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41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出口结构对方形旋风分离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FD技术模拟研究了排气管结构对矩形进口方形旋风分离器的阻力和分离特性的影响机理.其中气相模型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RSM),颗粒相采用随机轨道模型.首先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作对比,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可靠.结果表明,分离器内部排气管和分离器壁面间的区域为强旋湍流区,靠近分离器壁面和排气管壁面的区域旋流强度较弱.方形的排气管结构使方形旋风分离器的效率提高而阻力降低.其原因是改变排气管的结构影响分离器内的流动特点和湍动能的分布,从而影响了分离效率和阻力损失.排气管下方的分离器锥体区域出现回流,排气管为圆管时回流的范围和速度较大,导致小颗粒易于随气流向上运动进入排气管逃逸,使分离效率较小;且排气管为圆管时分离器内的湍流动能也较大,是造成阻力损失较大的原因.合理设计分离器的出口结构以改变分离区的湍动能分布是减小能量损失的着眼处.  相似文献   
932.
神经网络在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次级河流之一的临江河为研究对象,探讨神经网络应用于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短期预测的可行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选取对叶绿素a浓度影响较大的指标,在这些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网络训练和测试的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说明RBF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于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的短期预测。通过对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影响因子的分析,表明控制水体中磷含量应是临江河回水区富营养化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33.
基于最优加权的道路交通事故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各种单一灰色预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最优加权的灰色组合预测方法。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情况,建立了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运用最优加权法确定了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系数。利用2001—2007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死亡人数数据,对建立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的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34.
浙北地区内河航道土方综合利用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浙北地区内河航道土方处置的难点是航道工程产生的土方与实际需求存在着时间、空间和质量的差异.为此,在整理了航道土方的主要处置途径后,提出健全法规建设、强化工程管理、开展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推广石灰改良土公路路基技术、建设工程土石方综合利用服务系统等一系列航道土方综合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5.
以微波预处理的剩余污泥上清液做为燃料,经过30 d成功地启动了单室无膜燃料电池.考察了可能影响输出功率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电池阳极面积越大,输出功率密度反而越小.阴阳极距离从5 cm缩小到0.5 cm时,输出功率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在距离为2 cm时,输出功率密度达到最大值282.7 mW/m2,说明阴阳极距离过近...  相似文献   
936.
采用H2SO4-HNO3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氧化处理,并详细研究了氧化后碳纳米管(OCNTs)对水中汞(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经氧化后的OCNTs对汞(Ⅱ)的最大吸附容量从氧化前的16.7 mg/g增至147 mg/g;溶液pH值对OCNTs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最佳吸附pH值范围为3~6,较低或...  相似文献   
937.
微波污泥上清液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阻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采用单室无膜悬浮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考察了微波污泥上清液为燃料的MFC(MSMFC)的内阻组成。研究表明,当未投加氯化钠时,MSMFC内阻为486.13Ω。当投加100mmol/L的氯化钠时,内阻迅速下降为207.18Ω。而投加量进一步增加时,内阻变化不明显。当阳极面积从4cm2增加到8cm2时,MSMFC内阻从387.34Ω迅速下降到293.96n。而当阳极面积增加到24cm。时,MSMFC内阻变化不明显。但当阳极面积增加到60cm2时,MSMFC内阻下降了38.4%。当阴极面积从24.87cm2增加到49.74cm2时,MSMFC内阻减少了40.4%(从545.72Ω减少到220.56Q)。MSMFC中阳极内阻占主要部分,其次为阴极内阻,电解液电阻最小。随着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加,阴阳极电阻比例减少,说明控制阴阳极面积比可以调整系统内阻的分配。  相似文献   
938.
商业管理者、投资者、消费者、政府及其它人员和组织都用不同方式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商业对人类及生态影响的清晰图片以作出关于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者的信息决策?全球报告举措(GRI)是一项长期的、多利益攸关者的、在世界范围内的许诺,它为组织自发报告它们的行为、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环境及社会尺度建立全球适用的可持续能力报告方针GRI提交的可持续报告与财务报告保持同样程度的可接受性及连贯性。  相似文献   
939.
金属价格下跌、外汇汇率浮动以及劳动力成本过高导致日本的许多矿场关闭,根据MMAJ的记录,在日本大约有5500家废弃的矿场,而同时只有13家在运营.本文探讨了在日本预防采矿废物堆危害的现实状况,并且对一家正在运营中的矿场进行了事例研究.  相似文献   
940.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锌的生态安全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生态安全阈值是合理修订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的重要基础.然而,现行农用地土壤锌(Zn)的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缺乏对土壤生态风险的考虑.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Zn陆生毒性研究,收集并筛选Zn的10%效应浓度(EC10),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分别构建陆生植物/无脊椎动物的SSD模型和微生物生态过程的功能敏感分布模型(FSD),基于风险附加法推导农用地土壤重金属Zn的生态安全阈值.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陆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生态毒性的重要因素,对土壤生态过程指标无显著影响.6种SSD模型(LogNormal、Log-Logistic、Log-Gumbel、Gamma、Weibull and BurrIII)均可成功拟合不同pH土壤条件下的毒性数据,基于最优SSD模型推导强酸性土壤(pH≤5.5)、酸性土壤(5.57.5)条件下农用地土壤Zn的生态安全阈值,分别为170、230、305和410 mg·kg-1.本研究可为后续我国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