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19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467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人节。古书记载“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以月为阳,日又是阳,双九期叠,两阳相重,为重阳。”因九月初九既称为重九,又称为重阳。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会高。  相似文献   
362.
鉴于巷道锚杆支护服役状态安全监测的需求,考虑回采巷道恶劣环境条件和锚杆埋入煤岩后不可见的局限性,基于FBG传感器技术自主研制了锚杆FBG应力传感器.通过实验室标定和现场试验,实现了对回采巷道服役锚杆杆体应力准分布高精度的连续动态监测,从而基于技术手段实现了锚杆支护状态的安全监测.在浅埋薄基岩煤层回采巷道,应用锚杆FBG应力传感器,随工作面推进,监测了周期来压过程中服役锚杆杆体的应力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锚杆布置位置与推进工作面之间的空间联系,揭示了回采巷道服役锚杆安全状态及演化规律.由监测数据发现,顶板、巷帮、顶角顶板、顶角巷帮及底角巷帮锚杆安全状态各不相同,且存在深浅部位锚杆安全状态不同的情况.锚杆杆体的轴力变化值表现为顶板锚杆增加,巷帮锚杆减小,顶角顶板和顶角巷帮锚杆的浅部减小、深部增加,底角巷帮锚杆中间增加、两端减小.对监测结果综合评判表明,回采过程中一旦满足条件,巷帮锚杆会最先破坏而引发安全事故,顶板锚杆最为安全,顶角顶板、顶角巷帮及底角巷帮锚杆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63.
364.
365.
2003年,当“非典”袭来,危害众多人的生命和健康时,医务人员像战士一样,义无反顾地走向抗击“非典”的最前线,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筑起一道捍卫生命的长城。在和“非典”的斗争中,有近千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崇高的献身精神令所有人感动。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这将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因为只有保护好他们,我们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我们深深地为他们祈福,希望每一个人都平安归来。⑦ 上呼吸机的患者感染性极强,面对被感染的危险,医护人员没有一个人退缩…  相似文献   
366.
贵州省典型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贵州省某矿区典型的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开展28 d慢性毒性暴露试验,以蚯蚓体内2种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8-ODHG)和金属硫蛋白(MT)含量为生物指标,评估了以上生物指标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探讨该研究方法用于矿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AT和SOD在暴露周期内均出现先诱导后抑制的动态响应过程,表明蚯蚓通过提高CAT和SOD的活性来清除机体因污染胁迫而产生的自由基,以适应环境变化,在毒性缓解后,蚯蚓体内代谢产物的积累抑制了抗氧化氢酶活性,CAT和SOD活性下降并趋于稳定。暴露于重金属污染亚致死浓度时,蚯蚓体内的8-OHDG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损伤存在由低到高的转变。在28 d暴露周期内,蚯蚓体内MT在重金属胁迫下发挥了解毒作用,MT含量在蚯蚓暴露后第7天增加,随后逐渐降低。本文基于生物毒性试验综合评估了矿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对指导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7.
污染场地六价铬的还原和微生物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郑家传  张建荣  刘希雯  许倩  施维林 《环境科学》2014,35(10):3882-3887
通过采集苏州某化工原址场地铬污染土壤,首先加入石硫合剂使大部分六价铬[Cr(Ⅵ)]还原,再加入营养液促进土著微生物大量生长,利用微生物还原稳定化土壤中的铬.培养60 d后,通过毒性浸出、土壤中剩余Cr(Ⅵ)测定等实验确定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加入5%营养液培养后,土壤毒性浸出液中Cr(Ⅵ)浓度由原来的8.26 mg·L-1降低到0.26 mg·L-1,降低了96.8%,总铬浓度由原来14.66 mg·L-1降低到0.63 mg·L-1,降低了95.7%.另外,通过高锰酸钾氧化实验和灭菌实验确定稳定化的持久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仅通过还原处理的土壤浸出液中Cr(Ⅵ)由8.26 mg·L-1增加到14.68 mg·L-1,而经稳定化后的土壤浸出液中Cr(Ⅵ)降低到2.68 mg·L-1.稳定化后的土壤样品经紫外灭菌,发现微生物消亡后,对稳定化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初步证明了高浓度高毒性的Cr(Ⅵ)污染土壤经初步还原后再经微生物稳定化治理是可行的,为Cr(Ⅵ)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368.
天津污灌区内气态汞的污染特征及在叶菜类蔬菜中的富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顺安  韩允垒  郑向群 《环境科学》2014,35(11):4338-4344
污灌区土壤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汞(Hg)源向水体和大气释放汞,挥发的气态汞可以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严重威胁着当地农产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天津污灌区是汞污染的重灾区之一,本研究选取天津污灌区内某稻田(污灌约30a)、菜田(污灌约15 a)和污灌区边缘某草地(无污灌史,对照)作为监测地点,以5种常见叶菜(菠菜、苋菜、油菜、生菜、韭菜)作为生物监测实验对象,考察污灌区内产地土壤、大气汞的浓度及其在叶菜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经过长期污灌,稻田和菜田土壤汞含量已显著高于区域土壤汞背景含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但未超过二级.对照草地土壤汞含量在背景含量与一级标准之间.稻田和菜地大气环境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汞污染,气态总汞均值分别为71.3 ng·m-3和39.2ng·m-3,远高于北半球大气总汞含量的背景水平(1.5~2.0 ng·m-3),对照草地总汞含量平均为9.4 ng·m-3.2叶菜汞含量与污灌区气态汞含量对数之间呈现极显著的线性关系,5种叶菜对污灌区气态汞的敏感程度依次为菠菜>苋菜>韭菜>油菜>生菜.菠菜和苋菜Hg含量的中位值及平均值均超出食品卫生限量标准,其中菠菜的中位值及均值在20μg·kg-1以上,其余3种叶菜中位值及均值在限量值标准以下.3污灌区内叶菜Hg来源主要通过叶片吸收气态汞进入植株体内,而非颗粒态汞.研究表明在污灌地区种植叶菜,不仅需要考虑土壤污染的因素,也需要考虑气态汞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369.
低能耗低成本排气消声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郧 《环境工程》2000,18(3):39-41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汽车的排气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 ,弄清了不同参数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和变化规律。通过正交设计 ,使新消声器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70.
废乳化液处理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无动力油水分离器除浮油—破乳气浮—过滤、吸附工艺处理废乳化液 ,取得 COD去除率 99.88% ,实现p H6~ 9,COD<5 0 0 / mg·L- 1排放要求 ,运行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