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442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近年来,为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政策,发挥了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但也存在部分试点政策执行进展偏慢、效果不如预期等问题,亟待进行系统评估。本研究基于政策过程理论,从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两个维度遴选26项评估指标,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我国的生态文明试点政策体系(共9大类、53项)进行系统评估。研究发现:(1)政策目标有待完善,考核机制尚需健全;(2)改革任务交叉重复且分工不明,存在部门利益导向;(3)试点的空间、类型分布不均衡,试点选择科学性不足;(4)立法、市场、社会参与等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目标设置、任务优化、试点布局以及管理机制运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42.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现状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 其中,蒙古苏赫巴托尔省典型草原区以未荒漠化(ND)和轻度荒漠化(LD)为主,东戈壁省荒漠草原区以极重度荒漠化(ES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荒漠草原以中度荒漠化(M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 ②2001—2020年研究区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净逆转面积(荒漠化逆转面积与加剧面积之差)约147 220 km2,其中2001—2010年逆转面积占34.89%,2010—2020年逆转面积占65.11%. ③研究区荒漠化逆转程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区逆转趋势最为明显. ④研究区荒漠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表明降水增加有助于区域荒漠化逆转;近20年来降水量波动增加决定了中蒙毗邻草原区土地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而中国在中蒙毗邻草原区实施的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有效加速了荒漠化逆转速率. 研究显示,实施荒漠草原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可有效遏制荒漠化的发展并促进荒漠化逆转,在巩固我国荒漠化治理政策的同时,应加强与邻国合作,以防治境外荒漠化程度加重导致的沙尘暴灾害.   相似文献   
943.
河湖连通是保障城市水体水生态健康的一种常用工程手段,但对于蓝藻水华严重的湖泊,湖泊出流携带的藻团颗粒会对河道水质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分析富营养化湖泊引水对受水河道水质的影响程度,以太湖梅梁湾连通河道梁溪河为例,连续3a开展夏季河道蓝藻颗粒通量及其水质的高频监测,分析河道蓝藻水华颗粒物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①梅梁湾藻情的好转及河道入口加压抑藻井运行显著降低了梁溪河的叶绿素a浓度与藻颗粒通量,2019年夏季河道叶绿素a浓度与通量均值分别为54.34 μg·L-1和84.7 t·d-1,显著低于2017年;②连通河道调水工程对改善受水水体的水质效果显著,除DTP外,梁溪河其余各形态氮、磷浓度2017~2019年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调水工程将湖水外排后,对梁溪河水质有一定改善效果;③携带大量蓝藻水华颗粒物的湖水进入河道后,显著增加了河道颗粒态氮、磷等营养盐含量,2017~2019年梁溪河水体中氮、磷均以PN和PP为主,分别占TN和TP的62.5%和70.8%;④梅梁湾水体大量携带的藻颗粒未对连通的京杭大运河等其他河道产生水质影响,2019年8月京杭大运河水体中叶绿素a相较于6月下降了65%,说明蓝藻颗粒物未在运河中积累;⑤在湖泊藻情未能得到有效改观的前提下,调水携带的藻颗粒态会对连通河道局部河段水质和景观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944.
氧化法处理水中酚的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有化学氧化法即臭氧氧化法、Fenton试剂氧化法等,酶催化氧化法以及光化学氧化法即光敏化氧化、光催化氧化法等;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臭氧-生物活性炭、臭氧辐射、臭氧-H2O2技术,水溶性酶制剂连接到固体载体上制成固化酶,H2O2-BAC、O3-H2O2-BAC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945.
宋莹  史俊伟  郑彬彬 《安全》2021,42(5):66-70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应急治理效能,从"应急管理"向"应急治理"转变角度切入,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整合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基于"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顶层设计视角,完善基层整合式应急治理体系;基于"全周期管理"方法,构建应急治理协作共同体的多元协同基层应急治理模式;以"制、智、质"为突破抓手,提升基层应急治理实践路径,为加强基层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6.
<正>尘肺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具有迟发性和潜伏期,一旦患病,无法治愈。早期发现对尘肺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基于电子鼻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尘肺患者和健康矿工的呼出气进行分析,开展横断面研究并集成开发相关仪器系统,实现对尘肺的快速筛查及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947.
喷射诱导气浮用于废水脱油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射诱导气浮应用于污水脱油前景广阔。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单级间歇模拟实验,测定了脱油动力学常数及极限脱油浓度。验证了脱油动力学方程,利用实验结果,得到了用以计算多模型中参数的关联式。所提出的数学模型为建立设计计算和药剂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8.
快速准确评估工事爆炸损伤,对于战时指挥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上,爆后结构损伤评估多采用有限元法,可靠性得到广泛认可,但计算耗时较长,无法满足战场快速评估要求。为提高评估效率,提出一种由体积判断网络和损伤判断网络组成的全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基于体积损失率评估近距离爆炸下的损伤。为降低训练成本,采用有限元法获取爆后带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柱图像制作包含 8 700 张图片的数据集。新提出的模型在包含 1 740 张图片的测试集上取得 99.71% 的准确率。在钢筋混凝土柱材料参数调整时,微调后的模型在不同材料参数的数据集上取得 82.97% 以上的准确率。在三维打印的模型测试中,该模型在 24 张图片上取得 70.83% 的正确率,平均每次评估测试耗时 0.05 s。结果表明,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较高,计算用时远小于有限元方法,损伤评估流程可与结构理论对照解释。  相似文献   
949.
利用循环流化床的脱硫灰、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的副产物脱硫灰作为原料,与黏土等其他配料进入炉窑烧制成陶粒的装置,是综合利用资源化的一种新技术、新工艺。该装置排放烟气温度高、污染物具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灰尘浓度高等特点。本环保装置根据烟气特点,采用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的联合工艺,达到烟气排放要求和余热回收节能环保目的,同时也为同类烟气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50.
1分工切夫隆公司总部所制定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原则是:作业公司承担全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职责,公司总部负责指导、支援和强调,同时强调各作业公司和分支机构间的全面合作。2总部应急机构在公司总部设有如下四个事故应急机构:☆事故应急顾问小组事故发生,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