯酒精废水厌氧发酵产氢的接种物;从60℃升高到80℃时,累积产氢量逐渐下降,最大产氢速率逐渐降低,80℃时产氢完全受到抑翩.70℃为产氢的临界点,低于70℃时厌氧发酵产氢菌的代谢类型属典型的丁酸型发酵,此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氢气产生,大于等于70℃时,正丁酸生成受到严重抑制,累积产氢量迅速降低;氢气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溶解性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298.
不同冬夏寄主棉蚜种群重复序列引物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重复序列引物PCR技术研究了中国不同冬夏寄主上棉蚜种群的DNA多态性,通过筛选出的3种适用于棉蚜的重复序列引物,用它们的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指数Is和Nei’s遗传距离D的计算,并根据遗传距离对所研究的棉蚜种群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遗传距离指标可以将冬夏寄主上的棉蚜分开,并且在不同的冬寄主之间,较适宜越冬的不同寄主上的棉蚜呈现出更大的相似性。在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中,还发现遗传距离指标比相似性指  相似文献   
299.
油轮压舱废水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轮压舱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既讨论了压舱废水的BOD5与COD的相关关系,又分析了COD与TOC比值,同时还用色谱-质谱作了压舱废水中有机组分的分析。三方面的结果均表明油轮压舱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压舱废水中有机组分以高分子量的直链烷烃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油轮压舱废水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300.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 应用气象站1954-2001年地面观测资料,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研究得出,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年均2.08日,1.79小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为严重,七八十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以来更少.多方研究表明,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源于当地的土壤大面积风蚀,并非外来,而且沙尘暴和扬沙年均日数,北京地区均高于其大多数周边近邻地区.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辽宁等北京周边远邻地区中,内蒙古沙尘暴最严重,其次是河北、山西.但这些邻近省区也不是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来源之地.而北京冬春季节的裸露农田,才是北京地区沙尘暴、扬沙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应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